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的课堂是教师高效的授课与学生高效的听课的有机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重视课前预习、课中的情境创设和课后的复习环节,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得。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我想,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应该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之一吧。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我们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的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教学目标,也不仅仅是让学生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提高,这不仅是教师“教”的问题,也是学生“学”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 课前预习,心中有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要求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而课前预习不仅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意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设计预习作业,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做好教学引导,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为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听课、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做好铺垫。
例如针对“勾股定理”这一课的预习,为了使学生能够初步的理解“勾股定理”,对这一课的重点与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我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能够尝试解决如下思考题:
思考1:已知三角形ABC,BC=a,AC=b,AB=c,∠C=90°,已知a,b,求c;已知a,c,求b;已知c,b,求a。
思考2:等腰直角三角形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区别?
思考3:某中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坪,长约80米,宽约60米,被几个不自觉的学生沿对角线踏出了一条“斜路”。你知道这几位同学为什么不走正常路,而要走“斜路”呢?他们这样做值得吗?
这样的课前预习题,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内涵,体现了知识点,提升预习效率。同时这样的课前预习也体现了灵活性和层次性,既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了这样的预习基础,课堂的学习气氛不再沉闷,在讨论、交流、合作等环节中学生的思维火花也会得到碰撞,加上教师针对性的点拨、纠正、讲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二、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情境创设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创设得当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推动对数学知识的建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情境,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比如,初一年级《有理数的乘方》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初步建立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我在教学中创设了这样一个富有趣味和思考价值的教学情境:同学们,你们看,这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现在将它对折一下,厚度增加了一倍,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大家纷纷做出估计,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五花八门的答案都有。这时,我在黑板上突然写下“10座珠穆朗玛峰”,并告诉大家不要小看了这张纸,经过这样的对折方法,纸的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这时,同学们的眼中充满了惊奇,求知欲空前高涨,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我乘机揭示课题。整堂课大家都学得津津有味,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联系生活现实,让学生主动去动脑筋、下功夫,驰骋在数学广袤的原野上,实现学生全面参与学习。
三、 思维导图,高效复习
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思维导图正好能够帮助学生做到学习条理化和逻辑化,尤其在课后的复习过程中,思维导图能以直观简洁的图形模式将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及知识间的联结点清晰明朗的呈现出来,使抽象的理论体系简单化,提升课后复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容时,教师首先将三角形按照定义与概念进行划分,分别为按角划分和按边划分两种,随后进行细分即“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普通三角形”。随后教師引导学生将三角形与几何知识进行整合,促使学生回顾几何教学内容中角和线的相关知识点,在长期的教学中,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化开展。
此外,教师也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令其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己所绘制的图形,引导学生以此为参考并绘制出更具实用性和工具性的思维导图,长此以往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也使课堂效率能够有效增长。而且在绘制图形后根据参考图形学生也可以取长补短、查漏补缺,进而对自身所作图形进行优化和整理。
总之,高效的课堂是教师高效的授课与学生高效的听课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认真备课,巧妙设计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直接的学习驱动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攀上新的学习高峰。
参考文献:
[1]杜有林.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华夏教师,2017(2):36.
[2]陈笑珍.讲求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J].课堂内外,2018(4):95-96.
作者简介:
吴建良,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我想,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应该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之一吧。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我们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的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教学目标,也不仅仅是让学生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提高,这不仅是教师“教”的问题,也是学生“学”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 课前预习,心中有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要求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而课前预习不仅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意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设计预习作业,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做好教学引导,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为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听课、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做好铺垫。
例如针对“勾股定理”这一课的预习,为了使学生能够初步的理解“勾股定理”,对这一课的重点与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我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能够尝试解决如下思考题:
思考1:已知三角形ABC,BC=a,AC=b,AB=c,∠C=90°,已知a,b,求c;已知a,c,求b;已知c,b,求a。
思考2:等腰直角三角形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区别?
思考3:某中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坪,长约80米,宽约60米,被几个不自觉的学生沿对角线踏出了一条“斜路”。你知道这几位同学为什么不走正常路,而要走“斜路”呢?他们这样做值得吗?
这样的课前预习题,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内涵,体现了知识点,提升预习效率。同时这样的课前预习也体现了灵活性和层次性,既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了这样的预习基础,课堂的学习气氛不再沉闷,在讨论、交流、合作等环节中学生的思维火花也会得到碰撞,加上教师针对性的点拨、纠正、讲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二、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情境创设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创设得当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推动对数学知识的建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情境,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比如,初一年级《有理数的乘方》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初步建立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我在教学中创设了这样一个富有趣味和思考价值的教学情境:同学们,你们看,这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现在将它对折一下,厚度增加了一倍,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大家纷纷做出估计,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五花八门的答案都有。这时,我在黑板上突然写下“10座珠穆朗玛峰”,并告诉大家不要小看了这张纸,经过这样的对折方法,纸的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这时,同学们的眼中充满了惊奇,求知欲空前高涨,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我乘机揭示课题。整堂课大家都学得津津有味,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联系生活现实,让学生主动去动脑筋、下功夫,驰骋在数学广袤的原野上,实现学生全面参与学习。
三、 思维导图,高效复习
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思维导图正好能够帮助学生做到学习条理化和逻辑化,尤其在课后的复习过程中,思维导图能以直观简洁的图形模式将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及知识间的联结点清晰明朗的呈现出来,使抽象的理论体系简单化,提升课后复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容时,教师首先将三角形按照定义与概念进行划分,分别为按角划分和按边划分两种,随后进行细分即“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普通三角形”。随后教師引导学生将三角形与几何知识进行整合,促使学生回顾几何教学内容中角和线的相关知识点,在长期的教学中,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化开展。
此外,教师也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令其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己所绘制的图形,引导学生以此为参考并绘制出更具实用性和工具性的思维导图,长此以往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也使课堂效率能够有效增长。而且在绘制图形后根据参考图形学生也可以取长补短、查漏补缺,进而对自身所作图形进行优化和整理。
总之,高效的课堂是教师高效的授课与学生高效的听课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认真备课,巧妙设计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直接的学习驱动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攀上新的学习高峰。
参考文献:
[1]杜有林.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华夏教师,2017(2):36.
[2]陈笑珍.讲求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J].课堂内外,2018(4):95-96.
作者简介:
吴建良,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