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筛选门诊及病房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思虑过度状态的患者,对其体表运用“经络诊察法”进行探察,以探寻患者经络阻痹筋结点部位及分布规律;同时,对患者一般资料、《生活事件量表》(LES)等量表得分情况进行统计,探究不同患者、不同精神刺激程度下经络阻痹发生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从而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以《中医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及人体解剖部位分布图作为研究工具,以“经络诊察法”作为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根据相应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了113例符合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思虑过度状态的患者,并对其进行经络诊察和LES等量表统计,将阻痹部位并一般信息、量表得分情况记录于人体解剖部位分布图及其他相应图表中。将所得结果录入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统计及差异性、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1.筋结点分布:根据人体解剖部位分布图,在人体147个分区中,高发区域有颈部的双侧斜方肌区、项部;头部的额区、顶区、枕区、双侧颞区、右耳区;胸部的双侧乳房区;下肢部的右股后侧区;面部为双侧眶区、鼻区、左眶下区;背部的左肩胛区等。分布的经脉以肝经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胆经、三焦经、胃经、脾经、膀胱及小肠经等。 关联分析可以发现头部和胸部、颈部与面部、颈部与头部、颈部与胸部、头部与面部、颈部与下肢部、面部与胸部等分区关联性较强,即筋结点同时出现在头部和胸部、颈部与面部、颈部与头部、颈部与胸部、头部与面部、颈部与下肢部、面部与胸部的可能性较大。其中(1)颈部的配组中包括:右斜方肌区和右颈动脉三角,右斜方肌区和左下颌后窝;(2)面部的配组中包括:双侧眶区和右眶下区;(3)颈部与面部的配组中包括:双侧眶区、眶下区和项部、双侧斜方肌区;(4)颈部与头部的配组中包括:双侧斜方肌区与双侧颞区,双侧斜方肌区、项部和颞区、顶区,双侧斜方肌区、项部和额区、枕区;(5)头部和胸部的配组中包括:额区和左胸肌区;(6)颈部与胸部的配组中包括:右斜方肌区、项部和胸骨区;(7)面部与头部的配组中包括:右眶区、左眶下区和枕区,双侧眶区和枕区、额区,右眶区、右眶下区和枕区,双侧眶区、左眶下区和额区;(8)颈部与下肢部的配组中包括:双侧斜方肌区和左小腿内侧区。 2.一般因素、思虑程度、LES得分与经络阻痹情况的分析结果 所采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思虑过度状态患者出现筋结点的平均数约为22个,对一般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不同性别患者经络阻痹情况有统计学差异,女性阻痹部位多于男性;已退休与未退休患者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已退休者阻痹部位多于未退休者;婚姻事件在经络阻痹情况中的差异性也有统计学意义,有婚姻事件者(包括再婚、丧偶、分居、离婚)出现的筋结点分区会多于无事件者;居住地中城市者出现区域多于乡镇患者。在对不同年龄阶段和文化程度患者经络阻痹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后未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所筛选的满足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思虑过度状态的患者《中医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的得分与经络阻痹出现分区数目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即随患者思虑过度状态程度的加重,经络阻痹出现的分区数目也随之增多;LES得分与经络阻痹出现分区情况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即随精神刺激程度的增加,经络阻痹出现的分区数目相应增多。 结论:①颈部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思虑过度状态患者经络阻痹最主要的区域。肝经是该类患者受影响最多的经脉。②在人群中,经络阻痹出现情况女性多于男性,已退休者高于未退休者,有婚姻事件者(再婚、丧偶、分居、离婚)多于无事件者;城市多于乡镇者。③思虑过度状态程度、精神刺激程度正相关于经络阻痹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