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kingb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heart disease,CAD),是一类症状严重、并发症危急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快速解决心肌缺血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及时实施心血管介入能够挽救受损心肌,将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降低到5%以下。但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而IRI又会加重心肌损伤程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寻求一种能提高心肌缺血耐受性的方法,对改善患者心肌缺血,预防IRI以及改善PCI术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针灸是中国医学的瑰宝,近年来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结合电子科技技术,从临床实践与研究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技术,具有与传统针灸相似的功能。目前对于电针预处理主要集中在神经保护研究方面,大量动物实验证实在缺血前给予电针刺激能诱发脑缺血耐受,我实验室研究发现EA预处理能够提高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s70,hsp70)水平,提高脑缺血耐受,还可以促进脑内甲硫脑啡肽释放,降低间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和活性,减轻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发现ea预处理能显著减少脑梗死容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而这种保护作用可以被选择性大麻受体cb1拮抗剂am251和cb1sirna抑制,提示ea预处理能增加脑组织内的内源性大麻素(2-ag和aea)释放,通过内源性大麻素激活细胞外调节激酶,发挥脑组织保护作用,除脑保护作用外,电针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ea预处理可以通过改变炎症因子水平,降低ck含量,降低肌钙蛋白水平等方式,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杨丽芳及倪新丽分别在各自临床研究中证实了ea预处理能减轻成人和儿童开胸心脏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些结果均提示:ea预处理可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但目前尚无有关ea预处理在pci手术中影响的报道。本临床研究试图通过对pci手术患者进行电针预处理,探究对减轻pci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以及预后效果,为临床疾病预防治疗提供新依据。目的本研究目的为评价pci术前1h进行ea预处理能否降低术后24h的ctni浓度。远期为ea对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心脏缺血症状、由冠脉球囊阻塞导致超声心动图变化、心电图变化、crp、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并通过观察体内炎症因子(hmgb1/tnf-α/il-6/il-10/crp/nos/no)的变化,探讨ea预处理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预择期行经皮冠脉支架术患者204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电针预处理组102例(男67例,女35例),平均年龄60.69±9.7岁;对照组102例(男81例,女21例),平均年龄59.07±9.4岁。在进行手术操作前1h,电针组接受电针预处理,选择双侧内关穴和郄门穴,用乙醇对患者穴位处脱脂,将电极贴片贴于穴位,连接华佗电子治疗仪(v型),采用疏密波(疏波2hz,密波30hz),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最大电流为适宜,在3~6ma之间调节,持续30min;对照组不给予刺激,其余同电针组。于ea预处理前及术后24h采集血标本(肘静脉),测定肌钙蛋白i(ctni)含量、炎症相关因子(HMGB1/TNF-α/IL-6/IL-10/CRP)的水平;术前及术后三天行PET/CT检查,观察对比PET/CT结果图及标准摄取值的差异,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统计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每搏输出量(SV),比较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24个月(每3月一次)随访,调查统计MACCE。结果患者术前cTnI浓度差异不明显(P=0.496),在术后24h,Con组患者血清cTnI浓度高于0.2ng/ml患者共51例,高于EAP组(P=0.004),表明电针刺激组有较少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所有患者根据杜克危险评分划分后,cTnI浓度在单纯性冠脉病变患者中两组差异较小(P=0.793),而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电针处理组cTnI浓度显著减少(P=0.020)。PCI术后24h,EAP组患者血清中TNF-α(P=0.021)、IL-6(P=0.010)明显降低,IL-10含量明显增高(P=0.004)。超声心动图的分析显示,第3个月起,EAP组患者LVE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32),第6个月,EAP组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LVEF(P=0.012)、LVEDD(P=0.014)、EDV(P=0.045)、SV(P=0.017)与对照组的差异明显,结合PET/CT结果显示电针预处理对改善PCI手术患者心肌缺血耐受能力,减轻炎症相关心肌损伤有重要作用。对患者24th月进行随访,患者MACCE率在EAP组和Con组差异明显(F=5.83,P=0.0157)说明电针预处理对MACCE的预防有积极作用。结论PCI前给予电针预处理,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可显著降低患者cTnI水平,减少心电图ST段变化,减少心律失常、中风,脑卒中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心脏血流动力学恢复,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损伤的程度,最终在保护患者心肌功能,改善PCI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文化意识是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思维品质的重要基础.但是,以往的“填鸭式”知识讲解模式直接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思
期刊
作文是高考的重头戏。有人说,得作文者,得高考。因此,在高三后期,特别是高考倒计时进入100天之后,每位高三语文教师各显神通,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无不磨刀霍霍向作文,天天一小练(每天五分钟的作文构思练习),周周一大练(每周一次限时完成作文),以确保高考作文江山不丢。可是,每周一次大作文,学生写起来不容易,教师改起来更加不容易。大家都在感慨:写和改作文,学生和教师都困了、累了,怎么办?难道就没有一条终南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使学生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内涵、异同有所了解,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也是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为此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许多教师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探究性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步骤,但是有疑问才是探究的开始。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多问的习惯,让学生想问、会问、敢问、积极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使学生“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试想一下假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上课也就是得过且过,老师在讲,他在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不同于认知和建构的、更加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范式。初中数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来教学,比如活动情境、问题情境、探究情境和信息情境等,可以激发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设情境 提高 数学 学习兴趣    从教学实践看,创设并运用各种适宜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上,以教师
英语课程标准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在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设想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理解感知,展现自己的英语表达综合运用
期刊
[摘要]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为教学过程创造最佳时机。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必须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的基本特点等因素,各种导入方法既可单独运用,又可相互配合、融于一体。  [关键词]新课导入 导入原则 导入方法  新课导入通常称之为“导言”“开场白”,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一环。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新课的导入都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