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关于老年群体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社会大众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其中,网络新闻因为受众广、传播速度快,已经成为社会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从互联网已有的相关报道来看,老年群体的热点新闻不断涌现,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的案例越来越多,老年群体受到的社会关注越来越多。微博在互联网中作为发展十年有余的强势新媒体平台,入驻新闻媒体体量大,形成了独立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关于老年群体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社会大众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其中,网络新闻因为受众广、传播速度快,已经成为社会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从互联网已有的相关报道来看,老年群体的热点新闻不断涌现,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的案例越来越多,老年群体受到的社会关注越来越多。微博在互联网中作为发展十年有余的强势新媒体平台,入驻新闻媒体体量大,形成了独立的新闻版块,新闻资讯具有“短、平、快”三大特征,具有不可忽视的强大传播力、影响力。某种程度上,微博作为社交平台,其传播属性带有一定倾向性。
本文主要通过选取微博平台入驻媒体关于老人的新闻报道、资讯,采用文本分析、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标题、内容、形象建构等各方面进行样本分析。笔者发现老年群体在微博这一强势新媒体平台中的媒介形象偏负面,微博平台老年群体媒体报道呈污名化趋势。笔者通过对相关报道内容的分析,发现微博老年群体的“污名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负面报道的“标签化”、“夸大化”、“涉老”资讯报道议题的选择,受众“狂欢式”的情绪宣泄和不理性的言论表达等,均对老年群体形象的污名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就微博平台老年群体的负面报道所引起的舆论效应、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本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涉及的核心概念等;第一章节梳理、总结近年来我国“涉老”新闻报道趋势及具有争议性的议题类别;第二章重点分析以年轻受众为主的微博平台老人群体形象呈现特点及媒体报道特点;第三章研究老年群体已有的负面媒介形象所带来的不良风气盛行,老年群体形象、身份受损等社会问题;第四章根据老年群体媒介形象污名化所导致的问题,从媒体、老年群体自身、网民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后阐述观点,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中国的文学对外传播,汉学家功不可没。作为新生代汉学家,蓝诗玲的汉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她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译介,最引人瞩目的是她翻译的鲁迅小说被收录进著名的“企鹅经典文库”(Penguin Classics)。这是首次国外译者全文翻译鲁迅小说并被西方权威出版机构所接受。鲁迅小说不乏其他译本,但从传播效果来说,蓝译本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因此对蓝译本及其译者的风格进行探究,无论是对中国文学外译还是更为
语用能力是交际者在交际中识别语境、准确理解他人言语和得体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当今的外语教学中愈发受到关注。在英语为外语的语言学习环境下,教材是英语学习者极其重要的语言输入来源,尤其对于中国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教材更是不可或缺。因此,英语教材能否充分、有效地呈现地道的语用信息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产生直接影响。纵观国外英语教材评估的研究发现,各个阶段教材都有不同程度的
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圣经》当今通行的三部主要中文译本——教会公用的白话译本《和合本》,旨在取代《和合本》的、采用传统直译方法译成现代中文的《新译本》,以及对《和合本》的权威地位构成威胁的、根据“动态对等”理论译成浅白中文的《现代中文译本》——在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年轻一代读者中的接受情况。 围绕着这三部译本的接受情况和翻译方法,有过大量的争辩,但大都是从理论或经验的层面进行的。有鉴于此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不同国家沟通交流的桥梁。无论是作为母语或第一外语,英语教育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双语教育和多语教育的蓬勃发展更促进了多种英语变体的形成,如加拿大英语,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以及中国英语等。半个世纪以来,带有地方特点的英语变体在社会语言学界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不同英语变体的语音变异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西方经典语音变异研究大多是以英语母语者为
当微博等社交媒体超越了工具属性进而建构了一种社会空间时,全新的互动方式使个体获得了重塑自我与建构身份的机会。随着微博引入实名认证制度,越来越多的个体倾向于使用真实身份进行网络交往,他们对自我身份的体认对其自我呈现和表达行为具有形塑作用。在过去的研究中,较多地探讨某一细分群体的自我呈现行为,缺少对微博用户各个身份群体的全面解读。鉴于此,本文以“身份”为切入口,研究身份建构与认同过程中个体自我呈现行为
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其越来越发挥着促进人们社会联系的核心作用,用户在其中镜像、重构、新建了人际关系,交往与互动行为频频发生,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从社会资本回报观的视角出发,以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青年的微博和微信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重点考察青年社交网络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过程中所获取的回报、以及影响这种回报获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
大众传播时代的品牌化途径是传播主体利用各类媒体的综合传播力,建立产品、服务或机构与大众之间良好的关系。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通过设立新闻中心对赛事活动进行实时的报道,由此,活动主办方借助国内外媒体的联合报道效应,既扩大了展会自身的影响力,同时也对国家、区域和城市的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类专注于赛事报道的新闻中心具有通讯社的作用,却对展会的品牌传播缺乏框架性的议题策划和媒体资源的
随着数字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信息生产与传播不再被专业新闻生产机构所垄断掌控,而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出现,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因此,传统的新闻内容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纷纷在时代的浪潮中寻求变革与发展,因势而谋,进行自身的转型与升级。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主动抓住机遇紧跟时代潮流转型成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日渐取代电脑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在这种背景下,使用便利、内容丰富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层出不穷,成为了媒介融合的新平台。各大门户网站最先看到这一新平台的优势,纷纷推出了新闻客户端,用户基数庞大的门户网站很快便占据大部分市场。与此同时,很多新兴网络公司也纷纷推出了聚合类新闻客户端,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从用户喜好出发,依托“大数据”和“个性推荐”等技术优势,一经推出就发展迅猛,迅速实
“问题疫苗”事件频发,主流媒体是传播健康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展的进程和结果均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以我国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以《人民日报》、《新京报》、“澎湃新闻”(其前身《东方早报》)对“2005年安徽泗县疫苗事件”、“2010年山西问题疫苗事件”、“2013年深圳康泰乙肝疫苗事件”、“2016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2018年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