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劳动作为一种最基础的社会实践,具有综合的教育功能,劳动教育是保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重要基石,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劳动价值观。高中阶段是学生为今后发展和服务社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十分必要。在必修二《经济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开展劳动价值观念的培养,不仅可以达到德育的目的,而且可以拓展劳动教育的渠道,使学生获得劳动知识,丰富他们的劳动情感体验,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作为一种最基础的社会实践,具有综合的教育功能,劳动教育是保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重要基石,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劳动价值观。高中阶段是学生为今后发展和服务社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十分必要。在必修二《经济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开展劳动价值观念的培养,不仅可以达到德育的目的,而且可以拓展劳动教育的渠道,使学生获得劳动知识,丰富他们的劳动情感体验,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由此,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探究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劳动价值观培育。全文由三章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阐述了《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明确了文章的相关概念,并说明在《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意义和可行性;第二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调查高中生的劳动价值观现状,并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高中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章阐述劳动价值观在《经济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实施,着重分析《经济与社会》教材中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资源,接着从教材、教法、教师与学生入手,探讨《经济与社会》教学中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有效策略,希望本研究能为一线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中培育高中生劳动价值观提供方向。
其他文献
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体系的文字,因本身复杂的形体及特殊的符号体系,一直是大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如何突破“汉字难学”的瓶颈,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效率,帮助留学生轻松高效地学习汉字等问题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本文立足于对外汉字教学实践,选取“衣”部汉字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及《发展汉语》中级教材中涉及的“衣”部汉字,并对其分布情况做出考察,发现在中级阶段二者要求掌握的“衣”部
比况短语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法结构,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等附着在词或词组后构成。比况短语语义丰富,形式多变,常常成为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容易出现偏误的语法项目之一。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比况短语做了梳理和总结。运用语料分析法,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全球中介语语料库中泰国学生比况短语的偏误语料进行了分析,描写了偏误类型,探讨了偏误的原因。同时以问卷的形式对泰国学生进行了比况
汉语学习愉悦感指的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复杂情感,这种情感捕捉到学习者在学习中挑战和感知能力的互动维度,反映了留学生在面对汉语学习任务时取得成功的动力,这种情感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或者学习结束后所产生的满足感和奖励。对于汉语学习愉悦感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汉语学习者,为对外汉语教师和研究者们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学习汉语的人数愈来愈多,提高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愉悦感显得格外重要。外
表结果的纪效连接成分是汉语篇章的一种显性衔接手段,对构建连贯的篇章以及对推进篇章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是对外汉语教学容易忽视的问题。鉴于目前表结果的纪效连接成分本体研究成果较为零散,应用研究相较之本体研究较为迟缓的现状,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为落脚点,依照廖秋忠(1992)对表结果的纪效连接成分的界定和分类,参照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汉语学习者和《博雅汉语》教材的使用情况选择“终于”“结果”“果然”“难怪
本文既是基于本土语料库对情态副词“起码”的本体探索,也是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对留学生习得“起码”的偏误考察,进而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结论,对“起码”的教学进行探究。本文讨论的焦点问题是:情态副词“起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以及对外汉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该词的功能,进而输出得体的话语。本文的主体内容共有五章,分为三个部分。前三章为第一部分,后两章为二、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本体研究。首先,论文探究了“起码”
生词的注释是初级汉语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需要生词注释的辅助。教材的生词注释不同于汉语阿拉伯语词典翻译,其具有自己的特点。教材的生词注释不仅要按照课文语境列出译词,还要注重中阿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别及其他因素。因此,如何在国际中文教育过程中让生词注释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及如何更加科学地进行生词注释是特别重要的问题。目前,在汉语国际教育学界有很多关于生词注释方面的研究,但是却很少存在
新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进而丰富教学内容。可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政治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而拥有百年历史的红色文化正是十分宝贵的课程资源,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教育价值。琼崖红色文化作为其中之一,它因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和革命精神具备课程资源
邱秉衡(1903—1966)是海南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是海口市民建会的创始人。邱秉衡自始至终坚定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不忘初心、百折不挠;他不惧风险,与共产党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他追求进步,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坚持不懈从事统战工作。他为琼崖革命建设和统战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本文主要通过探析邱秉衡的统一战线思想,发掘其当代价值。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探讨邱秉衡统战思想
国家观是指个人对国家持有的看法、观念以及态度诸方面的综合,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意识,虽然带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有所改变,反映了个人对国家相关问题的进一步认识与思考。国家观属于价值观的一种,调节着个人对祖国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有着规范、引导和凝聚等多方面的作用,不断调节着个体对国家的价值取向,对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国家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大学生对党、国家和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挖掘和阐释其特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并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光彩。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优秀德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当代道德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传统资源。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