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针对目前理论界研究的现状,结合笔者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对短跑途中跑髋关节技术及其作用进行阐述,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
关键词:短跑;跑髋关节技术;技术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短跑水平落后的因素很多,跑的技术水平差是其中之一。从中外田径比赛中就可以看出我国短跑运动员和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相比,存在着跑得紧张、步幅小、髋关节灵活性差,送髋不充分和后蹬效果差等弱点。如美国运动员的步长为2.41米。步频4.8步/秒,腾空时间0.113秒。后蹬结束瞬间两大腿夹角100°-110°。而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步长是2.30米,步频4.63步/秒,腾空时间0.128秒,后蹬结束瞬间两大腿夹角只有96°-97°。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认为,短跑途中跑前支撑阶段由于受到与其运动员方向相反的支撑反作用力而呈减速趋势。然而,前支撑段髋的运动曲线并不是传统观点中的始终减速,而是有减速和加速两个阶段。在着地之初,髋关节减速0.005M/S,后又升到了0.025M/S。在整个前支撑阶段,髋关节速度上升了0.02M/S,从而人体获得了加速度。本文着重从髋关节在途中跑所起的加速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教学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三、讨论与分析
(一)髋是人体水平加速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短跑理论认为,后蹬是跑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动力来源,后蹬的效果取决于后蹬的力量、速度、幅度、方向等。与此相适应,在技术上要求髋、膝、踝充分伸展。然而较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较优秀的运动员倾向与减少蹬离地面时支撑大腿的后伸角即较小的伸髋幅度,减小离地瞬间的膝角,蹬离地瞬间脚踝不充分伸展。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技术与传统后蹬动力理论的要求是恰恰相反的。高水平与低水平,运动员之间的速度差异是由于伸髋的速度而不是伸膝,伸踝的速度。优秀运动员之所以取胜,大部分都归功于支撑过程中较高的大腿角速度。
以上表明:优秀短跑运动员下肢运动特点是:较高的大腿角速度即屈髋和伸髋的速度,离地时支撑腿较小的伸髋幅度与伸膝幅度,摆动腿较大的屈髋幅度。因此本文认为,髋是人体水平加速度的关键关节,是人体快速前移的马达。而膝与踝起一种坚强的固定作用,把支撑阶段产生于髋的动力传达到地面。支撑腿膝的运动服从并服务于髋的运动,伸膝是伸髋的随动动作。过多的伸膝加大髋的后伸,增加着地时间,继而影响大腿折叠前摆的速度与幅度,最终导致其再次着地时准备不足。髋关节的运动学特征是评价短跑技术效果的主要指标。人体水平加速度的原动力是摆动腿的折叠前摆与支撑腿的快速伸髋在时空上的巧妙配合,而且,这个动力作用在于整个支撑过程。
摆动腿的折叠前摆与支撑腿的伸髋后摆动是一个相对运动。在支撑腿膝、踝牢固支撑下,支撑腿伸髋速度快必然有助于摆动腿的快速折叠前摆,反之亦然。没有占人体质量17%的摆动腿折叠前摆的协同配合,支撑腿便无法有效地使人体水平加速;同样,没有良好的支撑和积极地向后划摆配合,摆腿的快速前摆对人体的水平加速作用也无从表现,二者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统一于对人体水平加速的过程中。此外,在摆动腿前摆支撑腿着地瞬间,如果加快伸髋速度,使向后扒地的速度与身体重心前移速度相同或接近,可以大大减少着地支撑瞬间的制动力有利保持水平速度,这种摆动腿的伸髋动作同样也是在支撑腿蹬伸和积极前摆的协调配合下完成的。这一相对运动越快即两腿剪绞越快,人体在支撑段的速度越容易保持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应均衡发展屈髋与伸髋肌群,对其中任何一方的偏废都不是科学的。
