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定紧密相关。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和耕地的不断减少已成为我国土地利用中的一对突出矛盾,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加强耕地非农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青海省海东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对该区1997年以来耕地及耕地非农化时空过程进行研究表明:海东地区年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非农化现象比较严重。三次产业边际收益差和各种投资是驱动耕地非农化的经济动力;国家政策引导、政府官员政绩观、城市化的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及宅基地建设是驱动其发展的政治动力;人口增长是驱动耕地非农化的人口动力。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海东地区耕地非农化的进程。其中,经济驱动力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始终比较明显,是耕地非农化出现波动性的重要原因。同时,本文还指出了耕地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农药化肥施用量不断加大,耕地污染严重,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农户对耕地关注度下降,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失地农民权利被忽视等等。在上述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海东地区耕地非农化现状,提出科学规划是集约利用土地、合理推进耕地非农化的关键;健全和完善相关土地法,改革地方政府官员考评机制是根本;实现农业产业化、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保障。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资源由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的转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辩证地看待耕地非农化,解决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盲点,维护农民个体权益,促进耕地资源合法、合理、有序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才是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