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使用中的女性文化传播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tai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晋江文学城”为首的罗曼史(Romance,又称言情小说)网络社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参与型观察和深度访谈的质化研究方法,从“场域”角度切入的大众文化研究视角对网络社区中的女性群体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这些女性群体在传播与接受罗曼史小说方面呈现出一种跨媒介、多元化的特征,形成了女性自我展示、自我创造、自我传播的文化现象。她们相对于传统的罗曼史读者而言有更多更主动的媒介使用行为,不是被动地被主流文化所操控和左右的,而是通过一系列主动的媒介使用行为生产属于自己的意义——女性的话语表达。第一章导论从“罗曼史”概念辨析及两个研究传统方面对国外的大众文化研究中关于罗曼史的研究论述作了一次系统的文献梳理。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起点、研究路径和研究问题,对研究意义、目的、方法和核心概念等都作了较为细致的阐释。第二章“从舶来到本土:网络社区促成中国大陆的罗曼史文化”完成了研究问题中有关罗曼史发展历程总结评述的部分。通过总结罗曼史在西方、台湾、中国大陆等多个地区的发展演变,指出网络罗曼史这一特殊产物在中国大陆兴起与流行的历史契机与必然性;当主流文化的罗曼史小说生产达不到女性群体的需求时,女性依托网络媒介进行自我创作交流的罗曼史网络社区应运而生,本文对“晋江文学城”为首的女性网络社区进行了细致描述,并将网络社区作为罗曼史传播的主要场域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罗曼史网络社区的女性文化创造与传播”对女性群体在传播与接受罗曼史小说行为方面进行了考察。考察发现,这些女性群体的行为呈现出一种跨媒介、多元化的特征。这与以往单一的方式不同,它是一种混合型的媒介使用,横跨了多种媒介形态,并且由此引发了中国大陆罗曼史文化的形成和女性群体网上实践活动的展开。第四章“罗曼史作为女性文化传播的深度意涵”对罗曼史作为女性文化传播的深度意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分析发现,罗曼史写作通过类型化演变具备女性自我反思的意义,女性通过跨媒介使用中的罗曼史传播与接受行为具备对性别关系展开思考并“积极的反抗”意义,罗曼史网络社区中女性群体形成的“姐妹情谊”具备女性对抗父权制的复杂情感表现的意义,等等。这些行为均蕴含着对女性自我及女性与男权中心社会关系的探索与表达。因此,网络罗曼史既是跨媒介使用中的女性文化传播现象,更有成为女性话语表达的可能性。第五章结论“结论:跨媒介使用中的女性文化传播”对全文做了全面总结,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此研究领域内未来可能挖掘和发展的多个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经济活动中的交换与合作行为是以权利为基础的,保障意味着交换与合作行为中的权利维持,是其第一要义,激励则是保障基础上的权利拓展,是其第二要义。交换与合作行为应以正义的权利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产生了倍受关注的失地农民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几千万亩的耕地被征用,目前,“务农无地
改革开发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以持续、快速、健康的方式迅速发展起来,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伴随着GDP的快速增长,我们的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日益严
<正>在中国古代的夏商周时期,作为文明象征的青铜器走进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从此中国进入了辉煌的青铜时代。从目前考古发现提供的资料来看,在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四期地层中
本文拟从思维逻辑角度探讨傅雷提出的“神似”翻译理论,借用中国哲学中有关言、意名题,形、神命题和中庸之道来阐释“神似”理论,找出其哲学理据,并认为傅雷的神似论符合哲学
我国现有人口13亿,农民9亿,占70%,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将全球一百六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发展指数的高低排名,中国被排在了第八十七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说,中国目前最
大学生“村官”计划,从1995年江苏省开展“雏鹰计划”首次招聘大学生到村任职以来,在我国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史。随着近年来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大学生“村官”计划成为理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无论是对本国,还是对周边国家,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与中国山水相连的越南,尤为突出。上至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下
由于福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较少顾及消费者的需求、基层政府财力的不足以及农民本身存在的文化特质等原因,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严重缺陷,主要
对数值型数据保持顺序加密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关系数据库中针对字符数据的保序加密方法。详细阐述了其加密原理和密文索引结构,对重复性数据的加密处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