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中青蒿素多孔淀粉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功能评价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sgn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蒿素是由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于1971年首次从药用植物黄花蒿叶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内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5H22O5,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等疾病方面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在抗肿瘤方面,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可以靶向铁离子含量远高于正常细胞的肿瘤细胞,通过铁离子催化青蒿素的过氧桥断裂产生自由基,进而诱导癌细胞死亡。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表现出的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以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同时可以逆转当前许多抗肿瘤药物已产生的多种耐药性,与传统化疗药物不存在交叉耐药现象等特点,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青蒿素难溶于水,因其水溶性极差,生物利用度低,会通过血液循环被迅速排出体外,严重阻碍了青蒿素在临床上的研究与应用。因此,目前开发青蒿素成为新型植物广谱抗癌药物的主要途径是对青蒿素的官能团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一系列糖基化和盐基化后获得的衍生物,如蒿甲醚、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新的衍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蒿素的水溶性,但其对人体在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的作用往往存在安全性隐患。因此,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制备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通过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多孔淀粉作为药物载体,利用载体多孔连通网络结构的空间限制效应,将难溶性药物以微晶态高度分散于载体的体系之中,从而改善青蒿素的溶出速率,是提高青蒿素生物利用度的关键。而后本论文对成功制备的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理化性质的表征、生物利用、组织分布、体外安全性、抗疟活性及抗肿瘤活性分别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讨论。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确定了制备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ART-PS)工艺的最佳制备条件:青蒿素原药的最佳投药浓度为80mg/mL;每1g多孔淀粉中最多可以吸附312.5mg的青蒿素原药;多孔淀粉吸附青蒿素原药的最佳吸附时间为30min。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载药量为20.37%±0.61%,包封率为81.86%±3.06%,因而具有吸附量大、载药量多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特征。
  2.通过扫描电镜检测(SEM)、比表面积的测定(BET)、红外光谱检测(FTIR)、X射线衍射检测(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量分析(TG)检测分别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检测到多孔淀粉已成功负载青蒿素原药,被吸附在多孔淀粉微球孔隙中的青蒿素,可以在多孔淀粉被体内胃肠道酶降解后释放,从而发挥药效,提高了青蒿素原药的水溶性,具有化学结构没有变化、晶体结构为无定形态的理化性质特征。
  3.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饱和溶解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饱和溶解度较青蒿素原药显著提高。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在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118.12μg/mL、64.58μg/mL和46.38μg/mL;而青蒿素原药在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31.27μg/mL、39.42μg/mL和26.94μg/mL;物理混合物在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25.65μg/mL、32.45μg/mL和18.90μg/mL;青蒿素哌喹片在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46.82μg/mL、59.71μg/mL和41.15μg/mL,具有饱和溶解度高的水溶性特征。
  4.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体外溶出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三种溶出介质中,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释放效果较青蒿素原药,物理混合物都有明显改善,与青蒿素哌喹片的溶出效果基本相当。青蒿素原药、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物理混合物和青蒿素哌喹片在水中的最终释放累积量分别24.45%、98.67%、29.17%和85.38%;在人工胃液中的最终释放累积量分别为25.72%、92.21%、27.68%和49.46%;在人工肠液中的最终释放累积量分别为23.14%、88.41%、26.09%和84.74%,具有最终释放累积量高的水溶性特征。
  5.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明显高于青蒿素原药和青蒿素哌喹片,在给药后2h左右,大鼠体内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值199.74μg/mL,而青蒿素原药和青蒿素哌喹片在给药4h后,血药浓度才达到最高值68.77μg/mL和72.63μg/mL,具有血药浓度高的生物利用度特征。
  6.在对98只大鼠给药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组织分布的研究中,分别检测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脑,6个组织中的药物含量。结果表明,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在各器官中的药物含量均高于青蒿素原药,并且比青蒿素原药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更久,具有较好的组织分布特征。
