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度创伤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的疾病,脊髓损伤后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即是神经源性膀胱。因为低级的排尿中枢存在于脊髓腰骶段,所以当损伤腰骶或以上时就会出现排尿障碍,表现为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症、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者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有研究证实自噬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脊髓损伤处活跃,其参与神经损伤修复,促进自噬表达也有助于恢复小鼠后肢的运动功能,此外,在气管平滑肌、心肌及血管平滑肌中已证实自噬现象存在,其异常表达的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自噬是一种选择性降解胞质蛋白、蛋白堆积物及细胞器的胞内代谢机制,首先形成自噬小体,然后运至溶酶体并与其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由自噬溶酶体降解胞质成分。目的观察自噬相关基因、蛋白在急性期脊髓损伤后大鼠膀胱平滑肌组织的表达,以探讨其在神经源性膀胱发病机制可能存在作用。方法24只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模型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模型组应用改良Allens’法构造急性期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仅予以椎板切除术。术后6h对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进行BBB(Basso Beattle Bresnahan)运动评分,尼氏染色观察两组大鼠脊髓横断面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膀胱平滑肌细胞微管相关蛋白 1 轻链 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和 P62 蛋白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LC3和P62蛋白在平滑肌细胞位置及阳性细胞率,RT-PCR检测膀胱平滑肌细胞中基因LC3、P62、Beclin1mRNA相对水平。结果1.术后6h模型组大鼠下肢运动功能BBB评分较对照组低(P<0.01)2.尼氏染色观察镜下观察对照组脊髓灰质神经元细胞尼氏小体结构完整,神经元胞体呈多角形,模型组可观察到损伤处脊髓横断面神经元数量减少,胞体肿胀变为圆形,尼氏小体减少。3.Western blotting提示模型组膀胱平滑肌细胞蛋白LC3-II表达比对照组平滑肌细胞蛋白高(P<0.05),模型组膀胱平滑肌细胞蛋白P62表达比对照组膀胱平滑肌细胞蛋白降低(P<0.05)。4.免疫荧光染色法提示LC3蛋白位于膀胱平滑肌细胞质内,阳性细胞率比对照组高(P<0.05),P62蛋白亦位于膀胱平滑肌细胞质内,阳性细胞率比对照组低(P<0.05)。5.RT-PCR检测模型组LC3、P62、Beclin1 mRNA水平比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急性期大鼠膀胱平滑肌中自噬表达活跃,可能在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发病机制中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