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世界唐宋文道关系论译介与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h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先秦始,有关文、道的讨论就已经开始。文道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论家的哲学智慧和理想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本文以英语世界为研究范围,以唐宋重要文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周敦颐、程颐、朱熹等对文道关系的讨论为出发点,探讨唐宋文道关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传播情况。不同时期的文人对文道关系有不同的论述,本文将紧紧围绕上述文人集中讨论文道关系的重点文章,探究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然而,西方现有的专门讨论唐宋文道关系的研究成果不多,唐宋文道关系论在英译研究中并非是译介者讨论的中心和关注的重点,也并未被西方学者作为专门的文论问题进行研究。英语译介者仅仅在讨论中国古代的政治变迁、历史发展、社会思潮等内容时侧面涉及到唐宋文道关系,仅将其作为某一思想的例证进行片段性译介,所以英语世界中专门以唐宋文道关系论为讨论中心的研究成果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略显不足。
  本文通过挖掘英语世界阐述唐宋文道关系论的研究成果,列举分析讨论文道关系的英文文献,进而对比不同英译本对唐宋文道关系论的翻译与阐释,说明英语译介的特点及其与国内研究的差异,分析唐宋文道关系论在英译过程中产生的变异情况,主要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审美精神、价值观念等方面分析造成这些特点与差异的原因,发掘唐宋文道关系对英语文论的影响,肯定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在对话交流和互鉴创新过程中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文论走向世界,而且也利于中西文论在交流互鉴中为当代文艺批评和创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资源。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概述英语世界唐宋文道关系论的译介情况。按照时间顺序,本章梳理了二十世纪以后有代表性的研究唐宋文道关系论的英译学术成果。英语世界学者对于唐宋文道关系论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二十世纪中叶,唐宋文道关系论在英语世界中的研究较为简略,基本是以简单的、引用性的译介为主。七十年代,西方汉学界往往以唐宋某一人物为研究讨论的中心,联系其文学理论主张讨论唐宋文道关系。八十年代,英语世界对唐宋文道关系论的研究角度更为丰富。二十一世纪之后,英语世界对宋代理学家的文艺理论和哲学思想给予了较多关注,有关文道关系的讨论大多在文本中穿插进行。另外,一些学者的相关论文中也散见有对英语世界唐宋文道关系论的讨论。
  第二章分析韩愈文道关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通过对英语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英译本中对韩愈“文”“道”及两者关系的不同翻译内容。虽然韩愈在《争臣论》明确提出的“修辞以明道”没有在英语世界中得到应有的重视,但韩愈“文以明道”的思想在英语世界中接受度较高。目前英语世界对“文”的翻译主要有以下三种:“wen”、“literature”、“writing”。韩愈虽然明确提出了“修辞以明道”的主张,但是对所明之“道”更详细的阐释是在《原道》一文中,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英译者对《原道》的译介,可以发现韩愈的道统思想在英译本中未能得到准确充分地译介和说明。韩愈“文以明道”的思想在英语世界中接受度较高,借助片段性译介内容可以把握韩愈文道关系在英语世界中的研究情况。
  第三章探讨柳宗元“文以明道”思想在英语世界中的研究情况。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明确提出了“文以明道”。本章通过考察英译本对柳宗元“文”的译介,进一步明确柳宗元“文”的内涵。英译者也注意到韩愈之文与柳州之文的不同,柳州之文的范围更加广泛,英译本中也大多将柳州之“文”译为“literature”。在立足儒家之道的基础上,英译本进一步对柳宗元提倡的“辅时及物”之道给予了关注,强调实践行为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章进一步讨论英译本对柳宗元“文以明道”的阐释。英语世界中对“文以明道”的研究较为丰富,大多数英语学者在译介时采用了相似的译介形式“literature illumines the tao”。
  第四章考察欧阳修“道胜文至”思想在英语世界中的译介情况。这一思想在欧阳修的《答吴充秀才书》一文中被明确提出。英译者认为欧阳氏之文并非是形式之文,而是与道结合在一起的。英译者指出欧阳氏之道也并非“弃百事”而不顾,而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本章通过展现英语世界对欧阳氏之文与欧阳氏之道的译介,探究欧阳修对文道关系的看法,挖掘“道胜文至”在英语译介中的特点。英语学者对欧阳修反对的形式之文进行了说明,注意到欧阳修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认为“道胜文至”的提出与欧阳修的政治主张有关。
  第五章聚焦英译者对宋代理学家文道关系的译介情况。本章以周敦颐、程颐、朱熹的文道关系思想为讨论中心,分析英译者对三者的不同译介情况。不同于唐代古文家,宋代理学家在对待文、道以及文道关系的态度上具有相似性。周敦颐在《通书》中主张“文以载道”,程颐提出“作文害道”,朱熹倡导“文道合一”。宋代理学家都将“道”提升到哲学本体层面进行论述,进而扩展“文”的范围,在对待文道关系的态度上都是重道而轻文。虽然英译者仍然使用“wen”“tao”等译介形式,但是在具体译介文道关系的语句时也注意到了内涵上的差别。
  第六章分析唐宋文道关系论对西方英语文论的影响,挖掘唐宋文道关系论在英语世界译介传播时产生歧变的原因。唐宋文道关系论在英译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西方文论的发展。随着中西文论交流的不断深入,唐宋文道关系越来越成为英语学者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有的学者以唐宋时期社会、历史、思想等为研究中心,参照了中国学者有关文道关系的研究成果,补充丰富研究内容;有的译者则将唐宋文道关系作为参照系,与西方文论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英译者研究唐宋文道关系论时选用的不同翻译方式,本文主要从中西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审美精神、价值观念等方面深入分析影响翻译的因素。
