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开展课程游戏化建设以来,我们发现以班级为单位创设的区域环境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活动范围较小,材料不够丰富,幼儿交往的同伴相对固定等。于是,教师把目光投向过去只被当作美化、欣赏的环境——大厅、走廊、楼道等公共区域,努力寻求新的游戏空间,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在此,笔者就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的利用和环境创设的探索进行一些分享。
因地制宜,巧用空间是指根据公共空间的大小、位置、功能进行适宜地改造,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1.公共区域改造要与课程内容相宜
环境是课程的载体,应尽可能地为课程做准备,同时随着课程内容的开展,环境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大班主题活动“神奇的桥”开展后,教师发现活动室的区域显得狭小逼仄,无法满足幼儿的活动,特别是进行到“我设计的桥”这一活动时教室里无法施展开来。于是,教师把目光投向了活动室外的走廊。向幼儿征询意见:“活动室容纳不下,我们把教室门口的走廊变成桥梁设计长廊怎么样?”幼儿欢呼雀跃,积极投入到“桥梁设计长廊”的准备之中,他们有的提议要画桥,有的提议搭桥,有的提议做桥(捏、塑)。“那走廊上要准备哪些材料”“怎么分工”等问题接踵而来。于是幼儿纷纷拿出了画笔、纸、积木、橡皮泥、黏土等各种材料,还用黑板纸贴在墙上,做了个临时涂鸦墙,说是用来画设计图。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只是将课程实施的空间进行了巧妙的拓展,幼儿的发展却是意想不到和令人惊叹的。
2.公共区域改造要与幼儿发展相宜
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下,许多幼儿园开始重新规划空间,创设环境,但有不少是依葫芦画瓢,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会发现很多公共活动区域的创设,显得随意而碎片化,还停留在过去以教师为主导,没有立足于幼儿本位去思考这样的设置是否为幼儿所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有一所幼儿园一楼小班教室的过道上,原本全是植物角,长长的走廊一侧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的确很养眼。后来在对该走廊利用情况进行审议的时候,教师们提出这样的布置并不适合小班幼儿,除了每天去观赏、浇水等,小班幼儿的能力还不能对这些植物进行更多、更深层次的探究,所以这个环境对幼儿来说是缺少吸引力的,无法引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教师便和幼儿展开了讨论,最后根据幼儿的想法和建议,师生齐动手将娃娃家搬到了室外。一条长廊,变成了小班幼儿心中的“温馨家园”。不同的空间布局、合理的物件摆放,还有丰富的游戏材料,每天都会吸引来不少的小主人在这里游戏、交往。而以前的植物则保留了一部分,既增添了家的温馨,也能满足幼儿在这方面学习的需要。
公共活动区域是对室内区域的补充,更是延伸、拓展和提高。因此,教师要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对各年龄段幼儿在同一区域活动中需要得到的不同发展了然于心,并依据这些目标审议区域活动内容,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给予有效支持。
1.大厅设计,一见钟情
大厅,是走进幼儿园看到的第一道风景线,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好的大厅设计,能让家长和幼儿“一见钟情”。要做到这点,我们就要转刻板为灵动,转教师包办为幼儿自主。
通常幼儿园大厅的墙壁上会呈现办园理念,几个大字机械地排列在墙上,周围做一些简单的装饰就好了,有些许“板着面孔说话”的清冷。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引领下,幼儿园的大厅变得温情而灵动。同样是展现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却匠心独运。比如我市一所幼儿园,充分利用了高邮湖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树立“自然呼吸、绿色成长”的办园理念。他们在大厅的一侧创设了“家乡的湖,美丽的湖”展示区域,用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来的芦苇、石块、透明塑料布(做水)、各类鱼虾模型等创设出了高邮湖的场景,辅以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剪影以及各种主题活动留下的作品。像“高邮湖的鸭”“渔民伯伯的一天”等,还有幼儿用积木、瓶子、PVC管建造的“一桥”“二桥”,整个区域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而大厅的另一侧,师幼共同制作的蒲草垫、木桩凳、小竹椅等打造了家长咨询台、等候区,这样的环境创设生动地延展了园所文化,家长进入后对园所的概况一目了然,比较容易达成共鸣。
2.走廊过道,再见倾心
从大厅进入幼儿园后,走廊、过道成就第二道风景线。以前,这里常呈现着教师精心制作的各种美轮美奂的作品,有时也会展示幼儿的一些作品,空间的利用略显单一。如今,这些场地被充分利用,成了幼儿活动的重要区域,变得热闹和丰富起来。有的幼儿园把它变成了大型专用区域,如科探长廊、阅读长廊、建构长廊等;有的则综合利用,将它打造成一个“特色小镇”,幼儿参与“小镇”建设,并一起制定“小镇公约”,设有“超市”“银行”“餐厅”“花店”等区域,在活动中幼儿学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学习技能、进行合作交往等;有的则联结着班级的主题活动,生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哇”时刻;当然也有的用来展示幼儿的作品,但现在不仅仅是成品的展示,更多关注的是幼儿创作的过程,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这样的走廊、过道,怎能不让幼儿驻足、倾心、留恋呢!
