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壮医药线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并评价该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病情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新思路与方法。
  方法:
  于2017年2月7日至2017年12月23日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及针灸科门诊收集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按1∶1随机分成药线灸治疗组及针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以及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5mg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壮医药线灸组):以壮医特定穴“长子穴”、“梅花穴”及传统腧穴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百虫窝为主穴,风热犯表证加大椎、外关;风寒束表证加风池、肺俞;血虚风燥证加膈俞、脾俞;肠胃实热证加内关、支沟。隔日治疗1次(周一、三、五),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针刺组):予普通针刺治疗,选穴同治疗组。隔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组前、治疗2周及4周后进行慢性荨麻疹病情4级评分(UAS)和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CU-Q2oL)。临床研究的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病程、UAS评分、CU-Q2oL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药线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2、治疗2周后,经统计学分析,组内比较提示两组患者的UAS评分、CU-Q2oL评分均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壮医药线灸和普通针刺均能改善慢性荨麻疹病情及生活质量;组间比较则发现,两组患者的UAS及CU-Q2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慢性荨麻疹病情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短期内无明显差别。
  3、治疗4周后,经统计学分析,组内比较提示两组患者的UAS评分、CU-Q2oL评分较前进一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壮医药线灸和普通针刺均能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组间比较则表明,两组患者的UAS评分及CU-Q2o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对UAS评分及CU-Q2oL评分的改善更明显,即壮医药线灸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病情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疗效更佳。
  4、临床疗效总评价:药线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0%,其中治愈1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3例;针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6%,其中治愈0例,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经秩和检验,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76.66%)。可以认为,壮医药线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结论:
  壮医药线灸和普通针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以壮医药线灸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更佳,且在改善慢性荨麻疹病情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壮医药线灸组优于普通针刺,故壮医药线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可供临床医生参考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本课题通过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湿热蕴结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前后各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应用于肝硬化腹水治疗的前景,为今后开展其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临床提供一个规范,值得推广的方案治疗肝腹水。  肝硬化腹水的发病成因复杂,病程长,病情较重,容易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从而极大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肝硬化腹水在中医学中属于“鼓胀(蛊胀)”范畴,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前进发展,各学者进行着
目的:  本研究总结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运用其学术思想解决临床上的危急重症疑难病,发扬和传承李可老中医珍贵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发挥中医药治疗内外妇儿皮肤疾病、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优势。结合其学术思想的运用对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总结肺炎的辨证分型特点、方药应用及疗效评估。  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李可老中医相关的文献、著作及相关言述,总结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渊源及精华。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
学位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病历资料的回顾分析,总结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症候、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活检时血清肌酐升高的危险因素,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指导。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历资料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医症候、临床指标、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活检时血清
目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工作人群中首位致盲性眼病。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发现及预防DR尤为关键的,延缓DR进程同样重要,然而西医对此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治疗DR方面已有坚实的理论与临床基础,具有强大的发展前景,本研究旨在观察以益气养阴、活血祛痰为法的明目消朦灵对DR防治效果。  方法:  本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从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间在广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于2016年01月~2017年06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骨科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和而不符合排除标准的8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行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另外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中药、三七化瘀
目的:  研究高龄患者合并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合并疾病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再入院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导高龄髋部骨折安全性评估与手术后功能康复,为临床治疗该类骨折患者提供指导。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2017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骨二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43例病人,纳入研究的186例高龄(≥75岁)髋部骨折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合并疾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骨
学位
目的:  通过观察曲泽穴针刺组(治疗组)与假曲泽穴针刺组(对照组)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治疗前、中、后在心率、室性早搏次数、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评价针刺曲泽穴对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中,减少室性早搏发生次数、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及安全性,并初步探讨针刺曲泽穴准确取穴对于疗效的意义,为针刺刺激正中神经在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可行性上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
目的:  姜为常用药物,其多种炮制品虽同出一源,却功效各异,临床上广泛应用。张仲景屡用姜组方,而清代着名医家叶天士对其极推崇,灵活运用经方,于姜的应用加以发扬,《临证指南医案》中共使用22种姜炮制品。本课题以《临证指南医案》为基础,搜集其中处方姜的医案,以计算机处理搜集的数据,分析叶天士在上述医案中对运用姜的思路,并将其与张仲景的运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现代中医临床正确使用姜提供经典依据。  方法
学位
目的:  观察苦参凝胶对阴道微生态的干预作用及促进HPV清除的疗效,探讨苦参凝胶干预后的阴道微生态对HPV感染的影响。从阴道微生态角度切入,论证苦参凝胶对宫颈HPV感染的疗效及优势。  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9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阴道微生态失衡合并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苦参凝胶阴道局部用药,共使用3个月,对照组不使用药物,仅接受
目的:  本研究以治疗放射性肠炎有关的临床研究报导或医案作为切入点,分别提取出灌肠及口服处方、总结藏在其中的规律,找出核心药物群以及新方组合;探索分析口服以及灌肠两种给药方式之间用药的异同并探寻其中的原因从而探索不用给药方式的治疗理念以及用药特点。  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数据等国内比较常用的大型医学文献收录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