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慢性进行性、反复发作和缓解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得而知。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证实SLE患者体内存在DNA甲基化状态的紊乱,主要表现为许多与免疫细胞激活有关的粘附分子、细胞因子等基因启动子区的低甲基化。理论上,包括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s)、DNA去甲基化酶(DNAdemethylase,主要为mbd2)和甲基化结合蛋白(methyl-CpG binding protein,MBP,其中以MeCP2为最重要)等在内的DNA甲基化相关基因可以共同影响DNA甲基化状态以及SLE相关基因的表达与活性,但迄今为止尚缺乏有关的研究证据。本课题中我们采用半定量的RT-PCR方法检测了DNA甲基化相关基因(DNMT1、DNMT3A、DNMT3B、mbd2、MeCP2)在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各基因表达与SLE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检测SLE相关基因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1,LFA-1)亚基CD11a在SLE患者PBMC中的表达水平,并将其作为间接反映基因甲基化程度高低的指标,分析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对DNA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探讨它们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希望进一步阐明SLE的发病机制,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材料与方法:根据1997年美国风湿协会修订的SLE的诊断标准收集34例SLE的患者,并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将患者分为缓解期(17例)与活动期(17例)。正常对照组17例。分离获得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并提取总RNA。以RT-PCR半定量法检测DNMT1、DNMT3A、DNMT3B、mbd2、MeCP2及CD11a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两样本均数差别的t检验分别比较对照组、SLE缓解期与活动期患者PBMC中各基因表达有无差异,以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各基因之间以及分别与SLEDAI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我们的研究表明(1)SLE缓解期患者PBMC中DNMT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5.90,P=0.0001);SLE活动期患者PBMC中DNMT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6.93,P=0.0001),但与SLE缓解期患者无明显差异(t=1.75,P=0.0895)。(2)对照组、SLE缓解期及活动期患者PBMC中DNMT3A表达两两之间无明显差异。(3)对照组、SLE缓解期及活动期患者PBMC中DNMT3B皆无表达。(4)SLE缓解期患者PBMC中mbd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2.8,P=0.0001);SLE活动期患者PBMC中mbd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20.0,P=0.0001);SLE活动期患者PBMC中mbd2表达明显高于SLE缓解期(t=8.89,P=0.0001)。(5)对照组、SLE缓解期及活动期患者MeCP2表达两两之间无明显差异。(6)SLE缓解期患者PBMC中CD11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5.35,P=0.0001);SLE活动期患者PBMC中CD11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6.57,P=0.0001);SLE活动期患者PBMC中CD11a表达明显高于SLE缓解期(t=2.99,P=0.0061)。(7)17例正常人PBMC中,mbd2的表达与MeCP2的表达成正相关(r=0.550,P=0.0222),其余两两表达之间都无相关性。(8)34例SLE患者(包括缓解期及活动期)PBMC中,CD11a的表达与mbd2的表达成正相关(r=0.392,P=0.0218),其余两两表达之间均无相关性。(9)34例SLE患者(包括缓解期与活动期)PBMC中,CD11a的表达与SLEDAI评分成正相关(r=0.539,P=0.001);mbd2的表达与SLEDAI评分成正相关(r=0.737,P=0.0001)。其余基因表达与SLEDAI评分无相关性。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1)SLE患者PBMC中存在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的降低以及去甲基化酶mbd2表达的增高。两者可能单独或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配合导致了DNA甲基化程度的降低,进一步引起SLE相关基因的过度表达,最终促使了SLE的发病。(2)DNMT3A及DNMT3B在SLE的发病中可能不起作用。(3)MeCP2和mbd2在正常情况下维持甲基化作用和去甲基化作用可能是相互制约的,而在SLE患者中这种制约关系可能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