公共区域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突破了幼儿年龄、活动空间以及区域之间的限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享。
1.打破空间界限,让活动更恣意
过去的幼儿活动常常囿于班级的几个活动区域,因为空间的局限,往往也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和能力发展受到影响。就上文提到的“神奇的桥”的案例,试想,如果没有那样一方空间,将会错过多少精彩!
2.打破年龄界限,让游戏更纵情
开放性的环境和材料体现了多层次和多功能性,能引发不同水平幼儿的兴趣,也能实现幼儿经验的共享。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这样的空間里,都能找到各自适合的材料进行游戏,并借助同伴的经验得到更快的发展。例如,在建构长廊中,小班幼儿往往目的性弱、持续性差、选材盲目,在班级建构区域中,教师提供的大多是拼搭容易、形状简单的材料。而到了公共区域,建构材料的色彩、形状、材质等更为丰富,这时候,我们会看到自然而然形成的“大带小”混龄组合,在这样的带动和合作中,小班幼儿的建构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升,他们进行的不再是简单的延长、堆高、围合,开始有了造型,甚至有了场景。
3.打破区域界限,让学习更系统
公共区域由于空间、内容和材料上的优势,较好地推进幼儿系统的、深度的学习。比如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幼儿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观察、调研,并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经历了规划场地、选址、起名、布置、投入材料、制定公约等过程,“小镇”建好后,各个游戏区域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如幼儿要到超市、餐厅等地方消费,首先要去银行取钱,他们得学会操作ATM机,然后去购物。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语言、数学、美术、人际交往等能力都得到了综合发展。
幼儿园的公共区域仅仅是方寸之间的运筹,它具有的开放性、兼容性、挑战性和互动性是传统区域所无法相比的,它不仅使课程实施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游戏活动更加丰富生动,也为幼儿认知和经验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幼儿归属感得以增强,产生了1 1远远大于2的良好效果。
一、因地制宜,巧用空间
因地制宜,巧用空间是指根据公共空间的大小、位置、功能进行适宜地改造,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1.公共区域改造要与课程内容相宜
环境是课程的载体,应尽可能地为课程做准备,同时随着课程内容的开展,环境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大班主题活动“神奇的桥”开展后,教师发现活动室的区域显得狭小逼仄,无法满足幼儿的活动,特别是进行到“我设计的桥”这一活动时教室里无法施展开来。于是,教师把目光投向了活动室外的走廊。向幼儿征询意见:“活动室容纳不下,我们把教室门口的走廊变成桥梁设计长廊怎么样?”幼儿欢呼雀跃,积极投入到“桥梁设计长廊”的准备之中,他们有的提议要画桥,有的提议搭桥,有的提议做桥(捏、塑)。“那走廊上要准备哪些材料”“怎么分工”等问题接踵而来。于是幼儿纷纷拿出了画笔、纸、积木、橡皮泥、黏土等各种材料,还用黑板纸贴在墙上,做了个临时涂鸦墙,说是用来画设计图。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只是将课程实施的空间进行了巧妙的拓展,幼儿的发展却是意想不到和令人惊叹的。
2.公共区域改造要与幼儿发展相宜
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下,许多幼儿园开始重新规划空间,创设环境,但有不少是依葫芦画瓢,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会发现很多公共活动区域的创设,显得随意而碎片化,还停留在过去以教师为主导,没有立足于幼儿本位去思考这样的设置是否为幼儿所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有一所幼儿园一楼小班教室的过道上,原本全是植物角,长长的走廊一侧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的确很养眼。后来在对该走廊利用情况进行审议的时候,教师们提出这样的布置并不适合小班幼儿,除了每天去观赏、浇水等,小班幼儿的能力还不能对这些植物进行更多、更深层次的探究,所以这个环境对幼儿来说是缺少吸引力的,无法引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教师便和幼儿展开了讨论,最后根据幼儿的想法和建议,师生齐动手将娃娃家搬到了室外。一条长廊,变成了小班幼儿心中的“温馨家园”。不同的空间布局、合理的物件摆放,还有丰富的游戏材料,每天都会吸引来不少的小主人在这里游戏、交往。而以前的植物则保留了一部分,既增添了家的温馨,也能满足幼儿在这方面学习的需要。
二、围绕《指南》,共创环境
公共活动区域是对室内区域的补充,更是延伸、拓展和提高。因此,教师要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对各年龄段幼儿在同一区域活动中需要得到的不同发展了然于心,并依据这些目标审议区域活动内容,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给予有效支持。
