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面对时代转型,“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也面临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步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本文作者就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1982年发现“准晶”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事件,结合“准晶”发现过程的一些故事以及作者的一些体会加入到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准晶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31-02
多年来,《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课程一直是各高校材料专业开设的一门经典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讲授了材料工作者经常使用的几种分析测试技术,如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和应用。作者以前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每每讲到透射电镜为人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时候,与超导体一道被列为19世纪80年代凝聚态物理两大重要进展的“准晶”只是一句话带过:“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于1982年4月8日首次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反常理”的现象——他们当时所观察的铝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种不重复的非周期性对称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当时的理论,具有此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最终,人们认识到这是一种新的固体,命名为“准晶”,从而带来了传统晶体学的一场革命”。
但是,2011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举世轰动。全世界的目光又重新回到“透射电镜”,回到“准晶”上面来。我在2012年上半年的“现代分析测试教学”中,就利用谢赫特曼发现“准晶”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契机,结合我所知道的“准晶”发现过程的一些故事以及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全部都加到教学中去,有关“准晶”的内容整整讲了一节课,同学们听的很入神,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称性”的概念
根据传统的固体理论,固态物质由晶体和非晶体组成。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以晶体的方式存在,它们在宏观上表现出特定的对称性。早在十九世纪,科学家就总结并通过数学严格证明,为了满足晶体的平移对称性(长程序),晶体只能出现n=1、2、3、4、6等五种旋转对称轴(相应的转角为2π/n),不可能出现n=5和n>6次的对称轴。1-4和6次旋转对称的图能够无间隙、不重叠地铺满整个平面空间,但5、7和8次对称的多边形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晶体结构中不允许出现5次和6次以上的旋转对称性,这是被写进教科书的国际学术界主流观点,一百多年来没有人去怀疑它的正确性,即使在实验中偶然发现那些被理论禁止的晶体对称结构,人们首先怀疑的是实验的可靠性,而不是理论是否有问题。
数学家才不管具体的晶体对称性,他们可以像小孩一样玩拼图游戏。进入20世纪,很多人对“非周期的平面铺砌”产生兴趣,所谓非周期铺砌(后来被称为准周期铺砌),是指铺砌的图形整体丧失平移对称性(没有长程序),但图形整体存在某种旋转对称性(取向序)。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拼出具有五次旋转对称性的平面图形,数学家起初证明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用20426种不同现状的花砖!后来证明只需104种,1971年进一步减少到下图a的6种,1974年Penrose证明用72°和36°的两种菱形,按照一定的衔接规则就可以实现具有5次旋转对称的非周期铺砌。陆续有研究者对其它旋转对称性的图形实现了非周期铺砌,在兴趣驱动下,数学家还发展了多种能直接产生非周期铺砌的方法,比如,高维空间投影法,对偶方法,自相似膨胀法等等。1995年德国科学家提出覆盖理论,该理论设想用一种画有特殊图案的花砖实现非周期铺砌,这个理论结果后来被很多实验验证。
二、准晶的发现
1982年,两位主要从事航空用高强度铝合金研究的以色列科学家Shechtman和Blech,他们无意中在急冷Al6Mn合金中发现五次对称衍射图,由于两人的晶体学基础一般,就到处请教晶体学专家,专家们认为那不过是晶体学中常见的五次孪晶。以双料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Pauling: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和平奖,1995年去世)为代表的保守势力,要誓死捍卫传统晶体理论的“纯洁性”,他们认为所谓准晶就是众人皆知的孪晶,在Nature发文用“Nonsense”这个词形容准晶的发现,并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连发檄文,歇斯底里地反对准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Shechtman还是决定把文章寄到美国《应用物理杂志》,不幸又被不识货的杂志编辑直接退稿。后来他们又去请教法国CNRS冶金化学研究所的D.Gratias,由于实验结果与传统晶体学的周期性相矛盾,Gratias认为很难被主流接受发表。
1984年秋,Gratias在加州大学的一次理论物理讨论会中听了Steinhardt的报告,发现他们关于二十面体理论模型的衍射花样与Shechtman等人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两人会后这么一碰,火花就出来了,他们决定把理论和实验结果同时寄到物理学最权威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独具慧眼的编辑让两篇文章以最快的速度先后发表,从此准晶(Quasicrystal)这个新名称诞生了。
三、中国人对“准晶”的贡献
Shechtman等人的文章是1984年11月12日刊登出来,几乎是同时,我国著名科学家郭可信院士手下大将张泽,在过渡族金属合金中也独立地发现了五次对称电子衍射图,不过遗憾地与“第一名”擦肩而过,可是我在想,如果没有以色列科学家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人的首次发现能这么容易被承认和发表吗?在郭可信先生的领导下,他的学生还先后发现了二维八次对称准晶和十二次对称准晶,并在国际上首次生长出毫米级的十次稳定准晶单晶。郭可信院士的研究团队因发现五次对称及Ti2Ni准晶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的四位学生也因为相关研究先后荣获第一和第二届吴健雄物理奖。准晶的发现,创造了中国科学的一个奇迹,被认为是真正达到国际水平的一项研究,这个项目的研究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学家,还“培养”了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叶恒强、李方华、张殿林和张泽院士。
四、“准晶”带来的启示
(一)学术界公认的就一定是真理吗?数学严格证明的就一定正确吗?