  7.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体外安全性的研究中,本论文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青蒿素无毒,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抑制效果非常低,因而具有自身无毒的体外安全性特征。
  8.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抗疟活性研究中,本论文采用SYBR GreenⅠ法分别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对恶性疟原虫增殖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肠液(ART-P S-c)、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水溶液(ART-PS-h)及青蒿素哌喹片水溶液(APT-h)的IC50值分别为9.23nmol/L、13.99nmol/L和15.74nmol/L,而青蒿素原药水溶液(ART-h)由于在水中溶解度极低,经检测统计结果表明,其对疟原虫无任何杀伤作用。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比青蒿素哌喹片和青蒿素原药具有更好的抗疟活性特征。
  9.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抗肿瘤活性的研究中,本论文采用肝癌细胞HepG2进行探讨。MTT结果表明,联合转铁蛋白后,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抑制效果显著强于青蒿素原药,相比青蒿素表现出了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特征。
其他文献
学位
专门用途英语用来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在翻译研究实践中,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不容忽视。随着国内外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工业设备引进中国。阀门作为重要的工业设备,其运行与维护手册的翻译工作也尤为重要。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阀门运行与维护手册具有科技术语多,专业性强等特点。同时,作为实用文本,阀门运行与维护手册的翻译必须做到准确客观。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翻
虽然对于关联理论和翻译策略的研究甚多,但将关联理论用于同声传译增补策略的研究甚少。基于语料库研究增补策略因工作量大和研究难度高仍未得到充分的探究。  本文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出发,基于2012-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传语料和同期两会记者招待会对比语料,重点探讨汉英同声传译增补策略的特点。基于关联理论作者论证了使用增补作为基本策略之一的合理性,确定增补在汉英同声传译中的类型和目的。提出并回答了以下
学位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繁荣,商务英语翻译正在飞速发展,同时,商务英语翻译领域的研究也需得到更多关注。然而,为了减少由于语言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语义缺失,需应用特定的翻译补偿策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翻译学家对翻译补偿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但对作为特殊用途英语的商务英语翻译补偿的研究,仍存在巨大空白。  笔者选取Where Are the CustomersYachts及其中文译本作为
学位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该倡议就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也需要域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当今美国智库对美国政府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美国五个著名智库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它们分为了三种类型:以布鲁金斯学会和外交学会为代表的学术型智库,以兰德公司为
刑事庭审是一项旨在认定被告人所犯何罪、刑罚为何的司法过程,其关系到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财产权利甚至攸关生死。刑事庭审语言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闪避现象,或者不答或者答非所问。对此问题的研究,无论从语言学还是从法学角度来看,目前都是寥若晨星。  本文受目的原则的理论框架指导,旨在更好地总结闪避现象在刑事庭审中的客观规律,引发对该规律背后因素的深层次理解。本研究以公开的刑事案件庭审视听资料作为数据来源,以
学位
《时时刻刻》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迈克尔·坎宁安于1998年发表并大获成功的文学作品。2002年改编的同名电影获金球奖和多项奥斯卡提名,让这部小说获得更加广泛的关注。本文以《时时刻刻》中三位主要女性角色为研究对象,运用凯特·米勒的性别政治理论来分析作品中女性在身体和精神层面的幽闭,探讨女性在以性别论分工以及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社会条件下的生存状况和自我抗争。主体分析的三个章节主要从不同年代的女主人公身上
学位
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群众募资被用来支持各种活动,包含创业募资、艺术创作、设计发明、科学研究等等。成功的众筹项目离不开具有说服力的众筹计划书。众筹计划书的内容,包含项目的背景知识、建立项目的原因、此项目的新颖特点,以及即将获得的回报条件。  本研究以美国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为例,以评价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网站中艺术类与科技类众筹计划
胡适(1891-1962)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为中国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他探索新文学的道路上,翻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以胡适作为个案研究对象,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以及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和戏剧的翻译和创作,展示了他作为一个翻译家开拓新文学的轨迹.第一章是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该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胡适的生平及其文学观.受杜威的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