1.大厅设计,一见钟情
大厅,是走进幼儿园看到的第一道风景线,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好的大厅设计,能让家长和幼儿“一见钟情”。要做到这点,我们就要转刻板为灵动,转教师包办为幼儿自主。
通常幼儿园大厅的墙壁上会呈现办园理念,几个大字机械地排列在墙上,周围做一些简单的装饰就好了,有些许“板着面孔说话”的清冷。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引领下,幼儿园的大厅变得温情而灵动。同样是展现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却匠心独运。比如我市一所幼儿园,充分利用了高邮湖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树立“自然呼吸、绿色成长”的办园理念。他们在大厅的一侧创设了“家乡的湖,美丽的湖”展示区域,用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来的芦苇、石块、透明塑料布(做水)、各类鱼虾模型等创设出了高邮湖的场景,辅以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剪影以及各种主题活动留下的作品。像“高邮湖的鸭”“渔民伯伯的一天”等,还有幼儿用积木、瓶子、PVC管建造的“一桥”“二桥”,整个区域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而大厅的另一侧,师幼共同制作的蒲草垫、木桩凳、小竹椅等打造了家长咨询台、等候区,这样的环境创设生动地延展了园所文化,家长进入后对园所的概况一目了然,比较容易达成共鸣。
2.走廊过道,再见倾心
从大厅进入幼儿园后,走廊、过道成就第二道风景线。以前,这里常呈现着教师精心制作的各种美轮美奂的作品,有时也会展示幼儿的一些作品,空间的利用略显单一。如今,这些场地被充分利用,成了幼儿活动的重要区域,变得热闹和丰富起来。有的幼儿园把它变成了大型专用区域,如科探长廊、阅读长廊、建构长廊等;有的则综合利用,将它打造成一个“特色小镇”,幼儿参与“小镇”建设,并一起制定“小镇公约”,设有“超市”“银行”“餐厅”“花店”等区域,在活动中幼儿学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学习技能、进行合作交往等;有的则联结着班级的主题活动,生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哇”时刻;当然也有的用来展示幼儿的作品,但现在不仅仅是成品的展示,更多关注的是幼儿创作的过程,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这样的走廊、过道,怎能不让幼儿驻足、倾心、留恋呢!
三、打破界限,实现共享
公共区域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突破了幼儿年龄、活动空间以及区域之间的限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享。
1.打破空间界限,让活动更恣意
过去的幼儿活动常常囿于班级的几个活动区域,因为空间的局限,往往也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和能力发展受到影响。就上文提到的“神奇的桥”的案例,试想,如果没有那样一方空间,将会错过多少精彩!
2.打破年龄界限,让游戏更纵情
开放性的环境和材料体现了多层次和多功能性,能引发不同水平幼儿的兴趣,也能实现幼儿经验的共享。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这样的空間里,都能找到各自适合的材料进行游戏,并借助同伴的经验得到更快的发展。例如,在建构长廊中,小班幼儿往往目的性弱、持续性差、选材盲目,在班级建构区域中,教师提供的大多是拼搭容易、形状简单的材料。而到了公共区域,建构材料的色彩、形状、材质等更为丰富,这时候,我们会看到自然而然形成的“大带小”混龄组合,在这样的带动和合作中,小班幼儿的建构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升,他们进行的不再是简单的延长、堆高、围合,开始有了造型,甚至有了场景。
3.打破区域界限,让学习更系统
公共区域由于空间、内容和材料上的优势,较好地推进幼儿系统的、深度的学习。比如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幼儿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观察、调研,并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经历了规划场地、选址、起名、布置、投入材料、制定公约等过程,“小镇”建好后,各个游戏区域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如幼儿要到超市、餐厅等地方消费,首先要去银行取钱,他们得学会操作ATM机,然后去购物。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语言、数学、美术、人际交往等能力都得到了综合发展。
幼儿园的公共区域仅仅是方寸之间的运筹,它具有的开放性、兼容性、挑战性和互动性是传统区域所无法相比的,它不仅使课程实施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游戏活动更加丰富生动,也为幼儿认知和经验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幼儿归属感得以增强,产生了1 1远远大于2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