(二)髋动力观点对途中跑身体重心曲线分析。髋动力观点认为,人体水平加速的动力存在于支撑的全过程,来源于整个支撑阶段摆动腿的折叠前摆与支撑腿的快速伸髋在时空的协同配合,既然如此,为何人体重心在着地之初会出现一个短暂而微小的速度下降?这个微小的速度下降是由于支撑脚着地前瞬间存在着与运动方向一致的水平速度。着地之初,支撑腿积极展髋配合以摆动腿快速前摆所产生的动力对人体的加速效果。被这个制动作用的减速抵消并掩盖起来,从而形成了前支撑段人体重心最初的短暂而微小的减速。随着髋动力的继续,制动作用的影响逐渐被克服,人体重心显现逐渐加速。由于没有运动员能在着地时表现出脚相对于地面向后的摆动,因而着地指动是不可避免的,当这个制动(腾空时空气阻力)所造成的减速与支撑段屈髋与伸髋的剪绞动力相平衡时,运动员即达到最高跑速。在途中跑的后程,由于疲劳使脚着地之初的制动增加,出现了途中跑后程的速度下降。
(三)髋部肌群对短跑水平加速所起的作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许多人往往把膝部伸肌看作是对短跑水平加速度起主要的作用,甚至是唯一的肌肉。因而就只重视这部分的肌肉力量训练,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把注意力投向髋部伸肌,尤其是髋股部肌肉的力量训练。膝关节角度的变化幅度在短跑的支撑阶级并不明显。据调查得出,在一个跑步的动作的周期中,膝关节角度只是人165%缩小到150%。然后再扩大162%。相反,髋关节角度的变化幅度要大得多,从148°扩大到203°。除此以外,对膝部伸肌力量所做的生物力学分析表明,在最有利于膝部伸肌作功的后支撑阶段,该伸肌产生的垂直力量越大,但水平力量较小,因此就产生了这种猜测。这时可能还有其它肌肉对水平加速度起作用。如果仅仅以增强膝部伸肌力量的训练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的水平加速能力,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垂直加速的提高幅度比水平加速的要大得多。解剖学文献中提到,髋股部肌肉的收缩主要作用于伸髋和屈膝,这也许就是短跑后支撑阶段的伸膝动作与这些肌肉无关的原因。然而,由于髋部肌肉穿越两个关节,因此根据髋、膝关节的位置以及脚的位置。它们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例如,当脚踏地,且膝关节角度不小于150°时,髋股部肌肉也会参与伸膝。这种作用人们早以了解,可是迄今为止,这种作用于用还没有经常地在短跑中及应出,在上述条件下,只要收缩髋部的肌肉就会产生短跑时特有的支撑腿的动作,即在整个阶段出现持续伸髋动作和后支撑阶段出现幅度很少的伸膝动作。
四、结论
1、蹬摆的协调配合是水平加速的关键。也就是说,摆动腿屈髋幅度较大,支撑腿伸髋幅度较小。二者相对运动越快就越能保持和提高速度。
2、髋部肌肉能单独完成短跑支撑阶段所需的伸髋、伸膝活动,在相同的收缩速度下,髋所产生的动作速度比膝伸肌的速度大得多,所以髋关节的作用在运动中不容忽视。
3、奔跑过程中着地瞬间出现制动是无法避免的。但随着髋动力的改善,制动所产生的阻力越来越小。送髋技术在短跑技术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提高短跑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送髋技术的训练。并注意发展髋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和髋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
参考文献:
[1]K维曼•髋股部肌群对短跑水平加速所起的作用.国外体育科技,1990(1)。
[2]周克勤,短跑的送髋技术.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9(3)。
[3]李益群,试论短跑途中的跑“送髋”技术,中国体育科技,1991年(8)。
[4]翁琼娜.汤际云,发展髋踝关节力量提高短跑速度,体育科研.1987(8)、(9)。
[5]邵力平,从实效性看现代短跑技术,体育科研,1998.(1)、(2)。
