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及其在肺炎的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ndykitee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总结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运用其学术思想解决临床上的危急重症疑难病,发扬和传承李可老中医珍贵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发挥中医药治疗内外妇儿皮肤疾病、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优势。结合其学术思想的运用对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总结肺炎的辨证分型特点、方药应用及疗效评估。
  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李可老中医相关的文献、著作及相关言述,总结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渊源及精华。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内五科病房过去四年(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的住院病历系统,对满足纳入标准的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通过病例观察表对病人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基础病史、检验检查、出院诊断进行整理与分析,通过图表等形式描述其性别、年龄、基础病、个人史等情况,同时对肺炎的辨证分型、四诊特征、方药治疗、疗效比较进行初步分析。研究李可学术思想在肺炎的应用,辨证分型特点及疗效情况。
  结果:
  1.李可老学术思想渊源
  李可老中医是中医界的中医奇才,其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因缘巧合入中医门户,逆境中自学中医,在临床上不断探索,领悟经方之秘。并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作为其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在中医路上孜孜不倦,并结合彭子益、郑钦安等相关医家的学术特色,形成李可老全面而完善的学术思想理念。
  2.李可老学术思想总结
  从凡病皆本气自病、六经辨证统百病、重视先后天两本、扶阳是真理,八法不可废、邪之入路即邪之出路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李老学术思想。
  3.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纳入107例肺炎患者中,女性占比较高,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1.68;平均年龄为52.5±12.656岁;最常见的中医临床症状为咳嗽(92.5%)、咳痰(83.2%)、精神疲倦(75.7%)、纳呆(62.6%)、口干(58.9%)、发热(57.9%)、眠差(57.9%)、痰白(57.0)、大便不调(53.2%)、恶寒(47.7%);常见舌象有舌淡(80.6%)、舌苔白(70.1%)、舌苔腻(65.4%)、舌色暗(47.7%)、红(40.2%);常见脉象有左脉弦(47.7%)、左脉细(41.1%),右脉细(39.3%)、右脉滑(37.4%)。
  患者辨证分型中单经病变69例(65.5%),两经及三经病变共38例(34.5%),其中以少阴证最多,占33.6%,其次为太阴证20.6%,太阳少阴合病14.0%,而阳明证、太阴阳明合病相对较少,厥阴证基本没有。
  少阴证36例患者中,选方以破格救心汤为最,其次有通脉四逆汤、四逆汤、温氏奔豚汤、温氏奔豚汤合破格救心汤、引火汤;太阴证22例患者中,选方多应用理中汤;太阳少阴合病常用通脉四逆汤加减或变通小青龙汤;其他证型用方最多为柴胡类方。中药应用最多为炙甘草(95.3%)、干姜(72.0%)、生晒参(57.9%)、生半夏(55.1%)。通过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四类,其中以Ⅱ类中药为应用较多。
  肺炎各证型分组精神状态、腹痛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咳痰、寒热、汗出、头晕头痛、咽痛、咽痒、鼻塞、鼻涕、呼吸、胸闷、胸痛、心悸、口干、眠差、腹胀、恶心呕吐、暖气、反酸、纳差、颈肩酸痛、身体沉重、腰部酸痛、四肢酸痛、四肢浮肿、四肢麻木、二便方面等症状及体形方面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脉沉、右脉沉、左脉数、右脉数、左脉濡、右脉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肺炎各证型分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治疗前后总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7例肺炎患者经六经辨证中医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107例肺炎患者中,临床治愈35例,显效5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1%,无效率0.9%。
  结论:
  1.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总结
  李老一生经历坎坷,因缘巧合步入中医之门,在探索经方之秘的道路上孜孜追求,结合历代医家思想,创制中医名方破格救心汤,得赖以追寻郑钦安、彭子益等医家的认识,并结合《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内经》及《神农本草经》结合,走古中医之路,以此来攻克世界医学难题。并以此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①凡病皆本气自病;②六经辨证统百病;③重视先后天两本;④扶阳是真理,八法勿偏废;⑤邪之入路,即邪之出路。
  2.肺炎的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肺炎辨证分型可见于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可见临床以少阴证、太阴证、太阳少阴证为主要证型。根据辨证证型可灵活选方,以破格救心汤、温氏奔豚汤、引火汤、四逆汤类方、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变通小青龙汤为主,中药药物以干姜、炙甘草、生附子、细辛、炮天雄、白术、砂仁、茯苓、生半夏、生晒参这一类药为主要用药。应用李老学术思想诊治肺炎的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全球健康领域国际咨询服务能力培训开展详细的项目评价,了解学员咨询服务知识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培训课程对学员个人和专业发展的影响,探索全球健康人才的培养方式,为今后开展类似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本研究采用一套完整的培训实施框架,注重培训项目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在培训目标、学员需求调查以及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为期3天的以学员为中心的全球健康领域国际卫生咨询服务能力培训
