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平胃降逆汤对脾虚湿热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治疗效果,探讨和分析平胃降逆汤治疗脾虚湿热型GERD的合理性和优势,为中医药防治脾虚湿热型GERD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期间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治疗的GERD患者,经各种检查排查后确诊为GERD,并经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型,共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中药组予平胃降逆汤的代煎中药,由武汉市第一医院中药房代煎,200ml/袋,每日1剂,1日2次,1次1袋,早、晚饭后30分钟口服;西药组予泮托拉唑纳肠溶胶囊,每日早餐前1片(40mg)。所有试验者在试验期间必须戒烟酒及浓茶,忌食辛辣、生冷、刺激之物,进食后避免立即卧床,卧床休息时尽量抬高床头,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自行服用其他药物或加用药物时需与研究者沟通说明。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定。
结果1.单项症状疗效:中药组反酸、饱胀、胸闷不舒、不欲饮食、身倦乏力、大便溏薄等几项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说明平胃降逆汤治疗在反酸、饱胀、胸闷不舒、不欲饮食、身倦乏力、大便溏薄症状的疗效优于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2.症状总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差异显著(P<0.01),说明中药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
3.总有效率: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痊愈9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西药组总有效率83.33%,其中痊愈3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5例。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
4.复发率:两组在结束治疗后4周进行回访,中药组复发4例,未复发24例,复发率14.29%;西药组复发9例,未复发16例,复发率36.00%, 中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组,两组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平胃降逆汤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对脾虚湿热型GERD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平胃降逆汤在改善反酸、饱胀、胸闷不舒、不欲饮食、身倦乏力、大便溏薄等症状时效果优于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总有效率高于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并且复发率低。两组在研究过程中,均无不良事件的发生。证实了平胃降逆汤治疗脾虚湿热型GERD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医生进行借鉴、应用和推广。
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期间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治疗的GERD患者,经各种检查排查后确诊为GERD,并经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型,共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中药组予平胃降逆汤的代煎中药,由武汉市第一医院中药房代煎,200ml/袋,每日1剂,1日2次,1次1袋,早、晚饭后30分钟口服;西药组予泮托拉唑纳肠溶胶囊,每日早餐前1片(40mg)。所有试验者在试验期间必须戒烟酒及浓茶,忌食辛辣、生冷、刺激之物,进食后避免立即卧床,卧床休息时尽量抬高床头,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自行服用其他药物或加用药物时需与研究者沟通说明。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定。
结果1.单项症状疗效:中药组反酸、饱胀、胸闷不舒、不欲饮食、身倦乏力、大便溏薄等几项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说明平胃降逆汤治疗在反酸、饱胀、胸闷不舒、不欲饮食、身倦乏力、大便溏薄症状的疗效优于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2.症状总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差异显著(P<0.01),说明中药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
3.总有效率: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痊愈9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西药组总有效率83.33%,其中痊愈3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5例。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
4.复发率:两组在结束治疗后4周进行回访,中药组复发4例,未复发24例,复发率14.29%;西药组复发9例,未复发16例,复发率36.00%, 中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组,两组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平胃降逆汤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对脾虚湿热型GERD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平胃降逆汤在改善反酸、饱胀、胸闷不舒、不欲饮食、身倦乏力、大便溏薄等症状时效果优于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总有效率高于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并且复发率低。两组在研究过程中,均无不良事件的发生。证实了平胃降逆汤治疗脾虚湿热型GERD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医生进行借鉴、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