[6]拉尔夫.曼,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学趋势,国外体育科技,1990(1)。
关键词:短跑;跑髋关节技术;技术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短跑水平落后的因素很多,跑的技术水平差是其中之一。从中外田径比赛中就可以看出我国短跑运动员和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相比,存在着跑得紧张、步幅小、髋关节灵活性差,送髋不充分和后蹬效果差等弱点。如美国运动员的步长为2.41米。步频4.8步/秒,腾空时间0.113秒。后蹬结束瞬间两大腿夹角100°-110°。而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步长是2.30米,步频4.63步/秒,腾空时间0.128秒,后蹬结束瞬间两大腿夹角只有96°-97°。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认为,短跑途中跑前支撑阶段由于受到与其运动员方向相反的支撑反作用力而呈减速趋势。然而,前支撑段髋的运动曲线并不是传统观点中的始终减速,而是有减速和加速两个阶段。在着地之初,髋关节减速0.005M/S,后又升到了0.025M/S。在整个前支撑阶段,髋关节速度上升了0.02M/S,从而人体获得了加速度。本文着重从髋关节在途中跑所起的加速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教学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三、讨论与分析
(一)髋是人体水平加速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短跑理论认为,后蹬是跑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动力来源,后蹬的效果取决于后蹬的力量、速度、幅度、方向等。与此相适应,在技术上要求髋、膝、踝充分伸展。然而较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较优秀的运动员倾向与减少蹬离地面时支撑大腿的后伸角即较小的伸髋幅度,减小离地瞬间的膝角,蹬离地瞬间脚踝不充分伸展。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技术与传统后蹬动力理论的要求是恰恰相反的。高水平与低水平,运动员之间的速度差异是由于伸髋的速度而不是伸膝,伸踝的速度。优秀运动员之所以取胜,大部分都归功于支撑过程中较高的大腿角速度。
以上表明:优秀短跑运动员下肢运动特点是:较高的大腿角速度即屈髋和伸髋的速度,离地时支撑腿较小的伸髋幅度与伸膝幅度,摆动腿较大的屈髋幅度。因此本文认为,髋是人体水平加速度的关键关节,是人体快速前移的马达。而膝与踝起一种坚强的固定作用,把支撑阶段产生于髋的动力传达到地面。支撑腿膝的运动服从并服务于髋的运动,伸膝是伸髋的随动动作。过多的伸膝加大髋的后伸,增加着地时间,继而影响大腿折叠前摆的速度与幅度,最终导致其再次着地时准备不足。髋关节的运动学特征是评价短跑技术效果的主要指标。人体水平加速度的原动力是摆动腿的折叠前摆与支撑腿的快速伸髋在时空上的巧妙配合,而且,这个动力作用在于整个支撑过程。
摆动腿的折叠前摆与支撑腿的伸髋后摆动是一个相对运动。在支撑腿膝、踝牢固支撑下,支撑腿伸髋速度快必然有助于摆动腿的快速折叠前摆,反之亦然。没有占人体质量17%的摆动腿折叠前摆的协同配合,支撑腿便无法有效地使人体水平加速;同样,没有良好的支撑和积极地向后划摆配合,摆腿的快速前摆对人体的水平加速作用也无从表现,二者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统一于对人体水平加速的过程中。此外,在摆动腿前摆支撑腿着地瞬间,如果加快伸髋速度,使向后扒地的速度与身体重心前移速度相同或接近,可以大大减少着地支撑瞬间的制动力有利保持水平速度,这种摆动腿的伸髋动作同样也是在支撑腿蹬伸和积极前摆的协调配合下完成的。这一相对运动越快即两腿剪绞越快,人体在支撑段的速度越容易保持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应均衡发展屈髋与伸髋肌群,对其中任何一方的偏废都不是科学的。
