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想我能做我会思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zqre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不断提升教师驾驭课程的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任务。近两年,我园尝试开展主题预操作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一个“我敢想、我能做、我会思”的自主研修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敢想——在问题情境中,想想能做的
  我园年轻教师较多,对如何深入开展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存在困惑,我们就组织教师开展主题预操作活动。
  以小班上学期的主题“可爱的小动物”为例,我们首先对主题的核心价值进行解读,然后依据主题内容,对信息收集、主题环境、区角创设等做初步的预设。比如:在信息收集方面,可以引导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一些常见小动物的图片和毛绒玩具等;主题环境可以以常见动物为素材;可以创设科学区(饲养小金鱼)、益智区(开展给小动物喂食物、帮小动物找妈妈等活动)、语言区(提供家长带幼儿去动物园的照片,供幼儿和同伴自主讲述)、美工区(提供材料让幼儿利用撕纸、涂色、粘贴等技能打扮小动物)、建构区(给小动物盖房子)。整个预操作活动由业务园长牵头,对主题中的区角活动逐个讨论、记录,对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具体的操作来解决。比如,有教师提出问题:小班幼儿建构水平较低,如何对他们进行围拢技能指导更有效?我们就和教师一起实地操作,有的教师建议:可以在建构区放一个毛绒小动物,既方便幼儿按一定的方向进行围拢,又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随着主题预操作活动的开展,大家逐渐体会到:预操作的价值不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按教师的预设来开展活动,而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在主题实施中能够获得的有价值的新经验;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更加明确主题实施的目标,并能根据目标来预设和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
  我会做——在再预设中,想想怎样做会更好
  每次预操作后,教师们根据预设的方案实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为此,我们在主题开展中组织教师进行再预设。
  比如主题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在最初,孩子们收集来的信息主要是主题信息墙的素材,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小班的幼儿对收集来的色彩鲜艳的图片比较感兴趣,而中、大班幼儿却不会持续关注这些图片。发现这一现象后,教师们再次聚在一起讨论研究,也就是再预设。晨晨老师提出:中、大班的孩子在收集信息时可以做成简报的形式,这样可以增加信息量,也便于教师根据幼儿收集的信息了解他们在主题实施中的兴趣点,然后依据兴趣点生成新的活动。莉莉老师提出: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既可以在信息墙上呈现,也可以投放到区角制作成主题操作板,为孩子创造性地表现提供经验支持。在预设的过程中,这些好的建议得到分享,教师的智慧也得到了再次的激发。现在,每个班都有了自己的主题操作箱,就是把适合主题的操作板放在一起,供幼儿在活动时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操作板开展活动。
  我会思——在不断反思中调整行为和观念
  主题预操作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随着课程的进展而呈现出一个动态的研究过程,每一次的预操作不仅是对当下主题的预设,也是对上一个主题经验的借鉴和提升。实施主题预操作后,我们常常能听到教师们这样的表述:上一个主题中,孩子习得了……的经验,这个主题中孩子应该获得的新经验是……这些话语成为教师们常态化的教研语言。渐渐地,主题预操作从开始由业务园长主导的教研行为,变成了教师们的一种自主研究行为。为了顺应这样的改变,我们对主题预操作进行了表格式的呈现。在表格中,每次必讨论的内容有图书区、信息区等与主题相关区域的预设,表格中的留白可以让教师们就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预设性的研讨。教师们喜欢上了这种自由、民主的教研氛围,每位教师都能畅所欲言,只要合理的都能被大家采纳和运用。
  预操作活动实施近两年,我们逐渐理顺了预操作的价值:一是帮助教师理清每个主题的实施脉络,使主题更具目的性和操作性;二是让教师的智慧得到分享,提升了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三是真正实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核心理念“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在有目的的观察过程中能“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在多样性的主题呈现中能“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在多形式的主题实施中能“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其他文献
自开展课程游戏化建设以来,我们发现以班级为单位创设的区域环境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活动范围较小,材料不够丰富,幼儿交往的同伴相对固定等。于是,教师把目光投向过去只被当作美化、欣赏的环境——大厅、走廊、楼道等公共区域,努力寻求新的游戏空间,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在此,笔者就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的利用和环境创设的探索进行一些分享。一、因地制宜,巧用空间  因地制宜,巧用空间是指根据公共空间的大小、位置、功能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9号《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正式施行。较之旧版《规程》,特增加了“幼儿园的安全”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的重要性,为当下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仔细研读,作为管理者,我深刻地意识到:安全的管理重在前期的预警。本文将从“三个第一”入手,谈谈我园在风险预防和应急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坚固“第一保障”,紧绷安全意识之弦  我园建立园长总
为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我园采取了连环式的培训方法,即同一主题采取连环跟进的方式对新教师进行培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以“如何写好家园联系册”为例,谈谈新教师“连环式培训’’的过程。  一、理论环节:覃根专家谈策略  这一环节面向所有教师开设专家大讲堂,我们请经验丰富的草根专家——W老师,理论联系实际谈策略。  W老师首先分析了教师在撰写评语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贪图省事,千篇一律;泛泛而谈,缺乏
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2012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它的基本理念是“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表明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我园尝试借助教研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一、教研背景  音乐教学活动是我园的特色活动,提升青年教师音乐教学活动
前书写活动是指学前儿童在未接受正式的书写教育之前,根据环境中习得的书面语言知识,用笔或者其他书写替代物,通过感知、涂画、涂写、模拟运用文字或符号等形式,用图形和文字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将“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规定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两个最基本和最重要内容。音乐欣赏是艺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重要载体,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为了探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开展了教研活动,现以大班音乐欣赏活动“音乐里的故事”介绍我们的做法和思考。  一、活动设计  设计活动前,我们首先研讨了具有什
去年八月底的开学季,幼儿园一片繁忙。对我们幼儿园来说,繁忙中还多了一份纠结:根据市局工作部署,我园新开了一个园区,因此新一届小班孩子将面临分流。尽管我们没有“总园”“分园”之分,投入使用的新园区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在师资配备上也做了适当倾斜,但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分流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不,快召开新生家长会了,园长室还滞留着几位家长,软磨硬泡想让园长把孩子分在老园区。园长不得不再次向家长阐述我们
领域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由教学内容的知识、教育对象的知识、教学方法的知识构成。当前,PCK的价值得到普遍认同,PCK也被视为教师知识的核心。其中,领域教学内容的知识,也就是幼儿学习的领域核心经验,在PCK的构成中起着先导性作用,为教学提供了全局性指导。教师能否很好地把握领域教学内容的知识,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诗歌教学活动亦是
诗歌作为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因其語言简练、韵律规矩、节奏感强、内涵丰富等特点,成为贴近儿童审美,帮助儿童感知学习各种文学语言符号和概念,提升儿童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载体。从形式特征看,诗歌欣赏的核心经验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音乐美、绘画美和结构美。因此,教师在设计幼儿诗歌活动的时候,要紧紧围绕这三个核心经验,探索适宜有效的策略,为儿童和诗歌搭建桥梁,带领他们在倾听中感受,在模仿中学习,在想
晨谈活动是教师在晨间组织幼儿共同开展的有核心话題的集体谈话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组织好晨谈活动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让晨谈活动发挥出独特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对晨谈活动充满兴趣,使晨谈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笔者认为,幼儿园的晨谈活动应以幼儿发展为本,满足幼儿的需要,不断走向幼儿。走向幼儿意味着尊重幼儿的天性,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