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高中女生人数与男生持平,而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于种种原因,总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本文就此提出教学中遇到的女生心理问题并探讨了矫正方法。
关键词:女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矫正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高中阶段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须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作为高中学生的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于种种原因,总会出现或遇到一些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之不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最终影响了数学学习效果。那么,我们数学教师如何引导她们走出心理误区而学好数学呢?下面笔者谈谈本人的体会与做法:
一、数学学习中女生的依赖心理与矫正:
曾有一些女生问我题目,她说:“老师,这道题怎么做?”我接过一看,题目不是太难。于是我问她:“你想了多久?”她说:“我想了一会儿,这不能往公式里套,所以就不会做了。”如此看来,我们有些女同学在数学学习中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她们在数学学习中,一方面习惯于教师把知识嚼烂后“喂”给她们,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也总是依赖于别人给解决,甚至碰到复杂计算问题就不愿动笔算;另一方面女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反映出依赖直观,圆于习惯的思维模式,希望套现成的公式或解题模式。总之,在数学学习中大部分女生缺少男生那种独立性与创新性。
当然,女生形成依赖心理的原因,除了与她们的生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有联系外,还与其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女孩子从小娇惯,遇事由家包办了,因而压抑了她们自主性,独立性与创新性的发展。针对这些形成依赖心理的原因,我们教师可在数学学习上引导她们树立“自食其力”的思想;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多运用发现法,质疑反馈法进行教学。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物”素材,引导她们“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同时,设计一些中低档且有启发性作用的序列题组给她们做,让其尝到独立练习的成功与喜悦,从而克服依赖心理。
二、数学学习中女生的害怕心理与消除
考上高中的女生,大多在初中时数学成绩都还较好,但进高中后,由于高中内容较初中更抽象,更复杂,而且高中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与初中也有区别。这样一来,我们的女生在数学学习上明显感到吃力,而且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即挫折),这些困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另外,考试的失败,家长的过度要求,甚至个别数学老师冷漠态度等,都是她们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由于她们“谈数色变,”所以学习时经常表现出知识瞬间遗忘,联想受阻,思维混乱,颇感头痛。
基于上述情形,我们数学教师一方面要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蔼的表情,温和的语调,时不时地从她们优秀的方面给予赞扬,(如她的学习认真,作业做得整洁美观,做题细心等),肯定其成绩,让她们感受到数学老师在关心她们,帮助她们,从而产生一种师爱效应,达到对数学学习产生热爱的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对女生多作个别指导,帮助她们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公式等,顺利完成作业。平时的考试,多考虑从她们的实际出发,在难度上有明显梯度,让她们考得好,从而诱发她们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数学学习中女生的“困惑”心理及防范
每届女生中都有人跟我反应过学习数学的苦恼。她们有的甚至说:“黄老师,我的数学成绩还有可能搞得好吗?还有药救吗?”其实,我非常清楚她们的心理:她们之所以这样问,主要是因为她们经过一段时间地努力后仍未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或者甚至是考试屡遭失败,从而使她们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对数学的神秘感增强,陷入了不能提高学习成绩而苦恼的“困惑”之中。
笔者认为,针对女生的这种危险的“困惑”心理(之所以讲危险,因为她们有可能会放弃数学学习),教师一方面先稳定其情绪与思想,多给她们分析数学成绩上不来的原因,在平时的数学中多考虑一下女生,采用低起点、小步伐、多思维、多反馈的分层数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严格要求,务心要求她们要把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公式,正确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想方设法帮她们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让她们认识到自己能学好数学,从而克服疑虑心理。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那么我们数学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加以研究(如男生中的满足心理,自我心理),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这对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女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矫正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高中阶段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须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作为高中学生的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于种种原因,总会出现或遇到一些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之不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最终影响了数学学习效果。那么,我们数学教师如何引导她们走出心理误区而学好数学呢?下面笔者谈谈本人的体会与做法:
一、数学学习中女生的依赖心理与矫正:
曾有一些女生问我题目,她说:“老师,这道题怎么做?”我接过一看,题目不是太难。于是我问她:“你想了多久?”她说:“我想了一会儿,这不能往公式里套,所以就不会做了。”如此看来,我们有些女同学在数学学习中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她们在数学学习中,一方面习惯于教师把知识嚼烂后“喂”给她们,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也总是依赖于别人给解决,甚至碰到复杂计算问题就不愿动笔算;另一方面女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反映出依赖直观,圆于习惯的思维模式,希望套现成的公式或解题模式。总之,在数学学习中大部分女生缺少男生那种独立性与创新性。
当然,女生形成依赖心理的原因,除了与她们的生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有联系外,还与其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女孩子从小娇惯,遇事由家包办了,因而压抑了她们自主性,独立性与创新性的发展。针对这些形成依赖心理的原因,我们教师可在数学学习上引导她们树立“自食其力”的思想;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多运用发现法,质疑反馈法进行教学。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物”素材,引导她们“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同时,设计一些中低档且有启发性作用的序列题组给她们做,让其尝到独立练习的成功与喜悦,从而克服依赖心理。
二、数学学习中女生的害怕心理与消除
考上高中的女生,大多在初中时数学成绩都还较好,但进高中后,由于高中内容较初中更抽象,更复杂,而且高中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与初中也有区别。这样一来,我们的女生在数学学习上明显感到吃力,而且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即挫折),这些困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另外,考试的失败,家长的过度要求,甚至个别数学老师冷漠态度等,都是她们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由于她们“谈数色变,”所以学习时经常表现出知识瞬间遗忘,联想受阻,思维混乱,颇感头痛。
基于上述情形,我们数学教师一方面要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蔼的表情,温和的语调,时不时地从她们优秀的方面给予赞扬,(如她的学习认真,作业做得整洁美观,做题细心等),肯定其成绩,让她们感受到数学老师在关心她们,帮助她们,从而产生一种师爱效应,达到对数学学习产生热爱的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对女生多作个别指导,帮助她们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公式等,顺利完成作业。平时的考试,多考虑从她们的实际出发,在难度上有明显梯度,让她们考得好,从而诱发她们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数学学习中女生的“困惑”心理及防范
每届女生中都有人跟我反应过学习数学的苦恼。她们有的甚至说:“黄老师,我的数学成绩还有可能搞得好吗?还有药救吗?”其实,我非常清楚她们的心理:她们之所以这样问,主要是因为她们经过一段时间地努力后仍未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或者甚至是考试屡遭失败,从而使她们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对数学的神秘感增强,陷入了不能提高学习成绩而苦恼的“困惑”之中。
笔者认为,针对女生的这种危险的“困惑”心理(之所以讲危险,因为她们有可能会放弃数学学习),教师一方面先稳定其情绪与思想,多给她们分析数学成绩上不来的原因,在平时的数学中多考虑一下女生,采用低起点、小步伐、多思维、多反馈的分层数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严格要求,务心要求她们要把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公式,正确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想方设法帮她们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让她们认识到自己能学好数学,从而克服疑虑心理。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那么我们数学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加以研究(如男生中的满足心理,自我心理),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这对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