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造能力是教育的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进行能力培养,充分利用教具和电化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课堂教学中变讲授为讨论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培养 能力 素质
当今世界是新技术革命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基础好、素质高、有创造能力的新兴人才。教育社就必须深入开展教学教法的改革,寻求新的教学机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不求人人升学考高分,但求各个成才有作为,造就一批为经济腾飞有用的新型人才。
初中生物课中考占分不多,受旧的教育观念禁锢的影响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实际教学相对困难较大。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激发兴趣、活跃课堂、联系实际、动手动脑等方面大胆尝试培养锻炼学生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教具和电化教学,以直观、形象的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用实验来教学,因此,充分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幻灯片、动画演示、视频演示等等都是我上生物课经常用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将《骨骼和骨骼集群》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抽象、枯燥,单凭口述学生无法全部领会,用挂图或模型学生就可一目了然的看清楚每一块骨骼的准确形状和具体位置,既学到了只是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节省了讲授的时间。
另外,在讲解一些不常见生物的的结构、功能和生理时,同学们往往难以理解,我就利用电化教学——投影仪,把相关的知识制成表格、图形、动画、视频等用投影仪放映,还可以再最后播放习题、问题与思考,以及链接一些相关内容,借以扩充知识面。对这一些形式的教学,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讲眼球的结构时,我自制了眼球复合式投影片,上课时边放映边讲解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亲自操作投影仪,自己拼成眼球的结构图,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抢先上前亲自操作。这样,同学们在十分活跃的气氛中加深了印象,增强了知识的记忆。
二、优化课堂教学,变讲授为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上课时对某些章节采用师生对话式和讨论式的学习方法,这样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免疫》和《传染病》内容时,课前让学生稍作准备,上课时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提出疑问并相互解答。如有的同学结合亲属中有传染过“流行性感冒的体验”,纷纷发表各自对“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如何预防等知识的深刻理解。在讨论式学习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将现象与本质相联系,口语表达与名词术语相联系,引导他们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难以记忆、比较抽象的内容,我经常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教材中讲授有关心脏各部分以及相连通的血管、分别流的是什么血液类型的章节时,历届同学都反映不好记忆。讲课时我就首先分别在黑板上写出:左心房(动)→肺静脉(动)、左心室(动)→主动脉(动)、右心房(静)→上下腔静脉(静)、右心室(静)→肺动脉(静),然后让同学们找规律,最后,指导总结出:左动右静。便于学生记忆,效果很好。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们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就充分肯定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重大意义。尤其是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在平时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適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利用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双手,鼓励他们独立从事一些操作性活动,如采集标本、制作模型等。随着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创造性能力也就越来越变得活跃并更具有自发性。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向经典实验挑战,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变换条件,大胆设计。如在“观察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情况”实验,按教材的方法操作,常遇到小鱼跳动的现象,令学生不知所措,怎么办呢?书中又没有秘诀,此时,我鼓励学生,只要能获得好的观察效果,你们想什么办法都行。一鼓动,学生的胆子就大多了,有的学生干脆将鱼的尾鳍用解剖刀割下,有的将小鱼折腾得快死了再观察,有的学生很聪明,先将尾鳍沾上少许水分,然后用手按着直接放在通光孔上观察,由于鳍上有水,因此伸展度很好,血流明显,观察效果颇佳。通过实验,显示们从思想上摆脱了一切依赖书本的想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解决现实困难中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四、创造条件,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围绕生物学科可以开展的课外活动很多、资源十分丰富,比如组织参观花卉、蔬菜的种植,开展植树活动,举办知识竞赛、野外鸟类观察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组织学生参观花卉、蔬菜的种植。去年三月我校利用生物课参观了附近蔬菜、花卉的种植基地,在现场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向技术员问这问那。比如什么是组织培养,其方法原理是怎样的等等,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观察和了解到不同花卉、蔬菜的生活习性,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宽了视野,巩固和加深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了解了栽培技术和劳动的收获,激发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得到了有效地结合。
2、举办知识竞赛。以知识性、趣味性的方式将与生物学科相关的内容组织成一系列试题,定期举办知识竞赛,可增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如此等等的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能力,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很多很多,古人云:“飞蓬千里之遥,因乘风之势,虽远必至;探渊千里之深,因悬绝之数,虽深必得。”培养学生能力任重而道远,它不是朝夕之功也不是春华秋实,但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我国的素质教育之花必将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资料』九年义务教育生物第二册教育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培养 能力 素质
