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背景下济南市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融合战略是我国为推进城乡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优化我国城乡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在于人的融合,在我国户籍制度极大地影响着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方式,因此以户籍制度为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户籍制度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管理制度,不仅涵盖了人口落户的条件,还包含了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公共服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成为影响人口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阻碍了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人口开始向城镇转移。农业转移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落户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在城市落户,也无法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城市户籍制度的刚性约束阻碍了人口平等、自由、畅通地流动,长此以往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城乡均衡发展。此外,人口流动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面对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人口已由过去的“负担”变为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城市的发展亟需大量的人力资本。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限制人口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内容,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已经成为当今时代重要的发展课题。
  本文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时代背景,梳理了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历程,阐明了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与举措,站在推拉理论、期望收入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采用实证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剖析济南市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对推动济南市城乡融合发展、加速人口流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但济南市在户籍制度改革中也存在城乡户籍利益未发生根本变化、户籍制度改革缺乏产业支撑与完善的配套制度、涉及户籍制度改革的多部门间协调难度高等问题,结合济南市自身情况,提出促进城乡户籍利益均等化、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机制、健全与流动人口挂钩的财政土地政策、加强多部门间协同联动机制六条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现有的研究户籍制度改革的文章多侧重于宏观政策分析,本文以城乡融合为背景,结合具体的城市分析户籍制度改革,分析角度较为新颖。文章的主体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篇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有关概念定义和基本理论进行了解释描述;第三部分梳理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改革的新要求;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济南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总结了改革的成效;第五章分析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六章对下一步济南市户籍制度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同类型的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有借鉴意义;第七章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依照党规党纪和宪法等法律法规,把严把实监督执纪的第一道程序、第一道关口,在坚持巩固深化中创新发展,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更加有效作用。监察体制改革以后,各级监察委员会相继组建并与同级纪委合署办公,实现了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翻开新的篇章,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
社区是重要的城市空间,也是居民在城市生活的主要空间。伴随着城市化进程飞跃式的跨步,新型现代化小区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相比较,城市开放式老旧社区多为破产改制单位留存小区,居住人群老龄化,居住环境差,人员结构复杂,居民参与治理意愿不高但又对生活状态不满意,造成许多社会问题交织出现。与1998年之后建成的住宅区相对比,商品房改革前建成的老旧社区明显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城市开放式老旧社区治理便成
现代信息技术的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办公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失泄密的风险,我国保密工作正遭受高科技窃密挑战,如何在信息化办公条件下加强保密工作,特别是基层党政机关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保密工作,保护好国家秘密,守护好保密工作的地基成为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难题。做好国家保密工作的关键是确保基层党政机关的国家秘密安全,只有做好基层党政机关的保密工作才能为国家保密工作的全局安全奠定基础,基层党政机关保密工作迫切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社区成为了全民防疫的第一线。以基层街区为基础的社区单元网格作为承载资源、管理、服务下沉的基础单位,以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优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表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抓手。  该论文通过对山东省PY县疫情前和疫情期间社区网格化管理应用、存在问题以及对策等进行综述,找到网格化管
学位
我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生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多发频发,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在应急管理事业取得巨大进步,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的同时,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下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求日益强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方面风险不断累积甚至集中显露,应急管理工作面
乡镇干部是国家各项农村政策方针的实际执行者,是保障乡镇政府有效运转的重要人才支撑。乡镇年轻干部是乡镇干部的“生力军”,发挥好乡镇年轻干部的作用是实现乡镇政府高效运转、基层工作有序展开的关键。然而,虽然乡镇干部的重要作用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报考乡镇的人数也在连年上升,但是乡镇年轻干部队伍不够稳定、人才流失现象愈发普遍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这对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乡镇的发展以及乡镇
学位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引擎。发展全域旅游,其目的就是要实现目标区域的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社会共治,形成以旅游业带动该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全域旅游已成为当下指引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全域旅游作为服务类产业,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其管理调控职能,引导其发展。但是全域旅游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地方政府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职能作用研究还不够深入
学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给出了建成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的时间表,作为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一的公共图书馆在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仍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指明了发展道路。但随着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群众的阅读方式发生变化,再加上新兴书吧、特色书店等新业态的兴起,公共图书馆的用户群体不断
公共文化机构是指普遍为整个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共享性等特征的生产和供给主体,属于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背景下,政府是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化,政府包办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公共文化机构管办不分、效能不高、活力不足、社会公众参与率低、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因此,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事业单位与文化体制也在进行改革,
监狱应急管理工作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占据特殊地位。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影响监狱改造秩序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导致了监狱押犯人数增多,犯罪人群结构愈发复杂,这些新形势对监狱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监狱内部安全稳定等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W监狱作为山东省规模较大的监狱,建监以来面对着押犯数量超负荷、犯群结构复杂、突发事件种类多样等复杂严峻的狱内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