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前人对广告中的双关研究多集中于其翻译方法及策略,或者只是对广告中的双关进行了类别分析,且大多数双关研究属于定性分析,缺少实验性证据支撑。而过去对广告图片的研究很少有结合广告宣传文字探索对注意力产生的整体效果。眼动追踪技术可以直接记录人们注视物体时的眼球运动,以数据和图片的形式反映被试的注意力情况。本文通过眼动追踪技术,采用实验研究方式,以旅游广告为实验材料,重点关注广告图片中的人以及文字中的双关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人对广告中的双关研究多集中于其翻译方法及策略,或者只是对广告中的双关进行了类别分析,且大多数双关研究属于定性分析,缺少实验性证据支撑。而过去对广告图片的研究很少有结合广告宣传文字探索对注意力产生的整体效果。眼动追踪技术可以直接记录人们注视物体时的眼球运动,以数据和图片的形式反映被试的注意力情况。本文通过眼动追踪技术,采用实验研究方式,以旅游广告为实验材料,重点关注广告图片中的人以及文字中的双关修辞对消费者注意力的影响。本文采用2(图片类型:有人和没人)*2(文字修辞类型:有双关和无双关)的被试内设计,并在实验后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测试被试对不同变量组合的广告的记忆力和态度。实验分为三个部分:调查问卷形式的前测、眼动实验以及调查问卷形式的后测。本研究希望通过实验方法,为广告中的图片设计与双关修辞应用提供更多数据支撑和解释。
实验发现:(1)在大多数情况下,当被试在观看图片和文字同时呈现的实验材料时,他们的眼跳模式类似。(2)被试的注意力会分别被有双关的广告文字和含有人的广告图片所吸引。(3)被试对广告中有人的区域的注视与文字中双关部分区域的注视之间没有交互作用。(4)有人的图片与双关文字的组合最让人印象深刻,并且最受被试欢迎。
本研究表明广告使用双关修辞并与含有人的广告图片结合可以更加吸引潜在消费者注意力,增加消费者对广告的喜爱程度,提高广告宣传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一直被视作一种修辞手段,依赖语言而存在,概念隐喻理论反对这一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莱柯夫(Lakoff)用大量研究对其进行例证,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概念隐喻理论的例证研究仍局限在语言符号之中,对此,福斯维耶(Forceville)等学者将研究焦点集中于非语言符号,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对多模态语篇中的隐喻进行研究。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使用的符号资源也日益丰富,各
近年来,许多中国企业制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投资目标的选择上,中国企业已经不再局限于邻近的东南亚国家,而是逐渐将目标放到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支柱,拥有很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这些被称为“隐形冠军”的德国企业自然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洲进行投资的首选。2014年中国首次成为在德国绿地投资项目数最多的国家,2016年中
“汉字文化圈”是“文化圈”的概念之一,是指曾经或正在使用以汉字为代表的汉文化的地域,除汉字外,还包括汉文以及儒教等文化。目前除了汉文化发祥地中国之外,日常使用汉字的国家仅有日本。约公元1世纪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开始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用这一文字,后来根据汉字创造出日本的文字——假名文字。现代日语的标准书写形式“汉字假名混合文体”是汉文体适应日语表达需要逐渐演变的结果。 近代汉字改革运动浪潮中,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颜色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直观感受,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日本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提供了天然的颜色素材。颜色的交叠重合,浓淡配比,产生了日本独特色彩文化,其中就有被称为「侘び」「寂び」的枯淡美学。传统日本和服,因其精妙的颜色搭配被人们广为喜爱,代表日本动漫的宫崎骏动漫,对于色彩的运用也充分展示了
企业危机沟通话语的主要目的是以理性(或者看似理性)的方式劝服受众接受己方观点,尽力避免企业形象受损。论辩性是企业危机沟通话语的根本属性之一。然而既往相关研究主要从管理学和传统修辞学的视角出发,较少关注危机沟通话语的论辩性。有鉴于此,本文主要采用吴鹏和陆品超(2017)的语用论辩学理论框架,选取2017年美联航公司拖人事件为例,重点研究其中典型的分离论证形式。语料来源主要为关于此事件美联航在其推特和
国内外学者多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广告中修辞进行质性分析,但很少有学者通过实验设计定量研究广告中的修辞效果,而采用眼动实验的研究更加稀缺。国内学者对广告的研究很多,但相较于国外学者,针对酒店广告的研究不足。因此,本研究创造性地结合了眼动实验和问卷调查这两种实证研究方法,不仅通过分析消费者的眼动数据探究酒店广告捕获注意力的能力;还通过分析问卷数据评估消费者对广告的记忆、喜爱程度以及入住意愿的强烈程度,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世界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2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究中国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语建构方式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以《中国日报》关于非遗的英文报道为研究对象,收集该
对同声传译复杂过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自著名的纽伦堡审判。自该次审判首次使用同声传译以来,学者们对这种高要求的语言任务表现出经久不衰的研究热情。无论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同声传译从业者,还是来自其他领域的学者,他们对于同声传译的研究都侧重于理论框架建设。很少有研究人员采取基于实验的实证研究。对于需要大量实践培训的同声传译而言,仅关注理论框架发展的研究与现实略显脱节。这不仅导致对同声传译的理论研究停
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客户服务在商业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客户服务信函作为客户服务的主要实现形式,在语言学界较少受到过往研究的关注。本文旨在探究客户服务信函中的言语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以期为客户服务信函的撰写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本文选取高校教材中的模板信函和某公司客户服务往来信函(共70封)为研究语料,基于文本分析和语步分析,从经济分析语用学的视角,通过描述客户服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和体裁结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而国民经济实力水平的上升也使得出国留学成为更多大学生的选择。目前,中国在英留学生的总人数已经将近十万,占据了英国留学生的最大份额。对于初到英国的中国留学生而言,学会当地语言,适应当地文化,跟上学业进程等一系列的生活变化和挑战都可能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焦虑来源,从而阻碍他们的文化适应。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社交媒体的使用是否会对中国在英留学生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