(二)我们一提到做学术,就是辛苦,枯燥。为什么不能用玩游戏的心态去玩科学?当所有人都在追求SCI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引用率。每年就是不停地写申请,争科研经费、项目的时候,我们为何不能静下心来玩玩科学?
(三)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偶然的,不是科学指南可以规划出来的,也不是用多少科研经费就可以换来的,把科学创新的希望和赌注完全压在那些钦定的人才身上,是极其不科学。权威是过去时,权威人士有时候是阻碍科学创新的最大阻力和绊脚石,要创新不要迷信权威。
(四)在科学发现中,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与“第一”擦肩而过?在不少研究领域,我们已经达到可以跟踪国际热点的水平,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创造研究热点,让外国人来跟踪?国家科研基金在支持开展国际前沿课题研究的同时,如何支持那些由中国人创造、将来有可能成为国际前沿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兆龙,胡海云.“准晶的发现”大学物理[J].大学物理,2011,30(7):33-36.
[2]谢兰生,翟建军.“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教学改革初探[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等教育研究,2006,(8):163-165.
关键词: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准晶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31-02
多年来,《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课程一直是各高校材料专业开设的一门经典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讲授了材料工作者经常使用的几种分析测试技术,如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和应用。作者以前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每每讲到透射电镜为人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时候,与超导体一道被列为19世纪80年代凝聚态物理两大重要进展的“准晶”只是一句话带过:“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于1982年4月8日首次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反常理”的现象——他们当时所观察的铝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种不重复的非周期性对称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当时的理论,具有此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最终,人们认识到这是一种新的固体,命名为“准晶”,从而带来了传统晶体学的一场革命”。
但是,2011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举世轰动。全世界的目光又重新回到“透射电镜”,回到“准晶”上面来。我在2012年上半年的“现代分析测试教学”中,就利用谢赫特曼发现“准晶”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契机,结合我所知道的“准晶”发现过程的一些故事以及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全部都加到教学中去,有关“准晶”的内容整整讲了一节课,同学们听的很入神,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称性”的概念
根据传统的固体理论,固态物质由晶体和非晶体组成。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以晶体的方式存在,它们在宏观上表现出特定的对称性。早在十九世纪,科学家就总结并通过数学严格证明,为了满足晶体的平移对称性(长程序),晶体只能出现n=1、2、3、4、6等五种旋转对称轴(相应的转角为2π/n),不可能出现n=5和n>6次的对称轴。1-4和6次旋转对称的图能够无间隙、不重叠地铺满整个平面空间,但5、7和8次对称的多边形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晶体结构中不允许出现5次和6次以上的旋转对称性,这是被写进教科书的国际学术界主流观点,一百多年来没有人去怀疑它的正确性,即使在实验中偶然发现那些被理论禁止的晶体对称结构,人们首先怀疑的是实验的可靠性,而不是理论是否有问题。
