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CASPASE-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抑制剂的筛选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_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aspase-3家族是细胞凋亡的关键因子,它的异常活化将导致细胞的过度凋亡并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靛红类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药学研究中比较热门的一类化合物。本课题拟建立caspase-3的原核表达体系,利用纯化得到的caspase-3蛋白建立体外激酶抑制活性筛选体系,并以实验室前期介成的38个吲哚类衍生物为研究对象,测试它们的caspase-3抑制活性并分析其构效关系。首先,本论文成功建立了人源caspase-3的原核表达体系。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T-21b/Caspase-3在BL21(DE3)Plyss大肠杆菌中经1mMTPTG在16℃诱导5 h能够表达可溶性:caspase-3同的蛋白;经过Ni柱纯化和咪唑洗脱得到重组蛋白caspase-3。其次,利用纯化的caspase-3构建了体外caspase-3激酶活性测试平台,我们确定了最佳的caspase-3体外活性测试条件为:底物Ac-DEVE-AMC浓度0.05mM、caspase-3终浓度5ng/mL、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25℃。最后,靛红类衍生物的caspase-3抑制活性测试结果和构效关系分析表明:母核的靛红对caspase-3的抑制作用很弱,其IC50值>100μM。实验室前期合成的38个靛红类衍生物中caspase-3抑制活性的IC50值<1μM的有7个,其中C-5位上引入苯环的HKL-2-1-7和C-5位上引入硝基的LFX-A021-133-01对caspase-3的抑制活性最好,其lC50值分别为0.29μM和0.38比靛红分別提高了345倍和263倍。这一结果提示:在对靛红进行结构修饰时,C-5位引入相对空间结构较大的取代基或强吸电子基团可以显著提高caspase-3抑制活性。这为今后的结构改造提供了极好的提示。综上,本课题建立了caspase-3的表达、纯化及激酶测试体系,并研究了靛红类衍生物的体外caspase-3激酶抑制活性和构效关系。本论文的实验结果为后续以caspase-3为靶点的抑制剂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道德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了个重要领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面临道德问题的评价和决策。与哲学和伦理学对道德的思辨不同,心理学研究更关注人们做出道德判断的心理机制。
目的1.研究利用骨髓细胞固定液提取DNA,探究保存时间对DNA质量的影响;2.评价固定液标本与同期骨髓标本提取的DNA质量;3.利用固定液标本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初发患儿基因突变情
为了解安徽省水生源人致泻性大肠杆菌(Aquatic pathogenic coli,APEC)的致病型状况,2017-2018年进行了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和致病型分析;为了解分离到的水生源人致泻性大肠杆菌各致病型突破哺乳动物肠道黏膜屏障的能力,进行了各致病型菌株混合口服攻毒试验;为了解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分型标志基因pic对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在工业均相催化反应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成熟的低压氢甲酰化工艺(LP OxoSM工艺)及水-有机两相氢甲酰化工艺(RCH/RP工艺)能够高效催化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且
菜粉蝶(Pieris rapae)属鳞翅目粉蝶科,其幼虫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当前,针对此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如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等。但化学药剂的长期无节制施用,不仅会加重环境污染,而且会降低害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导致防治效果逐渐降低。前人研究发现,杀虫剂可以诱导昆虫机体产生大量活性氧,这会对昆虫造成氧化损伤。而昆虫的抗氧化酶系统能够抵御氧化损伤,从而间接增强害
目的:以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现代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检查作为股骨头坏死诊断、分期评估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尚无需手术干预者予以中
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甚至是掠夺性的开发,资源型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正逐渐衰弱和消失,资
小窝是脂筏与小窝蛋白-1(Caveolin-1,Cav1)结合而形成的凹陷结构,Cav1碳端133、143和156位上的三个半胱氨酸,是棕榈酰化位点,可以帮助蛋白锚定在膜上。研究发现,细胞小窝可以响应细胞膜张力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Cav1的三个棕榈酰化位点可能是感应细胞膜张力变化的关键结构。为了确定Cav1的棕榈酰化位点在小窝力响应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本课题结合体内和体外实验进行了
麦角固醇是真菌中的主要甾醇,作为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可用于转化维生素D2和生产甾醇类药物。酿酒酵母中麦角固醇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转录调节机制仍不清楚。因此阐明转录调节对麦角固醇合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转录因子Ecm22工程菌,探究了 Ecm22过表达与截短的Ecm22对酿酒酵母生长以及麦角固醇合成的影响,研究了麦角固醇衍生物的抑菌活性。1、通过Ecm22
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亚麻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ni CGMCC 34486对3-酮基甾体具有转化能力,为了进一步验证C.lini CGMCC 34486对3-酮基甾体的转化规律,本文选取依西美坦(6-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