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mpirical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Anxiety and Affective Coping Strate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rain9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虑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的情绪或情感上的偏差。从对它的定义来看,它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无根据的内心不安情绪,及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体验。几十年来,焦虑一直是心理学、医学和语言学的研究中心。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焦虑就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及关注的焦点之一。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二语习得理论取得了长足进展,而研究的重点也开始从关注学习或教学过程中的外部因素转向了对学习者内部因素的探讨。而在此期间,焦虑感一直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情感变量之一,因此对外语学习焦虑情绪的研究便吸引了许多语言研究者的目光。外语学习焦虑是一种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复杂不良情绪,多与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能力有关。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结果大多表明,外语学习焦虑是决定学习者成败与否的一项关键因素。而这些前期研究也大多取得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外语学习焦虑和外语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纵观国内外几十年的相关研究发现,大部分学者都只是对外语学习过程中总的焦虑情绪进行了研究,而对各种具体语言技能学习过程,例如听力中的焦虑的深入探讨却相对较少。在不多的听力焦虑研究中,对它的两种类别(性格焦虑及情景焦虑)的深入研究也长期被忽视;同时,研究对象也多局限于普通本科生而非高职学生。在对听力焦虑的缓解策略上,大部分研究都仅仅宽泛的提出一些总的学习策略,或将视角投向其中的认知和元认知策略,而另一种学习策略--情感策略却很少单独提出加以深层次研究。因此,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本文主要研究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及其听力焦虑和使用情感策略的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引起焦虑的四种主要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减轻焦虑的策略。
   本研究采用群组访谈、问卷调查和英语听力测试的形式,对来自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2010级的8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者的听力水平普遍较低,而听力焦虑情绪普遍较强。差异性分析显示:高、低焦虑组学生在听力成绩和使用情感策略状况上均具有显著差异;高、低听力成绩组学生在情感策略的使用上也显示出显著的差异。相关性方面,听力成绩和听力焦虑水平与情感策略的使用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而听力焦虑与情感策略则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相比性格焦虑,情景焦虑以及用来缓解它的情感策略都显示出了与听力成绩之间更强的相关性,因此其对听力学习有更大的影响力,在焦虑研究中也具有更大价值。基于问卷调查和群组访谈的结果,本文进一步探究了引起学习者听力焦虑的四类原因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并尝试根据几类成因对听力学习和教学提出相应的缓解焦虑的情感策略,力图在听力课堂或听力测试等环境中创造一种低焦虑的状态,以此提高高职学生的听力水平和技能,这对高职听力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了听力焦虑和情感策略的研究,并充实了二语习得理论。
其他文献
功能派翻译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其核心理论。目的论首先对翻译进行重新定义,认为翻译是有着明确目的和意图、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根据目的论,翻译活动所遵循的首要原则不再是“对等”而是“目的原则”。目的原则影响翻译整个过程,包括对原文内容的取舍,翻译方法的选择,译本最后呈现的状态以及评价译文好坏的标准。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给翻译界带来
移情的概念起源于德国美学,意为“情感渗透”,现已超越美学领域,成为心理学、心理治疗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课题。自从日本语言学家库诺将移情概念引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之后,语言学家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交际中的移情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本文选取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作为移情策略研究的切入点,试图结合移情传递的人际意义来探讨语言使用的移情策略问题。从其实现形式上来看,移情表现为从语言的潜式系统中进行的
学位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1860-1935)是19与20世纪之交美国最知名的女权主义者之一,也是杰出的作家和社会主义者。她的短篇小说《黄墙纸》和乌托邦小说《她乡》是女权主义思潮的代表作。  这两部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父权社会下的女性觉醒和斗争。在《黄墙纸》(1895)中,吉尔曼解构了一个迫害女性的父权社会-他乡。叙述者想要逃离父权制,她最终自由了,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疯癫。在《她乡》(1935)中
学位
本篇论文是国内学界首次对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的《兔子,跑吧》和汤亭亭(1940-)的《孙行者》两部作品的主人公进行对比分析的探讨。本文选取了二十世纪五、六时年代这一美国文学史上重要历史时期的两部重要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将两部小说置于成长小说的文学范畴内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两位主人公哈利和惠特曼·阿新相同或不同的成长道路,进而揭示厄普代克和汤亭亭对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问题的认知与探
期刊
期刊
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约翰·契弗的文学成果主要体现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上,因此,评论界则将精力放在他的短篇小说的研究上,甚至赋予他“美国郊区的契科夫”的美誉。除此之外,契弗还著有五部长篇小说,相比而言,他的这五部长篇小说一直处于被冷落的状态,但是凭借他那如椽大笔在这些长篇小说中所构建的独特的世界,也使得它们颇具研究价值和意义。因为约翰·契弗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精确锋利的语言,深刻解剖了都市郊区斯文,虚伪的
期刊
期刊
比较是人类语言中普遍使用的范畴之一,一直受到语法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把由“没有”或“没”作标记并表示比较的句子叫做“没有”型比较句。该句型属于比较范畴的一个次范畴,是汉语特有的比较句式。虽然国内外也有许多学者对这一句型进行过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学者对这一句型的使用情况及其英文翻译进行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本文在前人对“没有”型比较句的分类基础上,以五本汉译英小说和五本英译汉小说为语料,对“没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