数学家才不管具体的晶体对称性,他们可以像小孩一样玩拼图游戏。进入20世纪,很多人对“非周期的平面铺砌”产生兴趣,所谓非周期铺砌(后来被称为准周期铺砌),是指铺砌的图形整体丧失平移对称性(没有长程序),但图形整体存在某种旋转对称性(取向序)。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拼出具有五次旋转对称性的平面图形,数学家起初证明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用20426种不同现状的花砖!后来证明只需104种,1971年进一步减少到下图a的6种,1974年Penrose证明用72°和36°的两种菱形,按照一定的衔接规则就可以实现具有5次旋转对称的非周期铺砌。陆续有研究者对其它旋转对称性的图形实现了非周期铺砌,在兴趣驱动下,数学家还发展了多种能直接产生非周期铺砌的方法,比如,高维空间投影法,对偶方法,自相似膨胀法等等。1995年德国科学家提出覆盖理论,该理论设想用一种画有特殊图案的花砖实现非周期铺砌,这个理论结果后来被很多实验验证。
二、准晶的发现
1982年,两位主要从事航空用高强度铝合金研究的以色列科学家Shechtman和Blech,他们无意中在急冷Al6Mn合金中发现五次对称衍射图,由于两人的晶体学基础一般,就到处请教晶体学专家,专家们认为那不过是晶体学中常见的五次孪晶。以双料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Pauling: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和平奖,1995年去世)为代表的保守势力,要誓死捍卫传统晶体理论的“纯洁性”,他们认为所谓准晶就是众人皆知的孪晶,在Nature发文用“Nonsense”这个词形容准晶的发现,并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连发檄文,歇斯底里地反对准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Shechtman还是决定把文章寄到美国《应用物理杂志》,不幸又被不识货的杂志编辑直接退稿。后来他们又去请教法国CNRS冶金化学研究所的D.Gratias,由于实验结果与传统晶体学的周期性相矛盾,Gratias认为很难被主流接受发表。
1984年秋,Gratias在加州大学的一次理论物理讨论会中听了Steinhardt的报告,发现他们关于二十面体理论模型的衍射花样与Shechtman等人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两人会后这么一碰,火花就出来了,他们决定把理论和实验结果同时寄到物理学最权威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独具慧眼的编辑让两篇文章以最快的速度先后发表,从此准晶(Quasicrystal)这个新名称诞生了。
三、中国人对“准晶”的贡献
Shechtman等人的文章是1984年11月12日刊登出来,几乎是同时,我国著名科学家郭可信院士手下大将张泽,在过渡族金属合金中也独立地发现了五次对称电子衍射图,不过遗憾地与“第一名”擦肩而过,可是我在想,如果没有以色列科学家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人的首次发现能这么容易被承认和发表吗?在郭可信先生的领导下,他的学生还先后发现了二维八次对称准晶和十二次对称准晶,并在国际上首次生长出毫米级的十次稳定准晶单晶。郭可信院士的研究团队因发现五次对称及Ti2Ni准晶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的四位学生也因为相关研究先后荣获第一和第二届吴健雄物理奖。准晶的发现,创造了中国科学的一个奇迹,被认为是真正达到国际水平的一项研究,这个项目的研究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学家,还“培养”了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叶恒强、李方华、张殿林和张泽院士。
四、“准晶”带来的启示
(一)学术界公认的就一定是真理吗?数学严格证明的就一定正确吗?
(二)我们一提到做学术,就是辛苦,枯燥。为什么不能用玩游戏的心态去玩科学?当所有人都在追求SCI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引用率。每年就是不停地写申请,争科研经费、项目的时候,我们为何不能静下心来玩玩科学?
(三)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偶然的,不是科学指南可以规划出来的,也不是用多少科研经费就可以换来的,把科学创新的希望和赌注完全压在那些钦定的人才身上,是极其不科学。权威是过去时,权威人士有时候是阻碍科学创新的最大阻力和绊脚石,要创新不要迷信权威。
(四)在科学发现中,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与“第一”擦肩而过?在不少研究领域,我们已经达到可以跟踪国际热点的水平,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创造研究热点,让外国人来跟踪?国家科研基金在支持开展国际前沿课题研究的同时,如何支持那些由中国人创造、将来有可能成为国际前沿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兆龙,胡海云.“准晶的发现”大学物理[J].大学物理,2011,30(7):33-36.
[2]谢兰生,翟建军.“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教学改革初探[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等教育研究,2006,(8):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