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传播中受众主体性的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kongl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的产生,慢慢转移了受众对电视的狂热。它独有的多元化、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征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又培育了受众独树一帜、特立独行的个性特点。此二者的结合使受众很快便在网络中开辟出一个截然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在此空间中受众摆脱了传统大众传播中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的地位,也不再仅仅是被媒介当做商品出卖给商家的客体,他们借助现代传播技术,转变为主动搜索、修改、创作和发布信息的媒介使用者,其极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自身的主体性获得了迅猛发展。本文将网络传播中受众主体性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心理学和文化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具体案例,对目前受众主体性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影响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首先从网络传播学、文化研究和心理学三个方面对受众主体性得以发展的背景和环境展开宏观的分析。文章指出,受众的主体性之所以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得以发展,是内外各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受众接触、使用媒介的难度和成本,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外在条件。而后现代社会所带来的解构主义和消费主义,以及大众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性、可复制性和高参与性等特征又深刻地影响了受众的心理状态,改变了心理机制作用的环境,从而产生根本性的内在契机。再者,通过比较受众在传统大众媒介与网络媒介中的不同表现,以及剖析近几年引起广泛社会关注和强烈社会反响的具体网络事件,论文指出,受众主体性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之后的主动选择,再到积极创造和发布,最后通过对信息的利用来为自己谋取现实利益的过程。并且,受众主体性在网络传播中的发展突出表现为信息搜索、信息加工和信息运用能力的增强。而这些突出表现则体现了作为传播者的受众,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和传播环境下,对心理状态的准确把握和对传播方式的合理运用。诚然,受众主体意识的回归和主体性的提高使网络媒介逐渐向“观点的自由市场”靠拢,有利于媒介生态的健康发展。但同时,由于“把关人”角色的弱化,网络传播中也常常出现信息真假难辨,泛滥成灾等不良现象。即使受众主体性的发展会受到政治、经济等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并且可以通过某些技术对网络传播加以监管,但从长远来看,最根本的途径还是从受众自身着手,通过提升受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来推动主体性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地方高
目前,我国山区铁路车站布局存在着客货运业务办理站数量过多、布局过密、难以产生规模效应等问题,影响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综合效益。根据这些问题,论文在对国内外车站布局调整
相依性研究是金融风险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组合投资、资产定价、波动的传导和风险管理等问题都涉及到相依性研究。在建立风险管理模型时仅仅考虑变量间的相关度(degree of
中国花鸟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绘画艺术,在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断地发展和自我完善,成为世界画坛上一朵瑰丽的奇葩。花鸟画作为一门视觉艺术、造型艺术其独树一帜的艺术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不伴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TNF-a基因的检测并对其携带频率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病例组和对照组
贫困问题被联合国列为社会发展问题三大主题之首。旅游与反贫困的直接相连,在国际上是近几年来的新议题。我国目前旅游与贫困问题的研究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如旅游扶贫的意义
作为中国大众传媒产业中地方媒介的重要代表,地市级电视台在日益深化的产业化改革浪潮下,生机与危机共存。一方面它们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又给
盲信号分离与抽取技术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的信号处理方法,在多方面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问题本身的新颖性、复杂性和实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提
公共秩序内涵丰富,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公共秩序的概念认识各不相同。大陆法系学者对公共秩序的界定注重以分类形式解释国际私法上公共秩序的内涵,而英美法系的学者则偏重于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萌芽、成长的过程,微信公众号作为诞生仅仅6年的公众信息传播平台,集社交与公共信息发布功能于一体,迅速成长为应用度最高的全媒体平台,无疑也将成为新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