学位
目的:  掌握2010-2017年武汉地区女性生育年龄、高龄产妇占比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年龄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  以2010-2017年在武汉市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登记、孕24-42周、单胎妊娠且常住地为武汉地区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使用Joinpoint回归分析2010-2017年武汉女性生育年龄以及高龄产妇占比的时间趋势;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
学位
目的:评估武汉市环境温度与人类精液质量之间的潜在关联性,并探索颗粒物(PM2.5)与环境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  方法:选取2013年4月8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武汉市某医院进行精液分析的1780名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武汉市2013年-2015年的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数据(PM2.5、O3、NO2)。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别探讨在精液检查前0-9天、10-14天、70-90天和0-90天环境温
目的:  了解我国食管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研究进展,系统评价我国食管癌筛查项目的经济性。  分析湖北省钟祥市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发病影响因素,为研究食管癌筛查项目在不同食管癌风险性人群中筛查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提供理论基础,为今后的食管癌防治工作提理论供参考和建议。  探讨食管癌筛查项目在不同食管癌风险性人群中筛查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中国农村食管癌筛查项目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系统
学位
目的:  了解湖北省的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前慢性病防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湖北省达成“健康湖北2030”中慢性病相关目标提出基于循证的建议。  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分析湖北省主要慢性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6(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Study 2016, GBD 2016)与《湖北省
学位
植物甾醇是一种有效的降血胆固醇功能因子,但游离植物甾醇在油和水中溶解性差、熔点高,人体吸收和有效利用的效率差,也使其难以在食品和药品中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界一般将植物甾醇衍生成植物甾醇酯。植物甾醇酯同样具有显著的降胆固醇功效,而其较高的脂溶性和较低的熔点提高了机体的吸收率,同时便于在食品和医药中应用。目前植物甾醇酯主要在无溶剂或有机体系中通过脂肪酶催化合成,但反应时间长、合成效率低。为了
学位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不良生活方式的流行情况,分析生活方式与其代谢、心理特征的关联。基于学校对肥胖儿童进行生活方式综合干预,通过身体形态学指标、代谢指标和心理特征的变化评估干预效果。  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武汉市新洲区抽取2所规模相近的公立小学,在3-4年级所有学生中筛选出肥胖儿童,对其进行体格和血生化指标测量,并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其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肥胖儿童代谢、心理健
学位
第一部分高低龄孕妇胎盘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hsa_circ_0006154  目的:环状RNAs(circRNAs)与各种疾病的发展有关。然而,胎盘circRNA在晚期母亲年龄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3名高龄女性(NA)和3名年轻女性(NY)胎盘组织中的circRNA表达。使用共GO分析和KEGG分析来预测circRNA的功能。构建circRNA-miRNA-mR
学位
目的:  本研究采用中医辅助传承平台的临床采集系统建立的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张玉珍教授治疗卵巢功能减退及卵巢早衰的辨治思路和用药特色,以冀继承和发扬其宝贵的临床经验。  方法:  收集张师于2012年10月-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符合本研究标准的DOR及POF病案共计200份,通过提取信息及处方用药、整理数据、双人核对后录入中医辅助传承平台系统(V2.5)的“临床采集系统”中,继而采用平台
目的:  本课题通过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湿热蕴结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前后各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应用于肝硬化腹水治疗的前景,为今后开展其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临床提供一个规范,值得推广的方案治疗肝腹水。  肝硬化腹水的发病成因复杂,病程长,病情较重,容易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从而极大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肝硬化腹水在中医学中属于“鼓胀(蛊胀)”范畴,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前进发展,各学者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