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无功功率对系统运行有着极大的影响,流动在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不但会导致系统中有功损耗的增大,严重时还会导致电力系统稳定性下降。因此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无功功率对系统运行有着极大的影响,流动在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不但会导致系统中有功损耗的增大,严重时还会导致电力系统稳定性下降。因此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来对电力系统动态迅速地补偿无功功率,对改善输电配电网络工作稳态,维持电网电压水平稳定非常重要。相较于早期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响应时间长,占地空间大,调节范围窄等缺点,基于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等开发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具有响应速度快,无功功率调节平稳,可调范围广,抑制输出谐波等优点,逐渐成为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制一款应用于10k V电压等级,容量4Mvar的级联SVG系统,使其具有稳定进行动态无功补偿的能力,在结构设计上选用了级联多电平变换器(Cascaded Multilever Converter,CMC)作为主电路设计。本文在无功功率控制上采用了采样系统输出电流瞬时值来进行反馈控制的直接电流控制方案,通过对系统拓扑电气参数的分析研究,基于dq变换引入了电网电压和电抗器电压作为解耦控制参数,可以实现输出无功电流响应迅速且无稳态误差,并通过对级联系统主电路建模和仿真进行了验证。为解决级联模块直流侧电容母线电压不平衡问题,本文设计了相间均压控制和级间均压控制结合的双环均压控制方案,可以不受系统级联数量的影响实现母线电压平衡控制,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在仿真验证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硬件参数的计算设计,本文研制和搭建了实验样机进行实际工况测试,以验证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和均压方法有效性,也验证了所研制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低血清白蛋白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2018年8月连续入选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本部心脏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共15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依据血清白蛋白浓度分成2组,分别为低血清白蛋白组(61例)和对照组(89例),随访符合出院标准的研究对象出院30天内因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结果:1临床一般特征比较:与对照组相比,低血清白蛋白组生化指标中谷丙转氨酶含量较
为研究转Bt基因玉米材料的表达、产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表现,本文以Reid群骨干系PH6WC及育成的自交系J1490、J1495、4DH-10和外引系PH1CPS作母本,以Non-Reid为基础的转Bt基因材料6DH-85、J1401、6DH222、8DH273和8DH279和自选系J9D207、J1628、J1668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5×8)40个杂交组合,在6万株/公顷、7万株/公顷、8
目的:观察清脑益元汤对脑缺血损伤大鼠GFAP、NeuN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清脑益元汤保护脑缺血损伤神经元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健康SD大鼠112只,体重250±50g,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7只)、假手术组(35只)、模型组(35只)、清脑益元组汤(35只)。假手术组、模型组、清脑益元汤组分别按照术后取材时间点1d、3d、7d、14d、28d又分为5个亚组。空白组大鼠正常饲
涡轮增压技术由于具有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油耗以及改善尾气污染等优点,在汽车发动机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装有可调混流涡轮的增压器可以实现在全工况范围内与发动机的良好匹配,受到了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关于可调混流涡轮导流叶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叶端间隙泄漏流对于涡轮效率以及流通能力的影响,而很少关注如何减小导流叶片叶端间隙泄漏的流动损失。因此,以一种可调导叶混流涡轮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叶端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因此迫切需要研发能够替代或辅助医护人员完成老人护理工作的机器人。护理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不同,其工作环境是动态非结构化
最近几年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车这种交通工具逐渐开始变得普及,此时,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汽车各方面的使用性能,主要是指安全性能、操作的稳定性能以及平顺性等等。由于空气悬架能改善车辆平顺性、空气弹簧质量小寿命长、空气悬架可实现不同整车高度调节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和空气悬架相比,油气悬架工作缸主要是基于油液与高压气体实现运作的,所以对缸体的整体密封性要求较高;此外,油气悬架还需要经常进行清洁
纯电动车辆清洁高效,能够有效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为其能量源,永磁同步电机为其动力源,二者的可靠性对纯电动车辆正常行驶时的动力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针对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设计纯电动车辆动力系统故障诊断平台能够实时监测故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随着纯电动车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对动力系统的故障监管和人机交互能力需求增强。本论文开发了基于LabV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在7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0%以上。房颤可显著增加患者的致病率和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将二维图像信息转换为三维数据的方法。三维测量技术作为一种能够计算得到三维信息的技术应运而生,三维测量技术分为接触式和
原子力显微镜的轻敲模式作为纳米尺度表面形貌测量的重要手段,因其能够消除横向力,减小对样品的损害而应用广泛。但是针尖在敲击样品时往往产生磨损,进而导致横向测量分辨率降低。已有研究表明轻敲模式测量时振幅设定点、自由振幅等扫描参数和针尖冲击都会通过改变敲击时的动能影响单晶硅针尖的磨损,但轻敲模式下的磨损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轻敲测量特有的探针受力特征——敲击动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