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视角的楼梯区域行人疏散行为实验及仿真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楼梯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疏散不可缺少的一环,被广泛用在各种建筑物中,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生活娱乐场所。在停电、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乘坐电梯可能会对人员疏散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此时楼梯将成为人们唯一的疏散通道。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楼梯区域又很容易出现人员过度拥挤而造成大规模踩踏事故。可见,楼梯既是疏散通道,也是疏散瓶颈区。因此,对楼梯区域人员疏散典型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并制定科学的疏散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三维视角出发,开展了不同情况下的楼梯区域真人实验,利用视频处理技术提取行人轨迹,对速度、密度、流量等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用改进的3D社会力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并给出疏散优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开展了地面行走实验、楼梯直线和转圈行走实验。实验表明:行人在运动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有明显的摆动现象,其运动轨迹可以用正弦函数较好地拟合;行人在台阶上运动时,其轨迹的振幅与速度成负线性关系,摆动频率与速度成正线性关系;台阶会约束行人的步伐,使他们的微观速度分布呈现出深浅交错的“阶梯状”。(2)开展了常态下楼梯区域人员运动行为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常态下,行人下楼速度大于上楼速度;行人速度与人群密度呈负线性关系,密度越大,速度越小;性别、年龄、群组等因素对行人上下楼速度有显著影响,是否携带行李对行人上下楼速度影响不显著。(3)开展了紧急情况下楼梯区域不同人数的疏散实验。结果表明:逃生状态下,上楼速度反而大于下楼速度,但下楼时人员密度更大,使得下楼时人流量更大,因而下楼疏散效率更高;人员上下楼的微观速度、密度和流量等会随着楼梯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层次分布。(4)提出了改进的三维社会力模型,通过对常态和紧急情况下疏散场景、运动轨迹、疏散效率等典型特征进行仿真对比,证明了模型和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模拟,研究了常态下人员双向运动时,无序、有序和中间有隔板情况下的疏散效率;以及紧急情况下,疏散人数、期望速度、楼梯宽度、中间隔板等因素对人员疏散效率的影响。
其他文献
明胶包裹单一活性药物的传统胶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然而,传统口服胶囊的原料明胶来源鱼龙混杂、明胶包裹单一药物、胶囊爆发式释放模式等问题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
语音分离是一项从各种复杂的声学场景中提取出目标语音的技术。目前大多数主流的语音分离算法为有监督类算法,这类算法使用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音圈电机自适应光学系统通过测量波前畸变,调整变形镜面形,来实时校正波前相差,特别适用于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的地面层校正。音圈电机驱动时,需要位移传感器构成局部反馈回
热挤压3D打印技术具有能依据需求个性化外观制造和定制化营养配比的优势在食品领域备受关注。大米、小麦和马铃薯是居民膳食中的重要主食,其主要营养成分淀粉的消化、吸收和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能够产生两类典型的实时交通大数据:一类是GPS数据,另一类是车牌识别流式数据(automatic number plate recognition da
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是许多科学计算任务和工程技术问题的核心环节。随着实际问题复杂度的增加,对稀疏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的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的变量部分值相加的
铁电存储利用铁电薄膜的自发极化方向存储‘0’和‘1’两个状态,具有高密度、低功耗的优点,是非易失性存储领域长期关注的存储方案。近年来,随着薄膜制备技术的进步,铁电薄膜
从二维图像中获得三维信息并重构三维网格模型表示不仅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计算机图形学的重要应用。其中,从单幅图像重构三维人手模型在人机交互、计算机动
近期修改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及各地方出台的劳动方面法律法规解决了我国劳动法上长期以来存在的部分问题,但是对于劳务派遣方面的一些规定仍然过于原则化,尤其在劳务派
如何对当前环境下海量的视频数据进行有效的检索和管理成为了多媒体技术领域的一个挑战。对视频添加语义标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现实中视频内容复杂多变,而且视频语义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主观性使得低层特征和高层语义之间存在着“语义鸿沟”,导致现有的标注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视频丰富的内容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时间上也存在上下文关联性,因此,充分利用这两个特性将有助于缩小视频的“语义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