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在何种场域、运用何种方式描述何种内容的意义表征系统,是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要素。 《光明日报》曾于2014年4月撰文指出,伴随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微产品”的兴起, “微时代”逐渐走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在这一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话语价值一元化与话语主体多元化、话语功能政治性与话语主题碎片化、话语内容理性化与话语方式感性化的三重矛盾。基于这一考虑,如何在“微时代”的话语平台上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式,开展“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出主流声音,唱响“微时代”的主旋律逐渐成为了关涉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与针对性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定位在“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上,力图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新视野、新思路。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语言观为理论依据,借鉴话语描述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功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了“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内在矛盾,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基本结构,揭示了“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本质内涵,分别剖析了各要素的本质意蕴以及“微时代”视域下各要素面临的挑战、基本取向等。全文除导论、结语外,共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在破解“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分析基础问题。以马克思的语言发展理论与西方学者的话语描述理论为理论依循,探究“微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本质内涵及内在矛盾,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确定论文其余部分的整体分析框架。第二部分重在破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前提基础的话语构成方式的内涵、“微时代”话语平台上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的基本取向。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确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相对稳定性的基本特征,提出“微时代”话语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宏观话语结构间各要素冲突加剧,微观话语解释力退隐,话语结构的整体性逐渐解构。在上述挑战的冲击下,巩固“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成方式,就要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话语方式的架构渠道,促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结构的良性共生。第三部分重在破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核心内容的话语描述方式的内涵、“微时代”话语平台上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的基本取向。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描述方式的基本结构及其所彰显的主体主观能动性与描述对象客观性的有机统一、话语描述内容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符号性与建构性的统一三大特点,提出“微时代”话语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性描述方式被逐渐弱化、建构性特点,甚至话语描述内容的意识形态性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要从视角上实现政策理论向生活世界的转化、从描述内容上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从基本方式上实现从宏大叙事向“微语言”过渡。第四部分重在破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关键性力量的话语交往方式的内涵、“微时代”话语平台上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的基本取向。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方式的可理解性、真诚性与互动性,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方式的六种类型,即诚实交往与非诚实交往、直接陈述方式与隐喻陈述方式、强势交往方式与弱势交往方式,提出“微时代”话语平台上,教育者话语主导权利弱化与受教育者话语诉求凸显的矛盾、话语主题复杂化与话语主体失语的矛盾、话语形式的简洁化与话语交往的规范化的矛盾。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要从基本理念、交流模式与交往平台三大方面着眼,实现“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方式从灌输式向对话式、从主导性向平等性、从被动参与向主动构建的三重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