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领导人跨文化语境演讲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arm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语篇是研究公众语言的重要载体。其中,政治演讲是政治语篇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历史发展中至关重要。政治演讲有助于增加公众的政治参与度,达到说服公众的效果,并实现宣扬国家政策、计划以及措施的目的。尽管第一人称代词不易引起听众注意,但是在政治语篇中却举足轻重,因为它可以明确语义所指并影响全篇的效果。  本文旨在对比跨文化语境下中美两国政治演讲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采取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两个自制的对比语料组。语料包括9篇中美领导人在对方国家发表的校园演讲,其中5篇是美国领导人的英语演讲原文,4篇是中国领导人演讲的英译本。研究发现,两个语料组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语料中第一人称代词的频率是中国语料的2倍。美国语料的第一人称单数较频繁于中国,但是差别不大,但复数却是中国语料的2.2倍。就第一人称代词的分布而言,两个语料具有相似之处,代词在演讲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密集度高于正文部分。语义方面,美国领导人多用第一人称复数指代中美两国,中国领导人则多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指代中国。说明在国际事务中,两国领导人抱有不同的目的:美国领导人更迫切的追求国际合作,而中国更想要向世界展示自己,以消除他国对中国的误解。语用方面,中美领导人都使用了第一人称代词来展示演讲者自我、分担责任、划定群体,或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但是中国领导在分担责任时更倾向作为一个发言人来激励大家共同实现一个高远的目标。  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政治演讲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确实存在差异。本研究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希冀能够对外交工作人员,翻译和语言学习者有所启示。
其他文献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的著名黑人女作家,她开创了美国非裔史上荣获诺贝尔文学金奖的先例。她的名篇佳作《宠儿》荣获了普利策文学金奖。此论文从后现代的新视角探索
20世纪的美国女性小说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女性的生命体验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言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则更使得美国女性小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
该文作者对电子商务中的非言词表达方式进行分类并展开文体特征分析主要出于两个原因:第一,这是语言学领域里一个比较新颖且尚未引起广大语言学家和文体学家足够关注的语言现象
本文旨在研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不应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而是在必要时可对原文的结构和形式进行调整,以实现信息上的对等,最终使
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分为四章)和结论。引言部分简单介绍这一作品及其研究现状,并说明了论文的写作目的和论点。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文化研究,以及《喜福会》出现的文学背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 is to find out non-English-majors attitudes towards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materials and general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影视,作为文化传递的载体之一,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应当予以足够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因多媒体自身强大的功能,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学校的各科教学中,
许多学者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而文学翻译中必须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或独特手法,以便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文学性。本文作者则认为在译文中保存原文的表达方式行不通,也不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