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写架起了由“读”到“写”的桥梁。仿写就是仿照例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表现手法等进行作文训练的方法,也就是仿照例文的样子写作文。一般来说,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
小学语文课本,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思想性强,语言规范,表达方式多样,是学生最好的范文,在仿写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不能照葫芦画瓢,而要学习它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以课文为范例,如何对学生进行访写训练呢?
模仿可以由浅到深,由字词名到篇章。
一、仿写词语,丰富积累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祖先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它的发达体现在词汇极为丰富上,可见词汇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人们掌握词语的多少,运用词语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积累并灵活运用词汇的良好习惯,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词汇仿写,就是让学生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课文《第一场雪》,把下雪时的景象,雪后的美丽景色描述得非常具体。写下雪,用了“鹅毛般的大雪”显示出大雪像鹅毛般纷纷飞舞;写雪后的美景,把雪后一片手白色世界称之为“粉妆玉砌的世界”。把光秃秃的柳枝被雪花包裹的样子称之为“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这些富于形象的词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仿写训练中,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自己所要写的事物,运用合适的词语来表现它的特点,展现它的形象。通过模仿,学生便会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写出“苹果时的圆脸”,“黑亮的大眼睛”,“脸上布满的皱纹如刀刻的一般”;在描写环境时,会写出“春天的校园如花园一般,花香怡人,鸟鸣婉转”,“教室里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横竖都成一条直线”;在描写景物时,会写出“大路两旁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打颤发抖”,“太阳像个大火球,烤得路旁的小草垂头丧气”等妙语佳句。可见,通过仿写,学生就能运用平时学到的词语,准确、生动地描写出事物的特点,给人留下真切、深刻的印象。
二、仿写句子,积累语言
仿写句子,就是学习词语搭配及句式结构。
在指导学生仿写句子时,要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结构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
句子是构段成篇的基础,把句子写好是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白把句子写通顺这是起码的要求,一个好句子,还要写得比较生动,使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形象、具体,这对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表达情意的能力是大为有益的。为此,我常在说讲读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仿句写话的训练。
如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写得生动形象的典范。在指导学生学习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的表达方式,强调了桂林山水之美。
在练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句子,让学生补充:原始森林中的树真高啊,______;原始森林中的落叶真厚啊,_______。学生通过模仿,很快地学习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句子补充得具体、生动、形象。在后来的写景习作中,有些学生在描写自己游览的感受时,很自然地想到模仿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式,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景色的奇丽风光。可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句子仿写,是克服学生习作中用词不恰当,描写不具体的有效训练途径。
三、仿写段落,丰富语言
段落的仿写是一种单项训练,仿写内容很多。如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学生可仿写的段式也有很多。如常见的总分段式、分总段式、概括段式、因果段式等。如果教师经常让学生进行段落的仿写训练,学生就会很好地了解段落的构成,自如地选择各种段式的写法进行写作。
如《第一场雪》的第四自然段写下雪时的景象,作者按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不仅描写了下雪时的样子,还写了下雪时的声音,给人一种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感觉。
学完这一段,我让学生模仿这段写法,以“下雨了”为内容,用“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为开头,描写下雨时的景象。要求“有声有色”。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开始还是一阵绵绵雨,不久就只见大滴大滴的雨点像筛豆子似的,从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倾泻下来,仿佛无数的鞭子‘叭叭’地抽打着大地。不一会儿,大地一片湿漉漉。远处的群山显得很模糊,像罩上了一层轻纱,近处的屋顶上、地面上溅起了一朵朵水花。水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小水坑”。
仿写雪后美丽景象的一段话,学生也能借鉴其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写法,以“久雨天晴”为内容,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早晨,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晴天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金色的世界。长满了新叶的杨树上缀满了亮晶晶的水珠而,小草挺起了腰杆,花儿张开了笑脸,有的吹起了红色的小喇叭,有的撑开了蓝色的小伞……它们喷出醉人的花香,引来各色蝴蝶翩翩起舞,招来蜜蜂嗡嗡欢唱。几只小鸟在空中快乐地飞翔,仿佛在祝贺天晴了”。从以上的仿写看出来,学生不仅从多方面熟悉和掌握了范文来表达方式,写出了雨后天晴的景象,还流露出自己舒畅愉快的情感。