  英语世界唐宋文道关系论的译介与影响研究,是根据英译者对唐宋文道关系论的理解,分析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周敦颐、程颐、朱熹等唐宋文人的文道观点,进而呈现唐宋文道关系在英语世界中的译介情况,并联系中西双方在文化、宗教、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揭示发生变异的原因,探讨唐宋文道关系在英语世界中产生的影响。
  只有深入挖掘唐宋文道关系论在英语世界中的译介研究情况,才能真正推动中国文论“走出去”,实现中西文论的平等交流。这不仅为西方文论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也进一步肯定了中国文论自身的价值,推动中国文论创新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国文论的国际影响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史记》与《韩非子》《六韬》《汉书》《汉纪》等文献中游侠认识的不同,发现《史记·游侠列传》在游侠认识史上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游侠在先秦两汉时期乃至后代正统观念中始终扮演着法律纲常和社会稳定的破坏者角色,但司马迁更多从精神层面即侠所承载的内在“侠义”方面来定义“游侠”,弱化了其以私权违反法令、挑战公权的破坏性的一面,而更多强调游侠重义轻生、救人缓急的道德层面的美好特质,重塑游侠形象,使之成
学位
潘飞声(1858-1934)是清末民初著名诗人、词人和学者,也是南社、沤社等社团的重要成员。曾任《华字日报》《实报》《国学萃编》《爱国报》和《青鹤》等杂志报纸的编辑,在当时新闻界有重要的影响力。擅长诗词文论,有《香海集》《海山词》《老剑文稿》和《在山泉诗话》等作品传世。潘飞声一生未仕,旅居德国三年后返乡,便开始了他大半生的漂泊羁旅,最后终老上海。潘飞声的文才有目共睹,钱仲联称其词“仙袂飘举,才华艳
学位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关于饮食生活的书写。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学自觉与饮食新变的重要阶段,研究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学,对于深入考察魏晋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绪论部分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概述本文的研究缘起。我国饮食文化在魏晋时期有了长足发展。伴随着政权更替、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我国原有的饮食结构、烹饪方式等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南北方物种的交换、少数民族饮食的
学位
阅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古已有,并延续至今。士人通过阅览典籍而博通古今、知晓经术,积累起诗赋写作的文学素材,同时,文学创作的兴盛也为阅读传统注入蓬勃的时代活力。自晋武帝建立政权至刘裕以宋代晋,王朝统治虽然历经政权动荡和频繁战乱,但思想文化却仍在继续发展。这一时期的女性活跃于政治、文学、艺术等不同社会领域,她们博览群籍,兼具才识与德情,拥有强烈的个性意识,并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时代风尚。本文对两晋女性的
学位
本文题目为《唐前使用与影响研究》。《列女传》是西汉永始元年(前16年),刘向在校理皇家藏书期间编订的一部专载女性事迹的书籍。本论文主要梳理了《列女传》自成书至唐建立(618年)前的使用与影响情况,并进一步探讨此种情况的成因。本文以朝代演变谋篇布局,共分成书特征及西汉时期、东汉时期、魏晋时期及南北朝时期四个阶段进行论述。  第一章主要探讨《列女传》的成书特征及其在西汉的使用与影响。本章认为《列女传》
自古文士笔下之“桂”,从植物指向性来区分,有樟科桂树与木犀科桂花两种。而宋人所吟咏的“桂”,主要是木犀花而非秦汉人所写之樟科桂树。就其意象内涵,则是沿袭了前代樟科之桂的多种意蕴——屈原香草喻人之高品,《招隐士》之赞隐者幽洁,方士炼药之修仙长生,邰诜东堂之对引申为登科及第等含义,同时又因宋人在创作时并未对植物种类进行严格区分,而将原本属于樟科桂的诸般寓意融合到对木犀科桂花的书写中,更在特定的社会背景
学位
诸宗元(1875-1932),字贞壮,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清末民初较有代表性的诗人、藏书家和书画家。为人有抱负,参与创办国学保存会,又加入同盟会与具有革命性质的社团南社。他著述颇丰,诗、文、词兼擅,尤其诗歌,得到当时众多名家的称赞。梁鸿志在诸宗元主要诗集《大至阁诗》序言部分记述道:“贞长治诗,垂四十年,不名一家,而所诣与范肯堂为近,陈伯严、郑太夷、俞恪士、黄晦闻、夏剑丞、李拔可交口称之。”①郑
学位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写人见长的小说,作者吴敬梓以儒学立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且,他还精通诗画、熟稔戏曲,颇具文人雅趣。这种生活经验和文化涵养投射到小说创作中,使《儒林外史》写人体现出既“外”且“史”的特点:一方面通过“画面感”的营造而超然于“史”之“外”,融诗、画、剧于一体,着意于平静地写人;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信守“史”的原则,以“不涉幻笔”自命,甚至为贯彻“实录”精神不惜消解史传文学
包拯是北宋名臣,其人清廉守正,执法公明,肯为民请命而不畏强权,颇有名望,被后代视为清官的典型代表,其事迹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与此同时,包拯也被搬上了戏曲舞台,成为文学史中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道具”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细致地探究包公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本文共分为三章,主要对包公戏道具从种类、特色、功能、运用特色、文化意蕴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章通过整理以往元明清包公戏剧目,归纳包公戏道
学位
唐代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盛唐时期的山水诗更是中国山水诗发展的顶峰。人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山水诗人的创作灵感和素材都来源于自然山水,唐代山水诗的文本可以反映出唐代诗人的生态审美意识,诗人也从对自然的观照中,发现自然的自性美,在对自然的审美活动中感受到自然对自身心灵的修炼与净化作用,从这种对自然的审美活动中获得美感。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唐代山水诗的生态审美意识,具体包括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