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教育概念源自1910年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反省思维”。一百多年来,虽然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教育意义达成了共识,并使之成为21世纪核心素养之一,但对于何为批判性思维却争论不断,相应的课程教学之争亦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这一方面反映了批判性思维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批判性思维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发展。为了寻求对这些争论的回答,进入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教育概念源自1910年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反省思维”。一百多年来,虽然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教育意义达成了共识,并使之成为21世纪核心素养之一,但对于何为批判性思维却争论不断,相应的课程教学之争亦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这一方面反映了批判性思维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批判性思维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发展。为了寻求对这些争论的回答,进入21世纪后,批判性思维研究的路径发生了转变,主体经验成为探究何为批判性思维的新视角。本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一次探索性实践,以基于实证的、情境的、“自下而上”的方式来探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观念。观念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的主体化理解,既反映了观念指向之物的特定属性,也反映了作为观念拥有者的人的思维特征。现有的权威的批判性思维理论本质上反映了专家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观念。论文第二章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梳理,揭示了作为一个教育概念(concept)的批判性思维的意义,讨论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conception),建构本研究的理论参照。在此基础上,对批判性思维观念实证研究的现状、结果和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取径和方法选择。论文第三章从理论假设、主要内容和历史脉络三个角度介绍了本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现象图析学。本研究从二阶观点(second-order perspective)的视角对大学生经验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即观念)进行研究,并通过揭示不同观念的普遍特征、质的差异以及观念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来建构观念的结果空间。现象图析学强调主体经验、其研究结果极具教学价值的特点是本研究理论选择的主要依据。论文第四章分为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两部分。研究设计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整体思路,依据现象图析学理论确定了两个研究问题和相应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部分详细介绍并论证了研究工具,包括书面访谈、英语议论文写作任务和面对面访谈。基于这三种工具获得的数据资料构成了数据来源的三角检验,保证了研究效度。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数据资料的收集、资料分析(包括开放式编码和理论参照式编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采用双人编码和对研究结果“合理的共识程度”等手段保证研究信度。基于马顿(Marton,F.)对观念的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对上海S高校的34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观念进行了探究,在批判性思维观念分类框架的参照下,发现了四类(五种)批判性思维观念,并通过结果空间的形式呈现了这些观念的特征和相互之间质的差异。论文第五章具体介绍了这四类(五种)批判性思维观念,分别是旨在“保护自我,防止被骗”的“辨别真伪”的观念、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趋利避害”的观念、“专注于决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并改善自己思维”的“认识真相/提升自我”的观念和“寻求对生活的清晰理解和坚定立场”的“理解生活”的观念。这四类(五种)批判性思维观念相互之间存在质的差异,分别是“意识到‘非黑即白’的局限性和推理论证的必要性”、“意识到自身视角的局限性和他人观点的重要性”和“意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非功利性意义”。这些观念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从低到高的批判性连续体,在结构上表现为处于观念主题和主题域的思维元素的变化。论文第六章首先根据马顿的观念分析框架从意义和结构两方面呈现了本研究的结论,并进一步探讨了本研究发现的四类(五种)批判性思维观念的理论属性和“本土概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尝试以“写作思辨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如何在现象图析学和变易理论的指导下,将本研究的结果空间融入英语教学,以批判性思维观念的关键属性和“质的”边界为依据,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并设计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共同发展。最后,本章反思了本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以潍县年画《大灶王》为研究对象,以民间艺术为本位,广泛借鉴图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采用“置入原境,建构谱系,以图释图,图文互证”的研究路径,把研究对象置于黄河中下游民间礼俗文化原境下进行考察,结合田野调研信息与文献资料,廓清了《大灶王》图像存在的文化原境和生成演变过程,解读了“形式”与“意义”之间的黏附性及其在文化原境下的意义变迁,进而对其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电解水制氢将成为可持续清洁能源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的缓慢动力学阻碍了其商业化。开发兼具高活性、低成本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是工业碱性水分解的一大挑战。通过表界面工程促进其催化活性是可行的方案。本文通过构建异质结构和掺杂工程,系统性地对过渡金属催化剂活性进行激活,并且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了表界面工程提升HER和OER性能的内在机理。1.通过两步水热法在柔性石墨毡(
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微小的癌前病变到较大的腺瘤的进展涉及一系列机制,包括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和细胞周期检查点。不幸的是,由于我们对结直肠癌进展背后的分子机制了解不足,目前的治疗策略成功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了解结直肠癌发生的基本机制并寻找新的分子靶点。本论文中,我们发现纺锤体相关蛋白HAUS6在结直肠癌中具有促癌作用。与癌旁组织相比,CRC组织中HAUS6 m RNA和蛋白表
2009年2月,《科学》杂志刊登了“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一文,标志着计算社会科学正式诞生。相比于传统社会科学,计算社会科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利用计算建模和大数据等方法来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能够对传统社会研究方法无法应对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求解,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这样一门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学科,现有的研究主要将其视
人类学对家族、宗族、氏族、村落、部落等的研究,并非仅穷尽这些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而是通过这些概念的异同及其运作机制来理解其所在的社会。林耀华的乡村宗族、弗里德曼的财产宗族等都是通过宗族来理解南方汉人地方社会,以及更广范围的中国地方社会。本研究借助汉人宗族研究中的学术概念或研究对象的要素作为参照,从西南山地水家(水族)的节庆安排(水语“借”)和亲属关系实践(水语“怀奴”)等日常生活切入,通过梳理
有机铅卤钙钛矿具有卓越的光电性能,如高的光吸收系数、长的载流子寿命和扩散长度以及低的缺陷密度,是近些年在光伏领域的明星材料之一。然而,钙钛矿具有内在的结构不稳定性,光照、掺杂剂等均可能对钙钛矿的结构稳定性与光电响应等宏观性质产生很大影响。钙钛矿结构和性能的不稳定性已经严重阻碍了该类材料的市场化应用。因此,深入研究钙钛矿在不同因素作用下的微观结构转变机制,对理解和解决钙钛矿材料的不稳定性,推进其市场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壮大,数量、办学规模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办学体制、发展阶段等存在不同,民办高校教师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和管理特征。本研究聚焦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力图理清民办教师队伍的内涵特征和管理逻辑,调研教师队伍管理现状,分析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大小,探
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吸引了愈来愈多的留学生前来中国学习,来华学历生表现出总体人数逐年递增、年龄层次逐渐降低和汉语水平显著提高等特点。学校对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的规范要求、留学生学术论文暴露出来的问题、学习者对学术论文的内在需求、国家层面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使得我们有必要对汉语学习者的学术写作能力加以研究。目前我国对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能力发展过程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这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我们希望
由于在数学教学中使用了诸如计算机科学之类的新技术,因此,研究制约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知识,就变的非常重要。有很多研究都在关注教师知识是什么或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进行教学。其中,某些研究指出我们需要关注技术在教师知识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知识可以反映在他们的课堂活动中。因此,本研究选择了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动态几何软件,以研究参与课堂实践的教师知识。·本研究以工具编配(Trou
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在学校教育中,个性化教学的需求不断被提出,然而现实情况中,传统的课堂很难实现个性化教学。要实现个性化教学,个性化评价是前提条件,然而经典的测量评价理论虽然应用广泛,但难以满足个性化评价的要求。近年来,认知诊断评估理论作为新一代测量理论的代表,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开发、优化认知诊断模型,以便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为学科教学提供个性化评价,诊断学生认知过程、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