经常通过这样的练笔,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体会到习作的兴趣,也能使他们及时地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为独立的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仿写篇章,张扬个性
篇的仿写,主要是从结构和写法上进行模仿。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体裁特点,弄清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即掌握文章的章法和简单的逻辑关系。
如《昨天,这是一座村庄》,体裁是诗,就让学生模仿此文结构试着写一写现代诗。学习《寓言二则》,就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编一篇寓言,最好能揭示一个小道理。
教学《鲸》一文,可引导学生探索作者的思路,作者围绕着“鲸”的种类、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去写,其写作重点是“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主要围绕鲸的觅食、呼吸、睡觉、生长方面去写。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写一篇有关动物的作文,写出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
在学完《少年闰土》一课后,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写人的作文。
先让同学们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少年闰土的特点是的?通过阅读原文同学们不难看出:作者不但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行为、语言等外在特点,还选取了典型事件(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揭示少年闰土的内在特点: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接着请同学们构思应如何去写自己想要写的人?同学们依据《少年闰土》一课的写法明确了应从:(1)要抓住人物的外在特点进行一番描述,但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注意体现重点;(2)借助典型事例揭示人物的内在特点。除此以外,同学们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搜集一系列的素材,但要根据需要恰当地选择,要选能突出人物特点的材料去写。
仿写的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要在叙述顺序或表现手法上模访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大胆创新。
当然,光学会模仿别人的作品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模仿是提高自己的一种手段,在练习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体会和创新,“吐糟粕而吸菁华,略形貌而取神骨”,能在吸收对方的优点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特色,在模仿当中发现规律掌握精髓,然后逐渐灌注进自己的个性特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由此可见,仿写训练是学生从模仿到独立创作,实为学生作文“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
小学语文课本,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思想性强,语言规范,表达方式多样,是学生最好的范文,在仿写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不能照葫芦画瓢,而要学习它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以课文为范例,如何对学生进行访写训练呢?
模仿可以由浅到深,由字词名到篇章。
一、仿写词语,丰富积累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祖先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它的发达体现在词汇极为丰富上,可见词汇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人们掌握词语的多少,运用词语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积累并灵活运用词汇的良好习惯,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词汇仿写,就是让学生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课文《第一场雪》,把下雪时的景象,雪后的美丽景色描述得非常具体。写下雪,用了“鹅毛般的大雪”显示出大雪像鹅毛般纷纷飞舞;写雪后的美景,把雪后一片手白色世界称之为“粉妆玉砌的世界”。把光秃秃的柳枝被雪花包裹的样子称之为“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这些富于形象的词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仿写训练中,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自己所要写的事物,运用合适的词语来表现它的特点,展现它的形象。通过模仿,学生便会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写出“苹果时的圆脸”,“黑亮的大眼睛”,“脸上布满的皱纹如刀刻的一般”;在描写环境时,会写出“春天的校园如花园一般,花香怡人,鸟鸣婉转”,“教室里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横竖都成一条直线”;在描写景物时,会写出“大路两旁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打颤发抖”,“太阳像个大火球,烤得路旁的小草垂头丧气”等妙语佳句。可见,通过仿写,学生就能运用平时学到的词语,准确、生动地描写出事物的特点,给人留下真切、深刻的印象。
二、仿写句子,积累语言
仿写句子,就是学习词语搭配及句式结构。
在指导学生仿写句子时,要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结构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
句子是构段成篇的基础,把句子写好是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白把句子写通顺这是起码的要求,一个好句子,还要写得比较生动,使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形象、具体,这对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表达情意的能力是大为有益的。为此,我常在说讲读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仿句写话的训练。
