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独身生育是个体化进程的产物,体现了女性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独身女性追求生育自由,是对传统男权社会家庭结构的挑战,也是对整体化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挑战。社会变化催生法律规范修改的新需求,也亟需社会保障的配套完善。本文在大量研读女性独身生育和生育意愿等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视角出发,结合生育成本—效用理论进行指标设计和调查问卷设计,从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对育龄女性的个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身生育是个体化进程的产物,体现了女性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独身女性追求生育自由,是对传统男权社会家庭结构的挑战,也是对整体化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挑战。社会变化催生法律规范修改的新需求,也亟需社会保障的配套完善。本文在大量研读女性独身生育和生育意愿等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视角出发,结合生育成本—效用理论进行指标设计和调查问卷设计,从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对育龄女性的个人情况、独身生育意愿、对独身生育成本的影响感知等进行调查统计。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通过描述统计法、二元回归及交叉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独身生育意愿加以探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育龄女性独身生育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28个,存在明显的女孩偏好,理想的独身生育时间为30-40岁。收入较高且生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的育龄女性越容易产生独身生育意愿。独身生育理想子女数受到家庭支持、性别偏好及生育动机的影响,婚姻状况、无伴侣原因会对独身生育子女的性别偏好产生显著影响,而理想生育时间主要是受到职业的影响。在当前生育成本约束驱动阶段,生理成本超越经济成本成为影响独身生育最重要的成本因素,显示出独身女性对自我的关注。对独身生育意愿影响程度最大的五个因素分别是妊娠病痛(生理成本)、抚育费用(经济成本)、职业发展(机会成本)、抚养操心(心理成本)、照料疲劳(生理成本)。独身生育友好社会需要立法支持、技术支持、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和社会氛围支持:一应在法律上明确独身女性及其独身生育子女的合法权益,二将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向独身女性开放,以管理优化降低技术的负效应;三应逐步构建起普适性的生育福利体系;四要在全社会营造多元包容的生育文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寡头垄断格局明显,以数据为基础的新型垄断行为频发,给国家政治、经济、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国际上欧美先后发起互联网反垄断的行动,中国也开始了互联网反垄断的步伐。美国是世界反垄断法的发源地,其平台经济和互联网技术水平也领先于中国,因此,本文在比较中美两国基于不同的政企关系模式产生的政策内容和政策执
关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对马克思异化理论有着“断裂说”、“不成熟说”、“萌芽说”等不同的评价。马克思关于异化的论述在其思想发展的各个时期均有体现。虽然异化理论和唯物史观在马克思思想前后期的理论地位发生了转换,但是异化理论蕴含的主体性和实践辩证法思想无疑是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节点,它与唯物史观一道,共同构成了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三者的有机统一。异化理论在
美国文学评论家辛西娅·欧芝克成长于现代主义时代背景下,而她的文学创作高峰期赶上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共同影响下,欧芝克对于经典文学的创作观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她的《普特梅塞档案》《微光世界的继承人》《陌生的身体》三部小说中,欧芝克借用作品人物探讨了文学创作中不可避免的模仿问题。受到现代主义思想中的“反传统”与犹太观念中的反偶像崇拜的思想影响,欧芝克理想的艺术创作理念是反对模仿的
我国省级数字政府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来看东部区域最优,中部区域次之,西部区域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通常情况下,省级政府数字化水平与该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步,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其数字政府发展指数较高,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其数字政府发展较为薄弱。经济水平是影响政府数字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为了找到影响我国省级政府数字治理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搭建了TOE理论分析框架和OLS回归模型、逐步回归模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妇女地位的历史演变、妇女的作用、妇女的权利和妇女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的系统性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传入中国后,通过与革命的发展进程和社会主义的建设状况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它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了指导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包含了两层意义:其一,指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妇
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重点。近年来,各地不断创新帮助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的方式,尝试破解低收入群体增收的难题,但大多局限于诸如贫困、特困等特定群体,而不是针对所有低收入群体的一种帮扶方式。文章以浙江省长兴县帮扶共同体为个案,从全域帮扶的视角,构建帮扶共同体和内生发展的分析框架,研究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机制。研究发现,由政府主导构建全域帮扶共同体,全域协调优质资源,形成跨层级跨领域的帮扶合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县级行政区划调整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方式。而在我国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撤县设区“热”的背后动因是什么?政策的频繁实施是否能够有利于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其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可能的实现路径是什么?系统考察撤县设区的政策效应,能够为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尤其是撤县设区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证证据。本研究在借鉴财政分权理论、府际关系理论、大都市区治
我国的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基金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组织载体之一,在救济贫困、教育医疗、灾害救助等社会治理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集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服务的枢纽性功能。由于我国基金会发展整体起步较晚,当前很多基金会以运作型基金会为主,其特征是自行实施项目,但这会导致在运作过程中效率偏低、服务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伴随着《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年)《慈善法》(2016年
<正> 一、顽固性咳嗽张××,男,67岁。1985年2月10日诊。诉有咳嗽史二十余载。两月前因受外邪而使咳嗽加重,某医投以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治
住房不仅关乎到人口安居梦的实现和个人地位、社会财富的提升,还是关乎城市经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不平等的重要命题。在经济、人口、土地城镇化和社会信息化不断加速的进程中,社会资源、资本和机会结构的分配呈现出显著的地理空间差异性,人们为了突破个体资源禀赋分配的空间固定性,追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和生存机遇,向具有更高发展水平的地区流动。在地理出身先赋性差异的推力,以及发展优越地区空间机会结构拉力下,人口流动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