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纽约城市“涂鸦”变迁——以“空间媒介”为中心的阐释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p90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涂鸦,通常指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利用马克笔和喷雾罐进行的即兴的涂画活动(Halsey, M. & Young, A.,2002),是一种依托于城市空间实体所进行的表达性传播活动。在当代,涂鸦常被视为一种艺术和文化形式,但在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纽约兴起之时,它还只是底层青年在楼宇外墙上进行的非法涂写。当越来越多主体参与,越来越多意涵丰富的涂鸦出现在墙上时,原初只是随意涂画的涂鸦便成了一种具有特定符号形式的传播实践,而承载涂鸦的楼宇外墙也被锻造成了一种空间媒介,甚至和实体空间一起成为了城市景观之一。
  尽管在现代艺术和青年亚文化领域,已有不少关于纽约涂鸦的整理和研究,但这些研究更加关注涂鸦的技法、艺术价值和抗争性表达功能,显然是不够充分的。本文试图从“空间媒介”的视角,对纽约城市涂鸦实践不同时期所依托的空间实体的地点、产权属性、功能,以及涂鸦表现形态进行分析,从而对20世纪纽约涂鸦的变迁和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空间媒介”既指物理空间分化所形构的传播和社会交往活动,也指空间中各种建筑或实体被“媒介化”,本研究侧重探讨的是那些原本具有生活功能的空间实体,是如何因附着信息或承载着传播活动而成为一种“空间媒介”,又由谁决定着哪些空间实体可以转型为媒介,发挥着社会传播的功能。基于此,本文将以涂鸦实践所依托的空间媒介为线索,对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纽约涂鸦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再阐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纽约城市涂鸦的变迁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哪些“空间媒介”?这些“空间媒介”生成过程中有哪些力量参与?不同力量在此“空间媒介”的生成中发挥着何种作用?依附于不同“空间媒介”的涂鸦实践有什么特点?“空间媒介”的变化如何影响着涂鸦实践的变化?
  通过对政府文件、文献记述的史料分析、涂鸦视觉文本分析,以及媒体报道的话语分析,本研究发现:
  1、纽约城市涂鸦的诞生源于城市更新时期,并大规模地出现在种族和阶级分化明显的衰败社区。这些地方大多被废弃或者不具有空间经济价值,被政府和商业力量所忽视。于是,城市底层(以帮派为主)获得了临时的空间使用权,草根的涂鸦活动得以在城市空间中出现。
  2、当底层力量扩散到政治和经济中心,侵犯到中产阶级或富人的利益时,空间的争夺便会展开。利益被侵犯的一方会以产权所有者、城市治理者和公民身份,对空间使用权进行定义。涂鸦者的实践遂被定义为非法活动并遭到打压。
  3、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其公共属性一开始就为涂鸦者将地铁变为媒介提供了可接近的资源。但当地铁涂鸦损害到城市当局和公众利益时,地铁运营者、大众传播媒介和公众都成了“反涂鸦”的力量,最终将涂鸦清除出地铁空间。
  4、然而,当地铁成为用于涂鸦的空间媒介后,这一移动的城市“画布”吸引了更多绘画爱好者加入,促使了涂鸦迅速从帮派青年的“刷签名”活动向视觉艺术转型。可以说,地铁这一“空间媒介”在推动纽约涂鸦艺术化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涂鸦的艺术性获得一定认可后,才有了重新回到城市空间的机会。
  5、商业力量很早就嗅到了涂鸦的艺术价值,它以合作的方式为涂鸦艺术家们提供商业属性的“空间媒介”,以期涂鸦能为商业空间带来经济和符号增值。然而,商业力量是不稳定的,当出现更具有商业价值的地产项目时,这一“空间媒介”便面临着被收回或被改造的风险。
  6、个人许可和政府许可是涂鸦艺术化后“空间媒介”生成的多元方式。个人产权所有者拥有空间媒介化使用的决定权;政府许可来自于涂鸦者的抗争及艺术界的支持,纽约社会文化对多元艺术和多元文化的许可和重视,成为后期政府允许公共空间中涂鸦实践展开的重要逻辑。
  就纽约涂鸦的案例来看,政府力量、商业力量、涂鸦者力量、艺术共同体的力量、媒体的力量、个体产权所有者及公众的力量都会影响着涂鸦“空间媒介”的获得和变迁。这其中以政府力量(城市治理代理人的身份)和资本力量为主导。但纽约地方的多种族特性、多文化特性、空间产权的多主体特性,都为城市涂鸦的存在提供了可能。
  以纽约涂鸦为例的“空间媒介”的生成逻辑,被打上了纽约社会文化和美国空间制度的烙印,具有探讨特定语境中“空间媒介”生成的启发意义,但单一案例的研究缺乏与不同语境案例的比较,是本研究的不足。
其他文献
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其越来越发挥着促进人们社会联系的核心作用,用户在其中镜像、重构、新建了人际关系,交往与互动行为频频发生,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从社会资本回报观的视角出发,以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青年的微博和微信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重点考察青年社交网络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过程中所获取的回报、以及影响这种回报获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
学位
