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香砂温中汤在改善CAG症状、镜下黏膜相、病理以及对血清SOD、ET影响的数据整理分析,评估香砂温中汤在治疗CAG方面的疗效,并进一步研究探索香砂温中汤治疗CAG的作用机制,为治疗CAG提供新思路。
方法:收集66例满足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治疗组或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治疗,治疗组给予香砂温中汤治疗,6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萎缩肠化改变情况,并留取两组患者血清,检测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SOD、ET水平,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结果:(1)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呈下降趋势,两组各自治疗前后总积分组内相比,分别经秩和检验,P<0.05,提示两组药物干预均能改善患者症状;两组间治疗前后总积分的差值相比用秩和检验,P=0.013<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改善总体症候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症候治愈率分别达到71.9%、38.7%,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6.9%、64.5%,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3)萎缩疗效:在治疗萎缩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达到68.8%、35.5%,总有效率分别达到78.1%、48.4%,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治疗萎缩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4)肠化疗效:在治疗肠化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达到53.8%、26.9%,总有效率分别达到76.9%、42.3%,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治疗肠化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5)血清SOD、ET水平:两组各自治疗前后SOD水平组内相比,经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治疗均能提高SOD水平;两组间治疗前后SOD水平的差值相比,经秩和检验,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提高血清SOD水平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各自治疗前后ET水平组内相比,经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治疗均能降低ET水平;两组间治疗前后ET水平的差值相比,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降低血清ET水平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香砂温中汤经过辨证应用不仅可明显改善CAG脾胃气(阳)虚肝郁胃滞证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提高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好转率,对血清SOD水平有提高作用,对血清ET水平有降低作用,且服用香砂温中汤治疗效果优于胃复春。
方法:收集66例满足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治疗组或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治疗,治疗组给予香砂温中汤治疗,6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萎缩肠化改变情况,并留取两组患者血清,检测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SOD、ET水平,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结果:(1)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呈下降趋势,两组各自治疗前后总积分组内相比,分别经秩和检验,P<0.05,提示两组药物干预均能改善患者症状;两组间治疗前后总积分的差值相比用秩和检验,P=0.013<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改善总体症候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症候治愈率分别达到71.9%、38.7%,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6.9%、64.5%,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3)萎缩疗效:在治疗萎缩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达到68.8%、35.5%,总有效率分别达到78.1%、48.4%,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治疗萎缩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4)肠化疗效:在治疗肠化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达到53.8%、26.9%,总有效率分别达到76.9%、42.3%,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治疗肠化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5)血清SOD、ET水平:两组各自治疗前后SOD水平组内相比,经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治疗均能提高SOD水平;两组间治疗前后SOD水平的差值相比,经秩和检验,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提高血清SOD水平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各自治疗前后ET水平组内相比,经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治疗均能降低ET水平;两组间治疗前后ET水平的差值相比,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降低血清ET水平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香砂温中汤经过辨证应用不仅可明显改善CAG脾胃气(阳)虚肝郁胃滞证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提高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好转率,对血清SOD水平有提高作用,对血清ET水平有降低作用,且服用香砂温中汤治疗效果优于胃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