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坳陷盆地结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东湾坳陷位于渤海海域东北部,是新生代渤海湾盆地内部一个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其构造特征复杂,体现了多期次构造演化、多动力源背景的叠加效应,因此明确其盆地结构的时空差异是辽东湾地区油气勘探的基础和关键。本论文综合运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平衡剖面分析等手段,从“断裂体系—构造样式—构造单元”三个层次,就辽东湾坳陷盆地结构的时空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的静态刻画和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动力背景,探讨了先存断裂发育、不同应力叠加配比关系及走滑派生作用等因素对盆地结构差异性的控制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辽东湾坳陷发育三组不同方向的断裂。NNE向断裂为坳陷内的主控断裂,控制了凸起和凹陷的形成,平面延伸距离远、规模大,辽西地区主要发育走滑—伸展性质断裂,辽中、辽东地区主要以走滑性质断裂为主;NEE向、近EW向断裂多为走滑派生的次级断裂,数量多、规模小,主要发育在凹陷内和斜坡带上;NW(W)向断裂发育在辽东湾坳陷南部,属于秦皇岛—旅顺断裂带的一部分,是新生代辽东湾坳陷发育的先存断裂,分隔了辽东湾坳陷与渤中、渤东地区;不同方向的断裂共同组成了辽东湾坳陷“韭”字形构造模式。
  受走滑和伸展的共同作用,辽东湾坳陷构造样式复杂多样,依据其力学成因机制可分为伸展构造样式、走滑构造样式、伸展—走滑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以及反转构造样式五类。伸展、伸展—走滑构造样式在全区普遍发育;走滑构造样式主要发育在中部和东部,古近系走滑强度大于新近系,同一断裂不同段走滑强度不同,古近系走滑派生构造样式类型东多西少,新近系仅在东部发育;反转构造和挤压构造仅在局部发育。
  辽东湾坳陷由“4凹3凸”7个构造单元组成,整体NNE向展布。西部凸起受伸展性质断裂控制,连续性好,抬升时间早、隆升强度大;东部凸起两侧受走滑断裂控制,呈串珠状排列,且南段隆升时间早、强度大,北段凸起形成时期晚。辽西凹陷沉积地层厚度薄,部分地区存在地层缺失;辽中凹陷地层沉积层位多、厚度大,是辽东湾坳陷最深的部位;辽东凹陷形成较晚,地层沉积薄,凹陷北部地层缺失较多。
  新生代不同阶段动力学背景的差异、拉张与走滑应力的配比关系、走滑派生作用导致的局部应力场差异控制了辽东湾坳陷盆地结构的时空差异。古近纪早期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加之地幔上涌产生NW-SE向拉张,盆地发育NNE向堑垒构造;古近纪中、晚期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印度板块NE向高速挤压欧亚板块,产生右旋剪切应力场,辽东湾坳陷走滑构造发育;新近纪太平洋板块加速向欧亚板块俯冲,走滑作用依然活跃,岩石圈的均衡作用和地幔隆起降温地壳沉降,盆地伸展作用减弱,整体进入拗陷阶段。NW(W)向先存断裂体系切割了郯庐断裂带,造成了辽东湾坳陷与渤中、渤东地区的分隔。不同性质应力的叠加配比关系控制了辽东湾坳陷构造发育的时空差异,古近纪早期伸展应力大于走滑应力,此后辽中、辽东地区走滑应力增大,晚期全区走滑应力大于伸展应力,新近纪走滑应力显著大于伸展应力。走滑及其派生作用导致在走滑断裂弯曲、侧接、不连续等部位派生出不同性质的局部应力场,造成了坳陷内局部构造发育的差异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PCDH17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对5-FU敏感性中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CRC患者肿瘤组织中PCDH17和自噬相关蛋白BECN1的表达情况,分析PCDH17和BECN1表达与CRC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在PCDH17表达缺失的结直肠癌细胞中重塑PCDH17表达,研究PCDH17对细胞增殖、凋亡、自
学位
研究目的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RPLPS)是指源于腹膜后脂肪组织非特定脏器的一类肿瘤。RPLPS发病率较低,但由于局部复发率高,预后往往较差,目前尚缺乏较大病例数来探寻其预后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RPLPS临床病理特点,进而探寻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RPLPS患者治疗方式选择,术后随访,预后判断提供
背景:  目前大多数对前列腺癌空间分布的研究方式是对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标本中癌灶分布的研究,而且患者多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transrectalprostatebiopsy, TRBx)确诊。此方法可区分前列腺癌在尖部、中部到基底部的分布差异,但对前列腺癌在左侧腺体与右侧腺体以及移行带与外周带之间的分布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很少有关于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癌组织具体比例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纳入81
学位
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结直肠癌以每年约3-4%的速度递增(37.63万例新发/每年)。寻找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分子,对于进一步阐明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提供更加精准的预测指标和临床诊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体肿瘤增殖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通常伴随着正常组织稳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肿瘤相关环境的重塑等过程。低氧是肿瘤发生发展中代偿性代谢变化的重要特点。近年来,细胞间
学位
目的:  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中观察无对颌磨牙的牙齿牙合向伸长过程中成骨细胞的分化及I型胶原蛋白在基因水平的表达,探究无对颌牙齿牙合向伸长运动的机制。  方法:  将C57BL/6J体重在20g-22g的雄性小鼠65只,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只,正常对照组25只。实验组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注射柠檬酸钠溶液作为空白对照。造模成功后实验组随机选出25只小鼠组成糖尿病组小鼠,
学位
硒化铜纳米粒(Cu2-xSe NPs)是由金属元素铜与硫族元素硒所组成的硫属铜纳米材料,因其较强的近红外(NIR)吸收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光学诊断和光热疗法等诸多领域。近年来,随着Cu2-xSe NP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生物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多种纳米材料被报道可穿透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神经毒性,但Cu2-xSe NPs能否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具有神经毒性及其神经毒性作用
目的:  鸦胆子油(Brucea javanica oil,BJO),是以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L.)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为原料,经石油醚提取所得的脂肪油。本品为黄色的澄清液体,气特异,味苦。临床上鸦胆子油多作为治疗肿瘤的联合放、化疗药物。以鸦胆子油为原料,精制大豆磷脂为乳化剂制成的鸦胆子油乳(Bruceajavanicaoil emulsion,BJOE)口服制剂和静脉制
学位
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THSWD)延缓BALB/c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BALB/c3T3,简称3T3)生长的作用及其可能途径,探讨THSWD是否通过调节bFGF进而影响ERK通路来延缓细胞生长。  方法:  (1)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初筛THSWD对于IgAN的作用靶点。查找THSWD中有效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查找IgAN的疾病靶点,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O富集分析及KEG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根皮,其性味甘寒,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等症。桑白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众多医药古籍及历版《中国药典》均记载桑白皮刮去粗皮后使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桑白皮药材仍有未刮皮桑白皮,而且存在同科植物构树和柘树的根皮与桑白皮混用的现象。刮皮与未刮皮的桑白皮化学成分是否存在差异?同科植物构树和柘树的根皮能否
学位
银纳米粒子(AgNPs)因表面能高、比表面积大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表面拉曼光谱增强(SERS)及催化等领域,但该特性也常使银纳米粒子发生团聚且易受环境影响,从而导致其原本的功能性丧失。过去几十年间,很多文献报道了银溶胶用作SERS基底及催化剂的研究,发现银溶胶进行表面拉曼光谱增强时无法定量分析,用作催化剂会污染反应物,且银溶胶稳定性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研究者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尝试将银纳米粒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