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逐渐由工业型经济发展为服务型经济,服务贸易在一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服务贸易顺应了我国经济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变。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应当注重其总量的扩大和规模的扩张,也更需要重视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断增加服务行业和产品的附加值。随着深层次、全方位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特点,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逐渐由工业型经济发展为服务型经济,服务贸易在一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服务贸易顺应了我国经济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变。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应当注重其总量的扩大和规模的扩张,也更需要重视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断增加服务行业和产品的附加值。随着深层次、全方位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特点,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推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服务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水平,既有助于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服务消费升级的需求,推动服务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服务业营商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又有助于优化经济产业发展布局,推动我国服务出口质量和技术含量的提升。同时,政府治理也是影响一国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可以减少资源配置不平衡,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往来。
本文运用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公布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数据库,构建了国家层面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借鉴Hausmann等的方法测算45个世界主要的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指标,利用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标数据库(WGI)中的监管质量、法治水平和腐败控制指标作为衡量政府治理水平的代理变量,运用跨国面板数据对服务贸易管制对提升服务出口复杂度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引入服务贸易管制与政府治理水平的交互项对政府治理进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行业部门层面来看,我国的服务贸易管制程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服务业开放水平和自由化程度与发达经济体存在较大差距。服务贸易管制政策阻碍了一国服务出口质量的提升,但服务贸易管制对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抑制效应随各国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而弱化,即政府治理在两者关系间具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政府治理对于发达经济体的调节作用比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的起到的调节作用更显著。
其他文献
2011年以来,我国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第二个十年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经过工作的层层深入,越来越多的贫困问题被解决,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数据,到2019年,我国80%左右的贫困村已退出,超过50%贫困县已摘帽,85%左右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随着2020年的到来,我国迎来全面小康,也迎来脱贫攻坚的全面收官,巩固扶贫成果成为党和政府新的工作方向,农村贫困人口生计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党和政府新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代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概念,其在国内沿线覆盖了九个省份,分别为西北地区的五个省份——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的四个省市——重庆、四川、广西和云南。“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倡议将我国西部地区的这九个省市从改革开放的后方区域推到了前沿地区,该区域已成为开放的前沿地带,必然会更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因此能否提升该区域的竞争力直接影响到对外开放和竞争,也影响我国“一带一路
精准扶贫背景下,在国家《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示范地,陕西于2011年5月正式开始了陕南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该工程计划在十年间将居住在陕西南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山区的240万群众搬迁至浅丘或川道地带,从根本上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以期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境地。现如今,陕南地区大规模的扶贫搬迁工作已告一段落,在此时间节点,对上一阶段搬迁工作进行总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落后于土地城镇化。随着大量农业用地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依附于原有耕地的农民被迫成为了失地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的剧变中,失地农民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再就业。只有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找到一份足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失地农民才算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只有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人口城镇化才能够顺利推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托劳动力和资源低成本优势,由中低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发展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核心部件依赖度较高、结构性矛盾冲突、低成本优势逐渐衰退、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而产业转型升级则是高质
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断提高的当下,挖掘、开发中国内部要素优势,增强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源动力,是新时代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回顾中国过去四十年制造业出口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经历了由规模扩张到转型升级:改革开放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制造业出口规模处于迅速扩张阶段,进入21世纪后制造业出口结构开始了转型升级。短短四十年时间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凭借初级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在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的过程中,实现了“开阔地”式推进。然而,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也诱发了一系列令人棘手的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因此,中国制造业亟需从传统要素投入型的发展模式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成为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核心要义。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直接的中间投入品,不仅开始在都
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当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不再满足于传统粗放式的生产资源投入,刺激内需扩大的经济模式时,寻求知识创新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是提升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探究知识创新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对于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十年来在中国知识产出数量的高速增长的成就之下,专利质量与价值的分布是高度不均匀的,专利质量没有和专利数量实现同步增长。因此要研究区域创新能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关税水平持续下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扩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劳动人口数量逐年下降,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因此中国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如何从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逐
自1979年以来,我国逐步发展了对外直接投资事业,不断创新对外投资模式,实施更高水平的投资便利化政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扎实推进及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不断形成,中国对外投资质量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当今世界经济局部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隐形制度障碍增加、全球政治不稳定性加剧,使得中国企业在东道国投资项目的风险增大。 当前,通过文化编制一个广大、柔和的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网络,在文化和价值观层面获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