大众传播时代的品牌化途径是传播主体利用各类媒体的综合传播力,建立产品、服务或机构与大众之间良好的关系。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通过设立新闻中心对赛事活动进行实时的报道,由此,活动主办方借助国内外媒体的联合报道效应,既扩大了展会自身的影响力,同时也对国家、区域和城市的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类专注于赛事报道的新闻中心具有通讯社的作用,却对展会的品牌传播缺乏框架性的议题策划和媒体资源的
学位
随着数字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信息生产与传播不再被专业新闻生产机构所垄断掌控,而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出现,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因此,传统的新闻内容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纷纷在时代的浪潮中寻求变革与发展,因势而谋,进行自身的转型与升级。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主动抓住机遇紧跟时代潮流转型成
学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日渐取代电脑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在这种背景下,使用便利、内容丰富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层出不穷,成为了媒介融合的新平台。各大门户网站最先看到这一新平台的优势,纷纷推出了新闻客户端,用户基数庞大的门户网站很快便占据大部分市场。与此同时,很多新兴网络公司也纷纷推出了聚合类新闻客户端,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从用户喜好出发,依托“大数据”和“个性推荐”等技术优势,一经推出就发展迅猛,迅速实
“问题疫苗”事件频发,主流媒体是传播健康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展的进程和结果均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以我国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以《人民日报》、《新京报》、“澎湃新闻”(其前身《东方早报》)对“2005年安徽泗县疫苗事件”、“2010年山西问题疫苗事件”、“2013年深圳康泰乙肝疫苗事件”、“2016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2018年长春
学位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关于老年群体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社会大众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其中,网络新闻因为受众广、传播速度快,已经成为社会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从互联网已有的相关报道来看,老年群体的热点新闻不断涌现,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的案例越来越多,老年群体受到的社会关注越来越多。微博在互联网中作为发展十年有余的强势新媒体平台,入驻新闻媒体体量大,形成了独立的
学位
伴随互联网环境的不断发展,最早的自媒体出现在“博客”,随着两微的广泛应用,自媒体在其中快速增长形成了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局面,现如今自媒体不断扩溢,各种媒介纷纷搭建了自媒体的入驻平台以吸引更多的潜在受众。然而用户在媒介之中并不是散乱的原子式的存在,而是经过网络环境的解构再重构呈社群式分布。社群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一定的变化,从早期的贴吧、随后的微信群聊,微信群聊成为构建社群的主要方式,随着各类媒介的快速发
学位
本研究采用QCA定性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研究了社会事件中何种类型的事件容易诱发媒介审判,第二部分研究了媒介审判案件中,媒介诉求对司法审判的效果,即具备何种要素的案件使得媒体介入的效果较大,第三部分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媒介审判案例分析及媒体报道分析,提出媒体报道的改进策略。  首先,在引发媒介审判的新闻事件类型研究中,研究发现当社会事件满足以下三条路径时,新闻事件容易诱发媒
学位
“女性力量”作为少见的概念组合,在MeToo运动的背景下被着重提出,且大多以生命故事的形式呈现在公共空间。本研究选取《人物》杂志的相关报道,通过文本和话语分析,考察当今新闻故事生产中“女性力量”的具体指向、构成要素,以及它如何对应女性处境、勾连文化权力和社会关系,借此理解这一概念在不同面向上的丰富内涵,并试图为相关议题和女性新闻生产提供启发。  研究发现,这些新闻故事所呈现出的“女性力量”,可从“
学位
社交网络上正在兴起着大量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讨论,“社交恐惧症”一词正在由医学定义上的疾病转化为网络热词。这种赛博空间内的“流行病”,伴生着大量的网络叙事文本,当它作为一个网络热词,在网络上被广泛的传播和使用时,它的指涉对象发生了变化,就社会性格理论的视角而言,新的指涉对象都不是社会性格的顺承者,他们的顺承过程发生了偏差,成为社会性格的偏离者。  “社交恐惧症”的网络文本叙事模式包括三种类型: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