如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写得生动形象的典范。在指导学生学习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的表达方式,强调了桂林山水之美。
在练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句子,让学生补充:原始森林中的树真高啊,______;原始森林中的落叶真厚啊,_______。学生通过模仿,很快地学习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句子补充得具体、生动、形象。在后来的写景习作中,有些学生在描写自己游览的感受时,很自然地想到模仿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式,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景色的奇丽风光。可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句子仿写,是克服学生习作中用词不恰当,描写不具体的有效训练途径。
三、仿写段落,丰富语言
段落的仿写是一种单项训练,仿写内容很多。如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学生可仿写的段式也有很多。如常见的总分段式、分总段式、概括段式、因果段式等。如果教师经常让学生进行段落的仿写训练,学生就会很好地了解段落的构成,自如地选择各种段式的写法进行写作。
如《第一场雪》的第四自然段写下雪时的景象,作者按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不仅描写了下雪时的样子,还写了下雪时的声音,给人一种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感觉。
学完这一段,我让学生模仿这段写法,以“下雨了”为内容,用“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为开头,描写下雨时的景象。要求“有声有色”。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开始还是一阵绵绵雨,不久就只见大滴大滴的雨点像筛豆子似的,从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倾泻下来,仿佛无数的鞭子‘叭叭’地抽打着大地。不一会儿,大地一片湿漉漉。远处的群山显得很模糊,像罩上了一层轻纱,近处的屋顶上、地面上溅起了一朵朵水花。水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小水坑”。
仿写雪后美丽景象的一段话,学生也能借鉴其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写法,以“久雨天晴”为内容,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早晨,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晴天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金色的世界。长满了新叶的杨树上缀满了亮晶晶的水珠而,小草挺起了腰杆,花儿张开了笑脸,有的吹起了红色的小喇叭,有的撑开了蓝色的小伞……它们喷出醉人的花香,引来各色蝴蝶翩翩起舞,招来蜜蜂嗡嗡欢唱。几只小鸟在空中快乐地飞翔,仿佛在祝贺天晴了”。从以上的仿写看出来,学生不仅从多方面熟悉和掌握了范文来表达方式,写出了雨后天晴的景象,还流露出自己舒畅愉快的情感。
经常通过这样的练笔,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体会到习作的兴趣,也能使他们及时地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为独立的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仿写篇章,张扬个性
篇的仿写,主要是从结构和写法上进行模仿。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体裁特点,弄清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即掌握文章的章法和简单的逻辑关系。
如《昨天,这是一座村庄》,体裁是诗,就让学生模仿此文结构试着写一写现代诗。学习《寓言二则》,就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编一篇寓言,最好能揭示一个小道理。
教学《鲸》一文,可引导学生探索作者的思路,作者围绕着“鲸”的种类、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去写,其写作重点是“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主要围绕鲸的觅食、呼吸、睡觉、生长方面去写。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写一篇有关动物的作文,写出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
在学完《少年闰土》一课后,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写人的作文。
先让同学们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少年闰土的特点是的?通过阅读原文同学们不难看出:作者不但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行为、语言等外在特点,还选取了典型事件(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揭示少年闰土的内在特点: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接着请同学们构思应如何去写自己想要写的人?同学们依据《少年闰土》一课的写法明确了应从:(1)要抓住人物的外在特点进行一番描述,但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注意体现重点;(2)借助典型事例揭示人物的内在特点。除此以外,同学们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搜集一系列的素材,但要根据需要恰当地选择,要选能突出人物特点的材料去写。
仿写的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要在叙述顺序或表现手法上模访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大胆创新。
当然,光学会模仿别人的作品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模仿是提高自己的一种手段,在练习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体会和创新,“吐糟粕而吸菁华,略形貌而取神骨”,能在吸收对方的优点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特色,在模仿当中发现规律掌握精髓,然后逐渐灌注进自己的个性特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由此可见,仿写训练是学生从模仿到独立创作,实为学生作文“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