当今世界是新技术革命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基础好、素质高、有创造能力的新兴人才。教育社就必须深入开展教学教法的改革,寻求新的教学机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不求人人升学考高分,但求各个成才有作为,造就一批为经济腾飞有用的新型人才。
初中生物课中考占分不多,受旧的教育观念禁锢的影响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实际教学相对困难较大。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激发兴趣、活跃课堂、联系实际、动手动脑等方面大胆尝试培养锻炼学生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教具和电化教学,以直观、形象的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用实验来教学,因此,充分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幻灯片、动画演示、视频演示等等都是我上生物课经常用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将《骨骼和骨骼集群》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抽象、枯燥,单凭口述学生无法全部领会,用挂图或模型学生就可一目了然的看清楚每一块骨骼的准确形状和具体位置,既学到了只是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节省了讲授的时间。
另外,在讲解一些不常见生物的的结构、功能和生理时,同学们往往难以理解,我就利用电化教学——投影仪,把相关的知识制成表格、图形、动画、视频等用投影仪放映,还可以再最后播放习题、问题与思考,以及链接一些相关内容,借以扩充知识面。对这一些形式的教学,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讲眼球的结构时,我自制了眼球复合式投影片,上课时边放映边讲解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亲自操作投影仪,自己拼成眼球的结构图,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抢先上前亲自操作。这样,同学们在十分活跃的气氛中加深了印象,增强了知识的记忆。
二、优化课堂教学,变讲授为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上课时对某些章节采用师生对话式和讨论式的学习方法,这样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免疫》和《传染病》内容时,课前让学生稍作准备,上课时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提出疑问并相互解答。如有的同学结合亲属中有传染过“流行性感冒的体验”,纷纷发表各自对“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如何预防等知识的深刻理解。在讨论式学习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将现象与本质相联系,口语表达与名词术语相联系,引导他们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难以记忆、比较抽象的内容,我经常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教材中讲授有关心脏各部分以及相连通的血管、分别流的是什么血液类型的章节时,历届同学都反映不好记忆。讲课时我就首先分别在黑板上写出:左心房(动)→肺静脉(动)、左心室(动)→主动脉(动)、右心房(静)→上下腔静脉(静)、右心室(静)→肺动脉(静),然后让同学们找规律,最后,指导总结出:左动右静。便于学生记忆,效果很好。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们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就充分肯定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重大意义。尤其是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在平时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適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利用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双手,鼓励他们独立从事一些操作性活动,如采集标本、制作模型等。随着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创造性能力也就越来越变得活跃并更具有自发性。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向经典实验挑战,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变换条件,大胆设计。如在“观察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情况”实验,按教材的方法操作,常遇到小鱼跳动的现象,令学生不知所措,怎么办呢?书中又没有秘诀,此时,我鼓励学生,只要能获得好的观察效果,你们想什么办法都行。一鼓动,学生的胆子就大多了,有的学生干脆将鱼的尾鳍用解剖刀割下,有的将小鱼折腾得快死了再观察,有的学生很聪明,先将尾鳍沾上少许水分,然后用手按着直接放在通光孔上观察,由于鳍上有水,因此伸展度很好,血流明显,观察效果颇佳。通过实验,显示们从思想上摆脱了一切依赖书本的想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解决现实困难中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四、创造条件,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围绕生物学科可以开展的课外活动很多、资源十分丰富,比如组织参观花卉、蔬菜的种植,开展植树活动,举办知识竞赛、野外鸟类观察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组织学生参观花卉、蔬菜的种植。去年三月我校利用生物课参观了附近蔬菜、花卉的种植基地,在现场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向技术员问这问那。比如什么是组织培养,其方法原理是怎样的等等,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观察和了解到不同花卉、蔬菜的生活习性,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宽了视野,巩固和加深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了解了栽培技术和劳动的收获,激发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得到了有效地结合。
2、举办知识竞赛。以知识性、趣味性的方式将与生物学科相关的内容组织成一系列试题,定期举办知识竞赛,可增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如此等等的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能力,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很多很多,古人云:“飞蓬千里之遥,因乘风之势,虽远必至;探渊千里之深,因悬绝之数,虽深必得。”培养学生能力任重而道远,它不是朝夕之功也不是春华秋实,但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我国的素质教育之花必将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资料』九年义务教育生物第二册教育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