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算法多样化”的“冷”思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pr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指的是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在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不同的算法。但是,由于教师认识的偏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有悖《课标》精神的诸多现象。
  一、认为算法越多越好
  在参加听课活动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以算法的多少作为课堂教学好坏的一个指标。然而,有大部分学生的算法是在教师威逼利诱下说出来的。这些算法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个性的思维特征,甚至某些算法根本没有价值。所以,并不是算法越多越好,算法要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教材中经常出现多种算法,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我们必须怀着批判的精神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和规律出发,进行科学处理。首先,如果远远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忽略,以免造成学生学习技能的滞后。其次,如果经过教师引导,还是没有出现这种算法,说明这种算法远远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可忽略。第三,如果有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算法,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甚至可以推荐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进行“填鸭式”教学。
  二、忽视基本计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是在“重视口算,加强估算”的基础上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然而通过近几年学生的基本能力的比较发现,学生基本计算能力下降惊人。因此,在课内我们不能对各种计算方法一视同仁,而要对一些基本计算方法有所侧重,让学生明白通用方法和最简方法,必要时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适度机械训练,特别是在低段。同时,在小学阶段估算是非常重要的,在指导学生估算时,我们也要注意鼓励孩子方法多样化,使孩子在使用多种方法估算时明确它是检验计算的一种手段。教师不应强迫学生说算理,但在算法多样化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要方法在算理上进行必要的分析,以便从整体上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三、认为算法多样化就是一题多解
  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注重的是群体的算法多样,一题多解注重的是个体的算法多样,这是与一题多解的本质区别。一题多解要求每个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道题,而算法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算法,但对学生个体来说,可以只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甚至是还没找到计算方法。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鼓励优生在解决问题时一题多解,就个体而言,一题多解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因为孩子的个体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将这要求针对全体学生。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相对来说,在实际教学中更具有普遍性,而算法多样化则表现于突出个体间的互补性,尤其在算法交流和优化过程中,使得孩子的思维碰撞更为激烈,闪耀着思维的火花,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为精彩。
  四、不进行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我们的老师片面理解课标精神,认为尊重学生的选择就是符合教学理念,忽略了基本算法或是应该掌握的算法,总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或者是学生自己表达的算法,没有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总结,最终使得学生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方法,无法达成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多样化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甚至在学生迷惑时告知、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不断引领和逐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这个过程就是优化的过程。
  (连云港市新坝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了,因为这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和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也能够培养和造就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实践能力的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全面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全面改革和新的发展。  今天的少年儿童绝大多数都是
摘要:一切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产生不满足感。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创设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策略,也是提供与生成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本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最好教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教学之中,使其成为语文教学过程的灵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巧用布白,引导学生想象,
一次征文活动中,我让学生们将写好的习作发到我的QQ邮箱,结果发现班上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有QQ号,便让班长策划组建了一个班级QQ群。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穿梭其间如鱼得水,我不禁感叹:新时代的孩子真是与网络世界齐步走、共成长。  在阅读习作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不少新鲜的词句,例如“我木有去听课,那些童鞋讲的神马?”“究竟是洗具还是杯具?”……我便在QQ群里问他们那些词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发出后,很快回复了好多
摘要:命题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有其特殊的价值。本文分析了命题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对教学中如何命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命题作文是按照一定的计划和要求,由教师事先拟好题目,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正规的作文训练的一种方法,包括全命题和半命题、限定体裁和不限定体裁。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明确的作文
琳琳现就读五年级,能歌善舞,是我班的文艺委员。就是这样一个聪明、活泼、懂事的孩子,一连好几个星期的星期一都说自己的作业落在家里,这使我心生疑云,决定主动出击,揭开“作业落家里”之谜。  经过一番调查、取证,“作业落家里”之谜终于被我揭开。  一、作业落家里的原因是什么?——作业没完成  面对现实,琳琳坦白了事情真相:说自己作业落家里是因为周末作业没完成,怕被老师批评。等到下午时,再向老师撒个谎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