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绘画艺术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y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玉良是中国近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本文将科学、系统地对潘玉良的人生经历和艺术道路做多方面的考证,综合运用图像学、心理学、比较学、艺术风格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潘玉良的绘画艺术进行个案研究,着重点是将潘玉良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放到美术史的长河中重新定位,力图通过研究历史文献资料和分析艺术作品从而对其艺术成就、地位及文化品格加以正名。 文章分别从女性艺术、人体艺术、中西艺术融合三个视角来探究潘玉良的艺术成就,从而证实潘玉良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地位:即中国近代女性艺术的拓荒者、20世纪中国人体艺术的先行者和中西艺术合璧的探索者。 本文旨在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出发,历史地审视潘玉良作品的艺术价值,科学地评判艺术家的成就;通过剖析潘玉良绘画作品中常出现的图像母题,阐发图像背后的深层意义,探寻艺术家审美创作的个性心理结构;通过解构艺术家绘画作品的线条、色彩和造型,研究其艺术风格。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梳理叙事诗的演变历程、研读相关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秉承创新、求实的原则,重点对20世纪40年代叙事诗的内容和主题、艺术成就与创新,以及这一时期叙事诗繁荣的原因和意义、不足和局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导言部分梳理了现代叙事诗发展的三个时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第一个十年的初创期,1927年到抗战全面爆发的发展期,二十世纪40年代的繁荣期;分析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繁荣的两个时期,即魏晋时期和唐代;并
学位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发表了关于中国文学艺术方向的重要讲话(简称“北京讲话”),提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文艺主张。这次讲话,以社会主义的文艺实践为基础,系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发展规律,形成了新时期中国气派的文艺观,推动了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与发展,助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气派文艺观,与毛泽东的文艺观一脉相承,是对毛泽东文
学位
第三代导演是按照代际划分的导演群体,是中国电影史上涵括人员较多、创作时间跨度较大、政治意识形态性较鲜明的导演群体。他们秉持着现实主义原则,始终坚持走民族化电影的道路,在时代需求和政治规训下积极进行审美探索,在影像叙事上建构了自己的美学特色,架构一套相对完备的叙事体系:以政治意识形态为创作核心,创造了独特的镜语隐喻叙事,赋予了影像民族化美学特质。  建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论文将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
明清小说中葫芦功能类型多种多样。自先秦至金元时期,诗歌、戏曲、赋等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葫芦意象。葫芦意象在明清小说作品中呈现的特点与前代不同,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因此,将明清小说作品中的葫芦意象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功能类型,论述葫芦与道教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了明清小说中葫芦的功能类型。葫芦能做斗法工具,具有囚禁、吐纳水火、兵马及宝器、躲藏避险和直接幻化的
学位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把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战略加以推进。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孔子学说及其衍生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欲明孔子思想,须先从《论语》入手,因为“孔子一生仕止久速,造次颠沛,纂修删述,圣德大业,靡一不具《论语》”。因此,《论语》作为研究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学说最基本、最原始的重要文献之一,在儒学史乃
学位
《世说新语》以其语言简约和篇幅相对短小的特点,被人们称之为“尺寸短书”“丛残小语”。也正是因为《世说新语》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决定了其对背景和人物等各方面内容交代得十分简略。文本内容的简略,让读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因此结合注释本阅读文本成为阅读者理解文本的必然选择。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注释会带有不同历史时期注释者的思想倾向和学理观点,每个注释本的倾向性和侧重点各不相同。论文通过研究南朝
现代汉语副词系统中,表达否定概念的否定性副词是其中常用的一个类别,对于语义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成果中,对于“不”“无”等单音节否定副词的研究较为深入和成熟,对于由“不”“无”等衍生出的双音节副词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规模,但尚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本文在由“不+X”所构成的系列双音节副词中,如“不必”“不过”“不用”“不断”“不要”等,通过语料库使用频次的对比统计发现,
学位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两位私塾先生编选的古文读本,收录自先秦至明代古文共二百二十二篇,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古文选本之一。当前学界对于《古文观止》的研究多侧重于成书背景、版本源流、选篇内容、评注特点等方面,对该书在指导文章写作方面的价值探究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着重分析《古文观止》在指导科举文章写作方面的价值,其作为古文选本的价值以及其在当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
学位
赵德发作为山东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不仅关注着农民们在土地上的生活百态,思考着农民与土地、道德、政治之间的关系,而且借助笔墨进一步反思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诸多弊端。对于这些弊端,赵德发没有停留在反思与批判上,而是试图给出自己的疗救之道。基于此,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赵德发的创作进行研究。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论文选题的意义,梳理该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正
学位
以往美术史梳理是对作者、作品的关注,却忘了作品和作者最终实现成为美术史的一部分,需要流通,而当代美术流通史的研究极度缺失。本研究以分析探究作为尤伦斯在中国扮演的独特角色,如何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研究尤伦斯就是理解当下(中国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