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发债存在“传染效应”吗?--基于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ew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债务发行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由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分割造成的财政收支结构的扭曲,以及政府绩效考核等机制的作用,促进了地方政府在融资方面开展竞争。为了应对巨大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即城投公司)孕育而生,并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投平台在承担地方基建重任的同时也形成了巨量的债务,随着城投债存量的不断攀升,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逐步形成。由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学者开始投入到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这一课题的研究中。中国的分权体制提高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并且形成了独有的激励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在相对绩效的标准下为发展辖区经济进行竞争。但是现有的关于地方政府竞争策略互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税收和财政支出方面,较少有文献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空间上的传染效应进行单独研究。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发债之间的空间作用关系。通过对移动税基理论、标尺竞争理论和溢出效应模型等理论的梳理,结合城投债的发展和空间分布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个地方政府发债的简单框架模型,清晰地解释了地方政府之间债务发行相互影响的关系。此后,本文利用了2008年至2017年的我国260个地级市的城投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考虑到各地政府发债不仅受到相邻地区发债行为的影响,还不可避免的受到系统内其他不可预测的经济环境的冲击。因此,我们适时合理地将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同时纳入到我们所要研究的框架中来,构建了”带空间自回归误差项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另一方面,考虑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测度下,地区间的空间关系可能并不一致,为了得到有效和可靠的估计结果,本文在行政相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三大类方法下分别设计了以0.1赋值的行政相邻距离、以经纬度计算的地理距离、考虑指数衰减的地理距离,以人均gdp计算的经济距离和以财政自主度计算的经济距离构建的五种空间权重矩阵。本文运用已经构建SARAR模型,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加权下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发行的空间传染效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加权下,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城投债进行债务融资的频率和债务融资的规模均存在明显的空间传染效应。对同一省内的地方政府而言,当省内其他城市增加城投债的发行频率和发行规模时,该地方政府也会增加其发债频率和债务规模。从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加权下的实证估计结果看,债务融资频率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介于0.318-0.608之间,表明省内其他地级市政府发债频率增加l单位,会带来本地区债务频率提高0.318-0.608单位;债务融资规模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介于0.421-0.495之间,表明省内其他地级市政府发债规模增加1%,会带来本地区债务融资规模提高0.421-0.495%。
  第二,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看,省份之间债务发行的频率和债务融资的规模也存在显著的空间传染效应。在行政相邻空间权重矩阵的加权下,相邻省份城投债发行频率每上升1个单位,本地区城投债发行频率上升0.703个单位;相邻省份城投债发行规模每上升1%,本地区城投债发行规模上升0.57%。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市分样本回归结果看,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差异,东部地区政府发债存在显著的空间传染效应与全国样本结果一致,而中西部地区的传染效应估计结果并不一致。
  第三,在地方政府发债的空间传染效应影响下,单只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利率均呈现下降的现象。比较不同模型的估计结果看,单只债券规模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的平均值为.0.286,而债务融资频率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的估计结果平均值为0.465,表明地区间发债的空间传染效应使得债券融资频率的上升幅度大于单只债券规模的下降幅度,最终导致整体地方政府债券融资规模的上涨。
其他文献
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和战略性行业,同时也是资源密集型和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绿色发展责任重大。黑龙江省处于季节性冻土地区,伴随土中水的冻结和融化,产生一系列公路冻害问题,减少公路的使用寿命。“公路与自然生命体”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公路行业中得到不断提升与深化,交通运输部在《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绿色公路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基本建立,绿色
学位
伴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日积月累的社会矛盾在互联网背景下传播、扩散,使得原本濒临爆发的群体性事件被无限放大,造成网络舆情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同时具有更高的危害性。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找到事件爆发的“激化”边界,并确定在“激化”边界之后起关键作用的信息传播节点,对实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及时干预,有效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具有重要价值。微博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
神经增强是指通过神经技术,如药物、电刺激、植入等,增强健康人的大脑功能。在各种形式的神经增强中,技术最成熟,同时使用人数最多的是神经药物增强,即经由药物完成的神经增强。部分研究表明,此类药物确实具有温和的增强作用,而且未来神经增强药物的效果可能更加强大,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药物所具有的能力虽然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更好的生活,但也可以将人类陷入困境甚至灾难,神经药物增强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将引发严重的人类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中国的中小微企业已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就业的增加、科技的创新、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众多方面都离不开中小微企业,俨然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中小微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在全国第五次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中,国家层面也强调了一国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便是金融,同时国家的安全也离不开
学位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来源,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刺激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贷款资金的支持。然而,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波动明显,信贷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小微企业出现了“经营难、融资难”等问题。大量的小微企业融资无门与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高、信贷风险大有关。如果不打破这个局面,小微企业将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因此对于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的研究
学位
自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来,内部转型的迫切需求和外部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使得中国实现创新驱动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显得尤为紧迫且艰巨。科技金融是为了加速“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应运而生的一种技术经济范式,能够极大的促进创新要素聚合,从而提升创新产出能力和水平、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及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党的十九大特别强调要让科技金融更好的服务于创新活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
为了,有效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我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形式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但相关政策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是否起到显著作用、哪些因素会影响相关政策的支持效果,一直未得出一致的结论。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本身科技性强,也一直是政府推行创新支持政策的主要对象。因此,本文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深入研究我国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  本文首先介绍了政府补贴、税收优
学位
兼并收购是企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手段,可以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连续并购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两次及以上的并购活动。根据wind数据,在2018年期间首次披露并购活动且已完成的并购交易为8710笔(剔除涉及金融行业买方的交易),涉及5332个交易买方。随着并购交易量的不断增加,很多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了两次及以上的并购交易。在上述的5332个交易买方中,有1562个买方在2016年至201
学位
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下降,实体经济面临着产能过剩、成本上升、需求减少等问题,使得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远远低于金融领域,产生了企业金融化的趋势,这一趋势也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在经济下行时期,由于政策制定者改变现有经济政策的政治成本更低、短期收效更显著,政府更倾向性与出台新的经济政策,造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这种不确定性在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很容易被忽视
为了加强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合作,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政策。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中国“一带一路”网所发布的数据,自2013年至2018年底,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已经超过900亿美元,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累计投资额已经超过400亿美元。  通常来说,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