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是风险社会的表现之一,多元主体协同应对灾害已成为全球公共危机治理的共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政府与私主体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治理禀赋,公私合作治理突发公共事件势在必行。然而我国在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过于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忽视了私主体的参与,因此有必要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公私合作法律制度,赋予私主体危机治理的主体地位,规范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公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是风险社会的表现之一,多元主体协同应对灾害已成为全球公共危机治理的共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政府与私主体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治理禀赋,公私合作治理突发公共事件势在必行。然而我国在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过于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忽视了私主体的参与,因此有必要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公私合作法律制度,赋予私主体危机治理的主体地位,规范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公私合作行为,形成公私主体良性互动、突发公共事件有效治理的良好局面。虽然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越来越常见,但私主体参与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时大多还停留在捐款捐物、物流运输、宣传教育等浅层次上,专业技术应对和灾害监测防御等领域私主体的参与仍然较少,我国私主体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公私合作的效果不彰。另外,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公私合作还存在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公私双方利益分配失衡、纠纷解决途径单一以及公私主体之间信息交互渠道不畅通等问题。提升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治理能力须对上述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首先,明确树立平等合作原则、灵活高效原则、公益维系原则等指导原则。其次,完善风险分担规则和相关法律程序,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公私合作风险分担机制;以公共利益维护和私主体权益保障为目的平衡公私双方的利益分配;拓宽公私主体间的纠纷解决途径,完善第三方利益受损时的权利救济方式;搭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公私双方的信息交互平台,明确信息共享范围;简化相关程序规则,提升应急效率。最后,将上述原则及具体对策体现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公私合作相关的立法和规范中,从完善有关法律、健全相关行政立法、细化其他低层级的规范性文件三个层面构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公私合作法律制度。同时以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公私合作法律制度的完善为契机,丰富我国行政应急法治及合作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末起,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大量刑民交叉案件,其引发的诸多问题得到实体法和诉讼法学者的共同关注。就诉讼法学界而言,刑事判决确认事实的效力问题直接决定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的程序顺位问题,同时还关涉刑民实体法与诉讼法的关系、刑民判决效力的体系和刑民法秩序的统一等刑民交叉研究领域的核心重大议题。受我国特殊预决效力理论和“重刑轻民”的司法传统影响,加之“同案同判”的司法裁判统一要求,我国刑事判决强势进入民
公众享有的环境利益既包括物质性环境利益,也包括精神性环境利益,通过物权体系的构建,物质性环境利益在我国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保护,而精神性环境利益的保护进路仍有待探究。在总经济价值理论体系中,环境利益被概括为“环境价值”,包括“环境使用价值”和“环境非使用价值”,二者分别对应物质性环境利益与精神性环境利益。案涉“环境非使用价值”的江西三清山巨蟒峰损毁案与重庆非法捕捞“莽子”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不仅使公
基于我国慎用死刑立即执行的刑事政策,即便是特重大的贪腐犯罪,司法实务中也很少对此类罪犯处以死刑立即执行,一般都以死缓替代。再加上减刑、假释及监外执行制度的存在,使得该类犯罪分子的实际服刑期限普遍较短。未能充分体现罪责刑相适应这一基本原则,导致社会公众产生了司法机关对贪污贿赂犯罪分子量刑过轻的误解,损害了国家的公信力以及司法公正,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因此,为了严惩贪腐犯罪,同时顺应废除死刑的
在区域一体化和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立法逐渐成为地方环境立法新的实践样态。开展实质性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立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区域生态风险、化解环境危机的重要保障。实质性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立法以寻求区域共同利益、解决区域性公共问题为出发点,体现出主体多元、弹性联合、规范灵活等特点,有利于地方立法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有效配置。此外,通过调动地方立法的自主权,整合区域内的制度供给
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的《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中评估了185个国家36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显示:宫颈癌是42个国家的主要癌症死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中都排在第四位。报告根据人类发展指数(HDI)将185个国家划分为高资源国家和低资源国家,结果表明发病率和死亡率会随着HDI水平的降低而增加。随着HPV疫苗的普及以及癌症医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宫颈癌在资源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发
以原因力作为侵权责任分担的判断基础,已经是司法领域的一个共识。原因力的适用无疑是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从法律与裁判实践来看,依原因力得出的责任比例似乎不能让当事人与法院满意。不过这种不满意却不是否定原因力,而是由于原因力的判定规则不明晰,原因力与过错未能协调。因而需要以一种新视角来建构原因力的判定规则层次体系。对原因力判定规则的重新梳理,需要明确原因力内涵。以原因力的现代演化来看,传统对原因力的理解是
乐于助人、善施援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近年来见危不助的案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方面,社会上对于见危不助者会给予道德的谴责;另一方面,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救助义务的情况下,有的个体会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立法者们也关注到了这种社会现象,《民法典》中新增了“好人条款”和“法定救助义务条款”,旨在消除救人者后顾之忧的同时,明确社会主体的救助义务。但是《民法典》中的法定救助义务条款规定抽象
行政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在我国作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如何启动一直得到广泛关注。从2000年至2018年,附带审查制度的启动要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相对具体的过程,附带审查启动制度的顶层设计逐臻完善。通过审视2018年2月至2021年12月的474份裁判文书,发现法院主要围绕“审查对象”、“附带性”两方面考量是否可以启动附带审查。在审查对象上,一是涉及到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认定与识别
“羁押”和“监禁”在国际社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对未成年人采取的“迫不得已的最后手段”,近年来,“少捕慎诉慎押”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刑事司法政策也为未成年人领域慎用“羁押”与“监禁”指明了方向。但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羁押”与“监禁”的适用率仍处于高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与非监禁刑适用效果差,因此,刑事替代性措施有大量的适用空间。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未成年人适用刑事替代性措施进
邮轮产业是国际航运业和国际旅游业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各国间文化交流、商业往来的重要载体。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极大阻碍了国际邮轮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邮轮全线停航导致邮轮产业的全球停摆和邮轮市值的蒸发,另一方面,囿于事前防范不足,加之港口国拒绝邮轮入港停靠,邮轮一度成为全球疫情传播速度最快的场所。邮轮疫情具有全球性问题的显著特点,国家切实履行邮轮疫情防治责任是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