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化转向”的出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长足进步。翻译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意义的转化过程,它还涉及到语言间所蕴涵的文化信息。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翻译将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语言的意义与内涵再现于另一种社会文化背景的语言中。中西文化的差异使文学作品中文化因素的翻译成为翻译的重难点,其翻译策略的讨论也日趋激烈。 《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它不仅有深刻的思想价值,而且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书中从世态言情、国体家风、典章故事、官制礼俗、宗教哲理,到服饰器用、建筑园林、琴棋书画、诗词戏文、饮撰医药等等,无不熔铸汇通,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成书到现在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红楼梦》曾数次被译成他国语言,以飨外国读者。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红楼梦》两个全译本——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斯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 本文将《红楼梦》的上述两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的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按照著名翻译家奈达对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的五种分枑(即:宗教文化,物质文化,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和生态文化),对《红楼梦》中大量包含文化因素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对某些体现文化特征的内容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与策略,从而实现其所预期的翻译效果。由于不同译者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文化信息在传递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杨氏夫妇主要运用了异化策略,试图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霍克斯多用归化策略,放弃了部分中国文化特色,使译本通顺,流畅,便于读者接受。因此本文结论为:译文是否成功,翻译策略的选择是否恰当,关健是看译者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翻译目的。就中国文化而言,杨宪益的译文更忠实;而从西方读者的角度看,霍克斯的译文更易理解和接受。依照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两译本的翻译功能都比较恰当,满足了特定翻译目的的要求。霍译本较好的实现了连贯性原则。比较而言,杨译本更好的实现了忠实性原则。 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论文结构。第二部分是基于相关研究的回顾和综述,提出进行本研究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目的论及其三个原则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翻译要求、以及目的论在本研究中的实际运用。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第五部分为本文核心部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两位译者的翻译策略在文化上的体现,并探讨了目的论对译者翻译策略选取上的影响作用。第六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简要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与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