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债务发行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由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分割造成的财政收支结构的扭曲,以及政府绩效考核等机制的作用,促进了地方政府在融资方面开展竞争。为了应对巨大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即城投公司)孕育而生,并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投平台在承担地方基建重任的同时也形成了巨量的债务,随着城投债存量的不断攀升,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逐步形成。由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学者开始投入到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这一课题的研究中。中国的分权体制提高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并且形成了独有的激励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在相对绩效的标准下为发展辖区经济进行竞争。但是现有的关于地方政府竞争策略互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税收和财政支出方面,较少有文献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空间上的传染效应进行单独研究。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发债之间的空间作用关系。通过对移动税基理论、标尺竞争理论和溢出效应模型等理论的梳理,结合城投债的发展和空间分布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个地方政府发债的简单框架模型,清晰地解释了地方政府之间债务发行相互影响的关系。此后,本文利用了2008年至2017年的我国260个地级市的城投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考虑到各地政府发债不仅受到相邻地区发债行为的影响,还不可避免的受到系统内其他不可预测的经济环境的冲击。因此,我们适时合理地将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同时纳入到我们所要研究的框架中来,构建了”带空间自回归误差项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另一方面,考虑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测度下,地区间的空间关系可能并不一致,为了得到有效和可靠的估计结果,本文在行政相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三大类方法下分别设计了以0.1赋值的行政相邻距离、以经纬度计算的地理距离、考虑指数衰减的地理距离,以人均gdp计算的经济距离和以财政自主度计算的经济距离构建的五种空间权重矩阵。本文运用已经构建SARAR模型,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加权下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发行的空间传染效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加权下,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城投债进行债务融资的频率和债务融资的规模均存在明显的空间传染效应。对同一省内的地方政府而言,当省内其他城市增加城投债的发行频率和发行规模时,该地方政府也会增加其发债频率和债务规模。从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加权下的实证估计结果看,债务融资频率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介于0.318-0.608之间,表明省内其他地级市政府发债频率增加l单位,会带来本地区债务频率提高0.318-0.608单位;债务融资规模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介于0.421-0.495之间,表明省内其他地级市政府发债规模增加1%,会带来本地区债务融资规模提高0.421-0.495%。
第二,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看,省份之间债务发行的频率和债务融资的规模也存在显著的空间传染效应。在行政相邻空间权重矩阵的加权下,相邻省份城投债发行频率每上升1个单位,本地区城投债发行频率上升0.703个单位;相邻省份城投债发行规模每上升1%,本地区城投债发行规模上升0.57%。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市分样本回归结果看,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差异,东部地区政府发债存在显著的空间传染效应与全国样本结果一致,而中西部地区的传染效应估计结果并不一致。
第三,在地方政府发债的空间传染效应影响下,单只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利率均呈现下降的现象。比较不同模型的估计结果看,单只债券规模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的平均值为.0.286,而债务融资频率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的估计结果平均值为0.465,表明地区间发债的空间传染效应使得债券融资频率的上升幅度大于单只债券规模的下降幅度,最终导致整体地方政府债券融资规模的上涨。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发债之间的空间作用关系。通过对移动税基理论、标尺竞争理论和溢出效应模型等理论的梳理,结合城投债的发展和空间分布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个地方政府发债的简单框架模型,清晰地解释了地方政府之间债务发行相互影响的关系。此后,本文利用了2008年至2017年的我国260个地级市的城投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考虑到各地政府发债不仅受到相邻地区发债行为的影响,还不可避免的受到系统内其他不可预测的经济环境的冲击。因此,我们适时合理地将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同时纳入到我们所要研究的框架中来,构建了”带空间自回归误差项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另一方面,考虑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测度下,地区间的空间关系可能并不一致,为了得到有效和可靠的估计结果,本文在行政相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三大类方法下分别设计了以0.1赋值的行政相邻距离、以经纬度计算的地理距离、考虑指数衰减的地理距离,以人均gdp计算的经济距离和以财政自主度计算的经济距离构建的五种空间权重矩阵。本文运用已经构建SARAR模型,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加权下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发行的空间传染效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加权下,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城投债进行债务融资的频率和债务融资的规模均存在明显的空间传染效应。对同一省内的地方政府而言,当省内其他城市增加城投债的发行频率和发行规模时,该地方政府也会增加其发债频率和债务规模。从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加权下的实证估计结果看,债务融资频率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介于0.318-0.608之间,表明省内其他地级市政府发债频率增加l单位,会带来本地区债务频率提高0.318-0.608单位;债务融资规模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介于0.421-0.495之间,表明省内其他地级市政府发债规模增加1%,会带来本地区债务融资规模提高0.421-0.495%。
第二,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看,省份之间债务发行的频率和债务融资的规模也存在显著的空间传染效应。在行政相邻空间权重矩阵的加权下,相邻省份城投债发行频率每上升1个单位,本地区城投债发行频率上升0.703个单位;相邻省份城投债发行规模每上升1%,本地区城投债发行规模上升0.57%。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市分样本回归结果看,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差异,东部地区政府发债存在显著的空间传染效应与全国样本结果一致,而中西部地区的传染效应估计结果并不一致。
第三,在地方政府发债的空间传染效应影响下,单只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利率均呈现下降的现象。比较不同模型的估计结果看,单只债券规模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的平均值为.0.286,而债务融资频率的空间滞后项系数ρ的估计结果平均值为0.465,表明地区间发债的空间传染效应使得债券融资频率的上升幅度大于单只债券规模的下降幅度,最终导致整体地方政府债券融资规模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