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愈发重要。我国政府因此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理论阐述。基于此,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引起了各界学者的极大关注。要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语言建构必不可少。隐喻作为一种话语策略,经常被用于新闻报道中以构建国家形象,传达隐喻使用者的情感态度。
大量阅览文献后发现,学者大多以政治语篇为研究语料,较少研究经济报道中隐喻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此外,以往的隐喻研究多以批评隐喻分析为理论依据。而修辞批评作为与“批评”相关的一种研究范式,也可对隐喻这一修辞行为进行细致的分析。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济学人》中的涉华经济报道作为语料来源,建立共计167245字的小型语料库,并基于修辞批评视域下的批评隐喻分析模式对语料库中的隐喻及其塑造的国家形象进行考察,以期回答:(1)《经济学人》涉华经济报道中的隐喻呈现何种分类特点?各分类所占比重如何?(2)隐喻的使用塑造了怎样的中国形象?
研究发现,《经济学人》涉华经济报道中存在十三类隐喻,分别是“有机体隐喻”、“战争隐喻”、“旅程隐喻”、“游戏隐喻”、“空间运动隐喻”、“建筑隐喻”、“舞台隐喻”、“液体隐喻”、“容器隐喻”、“机械隐喻”、“家庭隐喻”、“颜色隐喻”及其他隐喻。通过对各类隐喻分析后发现,《经济学人》杂志主要塑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与敌人,中国的经济发展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等负面形象。同时,这一杂志也对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认可中国在环境保护中所作的努力。总体来说,《经济学人》杂志对中国的看法仍充斥着固执的偏见,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充满恐惧。
本文有利于国内媒体进一步了解外媒对中国形象的隐喻建构手段,从而积极主动、有效地运用话语策略,在国际话语体系中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对读者而言,揭示涉华经济报道中中国国家形象隐喻建构背后所蕴含的修辞动机,能帮助其对看似客观的新闻报道产生全新的认识,提高其批判性阅读能力。
大量阅览文献后发现,学者大多以政治语篇为研究语料,较少研究经济报道中隐喻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此外,以往的隐喻研究多以批评隐喻分析为理论依据。而修辞批评作为与“批评”相关的一种研究范式,也可对隐喻这一修辞行为进行细致的分析。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济学人》中的涉华经济报道作为语料来源,建立共计167245字的小型语料库,并基于修辞批评视域下的批评隐喻分析模式对语料库中的隐喻及其塑造的国家形象进行考察,以期回答:(1)《经济学人》涉华经济报道中的隐喻呈现何种分类特点?各分类所占比重如何?(2)隐喻的使用塑造了怎样的中国形象?
研究发现,《经济学人》涉华经济报道中存在十三类隐喻,分别是“有机体隐喻”、“战争隐喻”、“旅程隐喻”、“游戏隐喻”、“空间运动隐喻”、“建筑隐喻”、“舞台隐喻”、“液体隐喻”、“容器隐喻”、“机械隐喻”、“家庭隐喻”、“颜色隐喻”及其他隐喻。通过对各类隐喻分析后发现,《经济学人》杂志主要塑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与敌人,中国的经济发展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等负面形象。同时,这一杂志也对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认可中国在环境保护中所作的努力。总体来说,《经济学人》杂志对中国的看法仍充斥着固执的偏见,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充满恐惧。
本文有利于国内媒体进一步了解外媒对中国形象的隐喻建构手段,从而积极主动、有效地运用话语策略,在国际话语体系中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对读者而言,揭示涉华经济报道中中国国家形象隐喻建构背后所蕴含的修辞动机,能帮助其对看似客观的新闻报道产生全新的认识,提高其批判性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