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既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满足人民健身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公益事业的发展不断深入,体育事业发展被提到国事日程。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难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奥运会结束后留下的大量奥运遗产,其运营与资产的保值、增值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国家体育场(“鸟巢”)倍受瞩目。国家体育场(“鸟巢”)作为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标志,代表着国家形象,针对其运营与发展,社会各界存在诸多见解,有部分学者对其投融资模式、赛后运营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但对其运营状况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别从基本状况、经营理念、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场馆效益等方面对“鸟巢”的运营状况做了深入分析,结合社会公众和业内专家对“鸟巢”目前运营的认识和期望,归纳总结出运营中所存在的五对矛盾,进而从战略、策略、操作层面提出解决矛盾的对策,并结合实际运营状况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为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借鉴。通过研究,具体结论如下:1.国家体育场总体运营状况良好。主要体现在经营理念与文化、管理体制与机构、运作机制与制度、财务收支情况、社会效益五个方面。2.外界对国家体育运营状况基本肯定,但尚存在差距。3.国家体育场运营中存在五对典型矛盾:国家形象与市场化运作方式的选择矛盾、产品创新与维稳创安矛盾、体育产品服务与文化产品服务矛盾、场馆服务提供有限与市场需求上升矛盾、行政部门权利与场馆自主经营权利矛盾。4.针对国家体育场运营状况及存在的矛盾,结合专家建议,提出始终坚持公益性,积极实施多元化经营;充分利用场馆资源,提高经营效益;积极开发市场,拓宽营销渠道;加强与专业运营公司合作,提高运营成效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同时提出内紧外松的维稳政策;公益活动的补贴政策;能源费、税优惠政策;大型活动审批简化政策;构建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借助国内外优秀团队服务的激励政策等六条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