(二)髋动力观点对途中跑身体重心曲线分析。髋动力观点认为,人体水平加速的动力存在于支撑的全过程,来源于整个支撑阶段摆动腿的折叠前摆与支撑腿的快速伸髋在时空的协同配合,既然如此,为何人体重心在着地之初会出现一个短暂而微小的速度下降?这个微小的速度下降是由于支撑脚着地前瞬间存在着与运动方向一致的水平速度。着地之初,支撑腿积极展髋配合以摆动腿快速前摆所产生的动力对人体的加速效果。被这个制动作用的减速抵消并掩盖起来,从而形成了前支撑段人体重心最初的短暂而微小的减速。随着髋动力的继续,制动作用的影响逐渐被克服,人体重心显现逐渐加速。由于没有运动员能在着地时表现出脚相对于地面向后的摆动,因而着地指动是不可避免的,当这个制动(腾空时空气阻力)所造成的减速与支撑段屈髋与伸髋的剪绞动力相平衡时,运动员即达到最高跑速。在途中跑的后程,由于疲劳使脚着地之初的制动增加,出现了途中跑后程的速度下降。
(三)髋部肌群对短跑水平加速所起的作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许多人往往把膝部伸肌看作是对短跑水平加速度起主要的作用,甚至是唯一的肌肉。因而就只重视这部分的肌肉力量训练,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把注意力投向髋部伸肌,尤其是髋股部肌肉的力量训练。膝关节角度的变化幅度在短跑的支撑阶级并不明显。据调查得出,在一个跑步的动作的周期中,膝关节角度只是人165%缩小到150%。然后再扩大162%。相反,髋关节角度的变化幅度要大得多,从148°扩大到203°。除此以外,对膝部伸肌力量所做的生物力学分析表明,在最有利于膝部伸肌作功的后支撑阶段,该伸肌产生的垂直力量越大,但水平力量较小,因此就产生了这种猜测。这时可能还有其它肌肉对水平加速度起作用。如果仅仅以增强膝部伸肌力量的训练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的水平加速能力,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垂直加速的提高幅度比水平加速的要大得多。解剖学文献中提到,髋股部肌肉的收缩主要作用于伸髋和屈膝,这也许就是短跑后支撑阶段的伸膝动作与这些肌肉无关的原因。然而,由于髋部肌肉穿越两个关节,因此根据髋、膝关节的位置以及脚的位置。它们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例如,当脚踏地,且膝关节角度不小于150°时,髋股部肌肉也会参与伸膝。这种作用人们早以了解,可是迄今为止,这种作用于用还没有经常地在短跑中及应出,在上述条件下,只要收缩髋部的肌肉就会产生短跑时特有的支撑腿的动作,即在整个阶段出现持续伸髋动作和后支撑阶段出现幅度很少的伸膝动作。
四、结论
1、蹬摆的协调配合是水平加速的关键。也就是说,摆动腿屈髋幅度较大,支撑腿伸髋幅度较小。二者相对运动越快就越能保持和提高速度。
2、髋部肌肉能单独完成短跑支撑阶段所需的伸髋、伸膝活动,在相同的收缩速度下,髋所产生的动作速度比膝伸肌的速度大得多,所以髋关节的作用在运动中不容忽视。
3、奔跑过程中着地瞬间出现制动是无法避免的。但随着髋动力的改善,制动所产生的阻力越来越小。送髋技术在短跑技术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提高短跑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送髋技术的训练。并注意发展髋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和髋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
参考文献:
[1]K维曼•髋股部肌群对短跑水平加速所起的作用.国外体育科技,1990(1)。
[2]周克勤,短跑的送髋技术.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9(3)。
[3]李益群,试论短跑途中的跑“送髋”技术,中国体育科技,1991年(8)。
[4]翁琼娜.汤际云,发展髋踝关节力量提高短跑速度,体育科研.1987(8)、(9)。
[5]邵力平,从实效性看现代短跑技术,体育科研,1998.(1)、(2)。
[6]拉尔夫.曼,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学趋势,国外体育科技,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