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观察益气利水活血法治疗气虚水停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探索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拓宽BPH治疗更广阔的思路和途径,为临床一线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次研究入选共计60例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男科门诊就诊,诊断为BPH且中医辨证属气虚水停血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素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益气利水活血中药汤剂。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疗程,治疗开始前评估病例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和病史时间是否均衡可比,分别记录分析比较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PV及中医单项症状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等指标的差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评估用药安全性。监测收集的数据采取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来描述并运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推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和例数表示并运用卡方检验推断。P<0.05即可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①本次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试验结束后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合计脱落3例,实际完成57例,总脱落率5%。②治疗前,两组间基本资料如年龄、病史时间及疗效观察指标如IPSS积分、QOL评分、Qmax、PV、RU、中医单项症状评分等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③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的IPSS积分、QOL评分、Qmax、RU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在IPSS评分、QOL评分和Qmax几个指标的改善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前列腺体积的影响两组表现均不明显(P>0.05)。④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单项症状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其中对主证,包括夜尿次数多、小便难;次证,包括小腹不适、乏力倦怠、大便不成形改善上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仅对夜尿次数多、小便难、尿线变细、尿后余沥有一定改善作用(P<0.05)。中医症状总积分减少方面,治疗组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⑤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观察结束后综合疗效评价得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0%、64.28%,经卡方检验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12周后,两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未超出正常范围,未观察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结论
①治疗组和和对照组都在改善BPH排尿症状、降低IPSS积分、增加最大尿流率和提高生活质量上起促进作用,且治疗组比对照组综合疗效更为显著。
②益气利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在改善气虚水停血瘀型BPH患者中医症状方面效果明显,值得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③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本研究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观察益气利水活血法治疗气虚水停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探索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拓宽BPH治疗更广阔的思路和途径,为临床一线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次研究入选共计60例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男科门诊就诊,诊断为BPH且中医辨证属气虚水停血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素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益气利水活血中药汤剂。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疗程,治疗开始前评估病例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和病史时间是否均衡可比,分别记录分析比较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PV及中医单项症状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等指标的差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评估用药安全性。监测收集的数据采取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来描述并运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推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和例数表示并运用卡方检验推断。P<0.05即可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①本次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试验结束后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合计脱落3例,实际完成57例,总脱落率5%。②治疗前,两组间基本资料如年龄、病史时间及疗效观察指标如IPSS积分、QOL评分、Qmax、PV、RU、中医单项症状评分等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③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的IPSS积分、QOL评分、Qmax、RU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在IPSS评分、QOL评分和Qmax几个指标的改善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前列腺体积的影响两组表现均不明显(P>0.05)。④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单项症状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其中对主证,包括夜尿次数多、小便难;次证,包括小腹不适、乏力倦怠、大便不成形改善上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仅对夜尿次数多、小便难、尿线变细、尿后余沥有一定改善作用(P<0.05)。中医症状总积分减少方面,治疗组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⑤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观察结束后综合疗效评价得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0%、64.28%,经卡方检验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12周后,两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未超出正常范围,未观察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结论
①治疗组和和对照组都在改善BPH排尿症状、降低IPSS积分、增加最大尿流率和提高生活质量上起促进作用,且治疗组比对照组综合疗效更为显著。
②益气利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在改善气虚水停血瘀型BPH患者中医症状方面效果明显,值得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③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