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诗歌,要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即作者在写文章时,头脑中早已有一定的情境或画面,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只有进入作者描绘的这一情境或画面,才能将文章读通读懂。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多是跳跃性的,虽字数不多,但容量却特别大,常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小学生学习古诗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古诗的教学化难为易。在此,以古诗《小儿垂钓》为例,谈谈我的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古诗
要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首先就要创设典型的场景,把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意境中,将诗的意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沟通,唤起学生的亲切感,让他们带着一种渴望的情绪学习古诗。
首先,认识诗人,进入诗境。
师:唐代有一位名叫胡令能的诗人,年轻时靠给人补碗、补锅度日,生活很贫困。但他却聪明好学,很会写诗。年纪大后,回到乡下老家生活,乡村生活十分悠闲。
接着,教师相机边出示挂图或自画简笔画边叙述。(也可用多媒体出示)
师:一天,他外出散步,来到村外的一条小河边。这时,他看到了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侧身坐在河边的野草丛中正学钓鱼呢!绿草掩映了他的身子。这时,一个过路人向他问路,他却远远地向那人招手,让他靠近些小声说话,生怕吓跑了鱼儿,所以不答应别人。
这样,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诗境中。然后,教师紧接着叙述。
师:诗人看到小孩那天真可爱的样子,突发灵感,诗兴大发。立刻回家,写下了一首名叫《小儿垂钓》的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用优美的图画和生动的叙述,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诗情画意。这一典型场景的创设,既诱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诗意。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这一场景中的画面,是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他们会感到特别亲切,从而使学生想学、乐学。
二、进入诗境,弄清诗意
古诗中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要想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把诗读通、读懂。而弄清诗意,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引领学生进入诗境后,弄清诗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小儿垂钓》这首诗写得很美、很朴实。要体会到它的美和朴实,就必须要读懂诗意。诗人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入诗中,所以我们要一边读诗,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相应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古诗主要写谁?他在干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古诗主要写了一个小孩,他在钓鱼。我从画上知道的。
师:再读读诗,看看图。
生:主要写了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在学钓鱼呢!
师:还有补充吗?
生:他侧身坐在岸边的草丛中,手拿着钓鱼竿……
师:那么,小孩是怎样学钓鱼的?你读懂了哪个词、哪句诗?他为什么要“招手”?
学生纷纷思考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读、思、看、想,使学生进入诗境,理解了诗意,初步体会了作者对学钓鱼孩子的喜爱之情。
三、凭借情境,咀嚼诗句
学习古诗,除了解诗意外,更重要的是要体会诗人的感情。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是通过诗句表达的。为了体会诗人的情感,需要凭借情境,咀嚼诗句。“咀嚼诗句”就是品味、反复体会。这是古诗教学的着力处。只有咀嚼品味诗句,才能体会到诗人写诗时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
咀嚼品味诗句,一定要扣紧诗中的关键字词,深入挖掘。《小儿垂钓》描写一个天真、专注学钓鱼的孩子,是通过写孩子的动作、神态来表现的。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这个孩子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学时要紧紧抓住“侧坐”、“草映身”、“遥招手”、“不应人”等关键字词引导学生去咀嚼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
师:小孩学钓鱼时为什么要“草映身”?
生:因为河岸边有许多野草,自然就掩映住了他的身子。
师:那他可以找个没草的地方或把草压倒、扒开嘛,为什么要让草遮住身子呢?
生:他是怕水中的鱼儿看见了他,不上钩,所以要躲在草丛中……
师:说明这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天真、可爱、聪明、调皮……
师:他为什么要远远地“招手”?
生:他怕路人惊动了鱼儿,所以不理路人。
师:那他为什么不摇手或摆手呢?想一想。
生:他是想让问路人走近后悄悄告诉他,所以“招手”让路人靠近,说明他有礼貌……
师:在你心中,这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他聪明、天真、懂礼、专注……
师:假如你是这个天真专注的学钓鱼的孩子,你能按诗人所描写的诗境,演一演吗?路人会怎么提问?而孩子又会怎样做?
这样让学生凭借情境,咀嚼诗歌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情味,学生对诗意诗情就有了很具体的感受。即凭借已经创设的诗歌描写的情境,再现诗人胸中的诗境,在这个境界中咀嚼诗句,更能品尝出诗的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感受诗人对钓鱼孩子的喜爱。
四、体验诗境,巩固提高
学生进入了诗境,弄清了诗意,咀嚼了诗句,最后还要体验诗境,即通过学生进入情境激起的情绪,采用反复吟诵、背诵、即兴表演等形式,体验诗中的情感、情境。正如古人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教师指导朗读,在读出诗的韵律、节奏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体验诗境,进行即兴表演。
师:假如你是诗人胡令能,一气呵成写完了这首诗,会怎样高兴地赏读呢?
(学生个个摇头晃脑地读、演,十分陶醉。接着指名汇报表演。)
(学生手拿扇子,踱着方步,摇头晃脑地吟诵……)
师:诗人正得意洋洋地赏读自己的佳作时(敲门声起),一个朋友来找他,他又会怎么做?
生:会邀朋友一同赏诗。(邀同桌表演)
生:哎呀!老朋友,你来得正好。今天,我去村外散步,看到……我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诗。来来来,我读给你听听……
师:评价一下。大家同桌也演一演。
这样,学生不但进入了诗境,弄清了诗意,咀嚼了诗句,而且通过体验诗境,反复吟诵,自然牢牢记住了诗句。这不是死记硬背所能相比的,是学生通过走进诗境、感悟诗情后水到渠成的结果。正像李吉林老师所说:通过朗读,通过吟诵,诗的语言成为有声的图画,直接诉诸儿童的听觉,诗的韵律、节奏、激荡其间的情感,与情境所展示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促使儿童势必带着情感,又通过儿童自己的感觉,吟诵出来,那感受必定是深入一层的。
(责编 韦 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古诗
要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首先就要创设典型的场景,把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意境中,将诗的意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沟通,唤起学生的亲切感,让他们带着一种渴望的情绪学习古诗。
首先,认识诗人,进入诗境。
师:唐代有一位名叫胡令能的诗人,年轻时靠给人补碗、补锅度日,生活很贫困。但他却聪明好学,很会写诗。年纪大后,回到乡下老家生活,乡村生活十分悠闲。
接着,教师相机边出示挂图或自画简笔画边叙述。(也可用多媒体出示)
师:一天,他外出散步,来到村外的一条小河边。这时,他看到了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侧身坐在河边的野草丛中正学钓鱼呢!绿草掩映了他的身子。这时,一个过路人向他问路,他却远远地向那人招手,让他靠近些小声说话,生怕吓跑了鱼儿,所以不答应别人。
这样,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诗境中。然后,教师紧接着叙述。
师:诗人看到小孩那天真可爱的样子,突发灵感,诗兴大发。立刻回家,写下了一首名叫《小儿垂钓》的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用优美的图画和生动的叙述,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诗情画意。这一典型场景的创设,既诱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诗意。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这一场景中的画面,是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他们会感到特别亲切,从而使学生想学、乐学。
二、进入诗境,弄清诗意
古诗中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要想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把诗读通、读懂。而弄清诗意,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引领学生进入诗境后,弄清诗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小儿垂钓》这首诗写得很美、很朴实。要体会到它的美和朴实,就必须要读懂诗意。诗人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入诗中,所以我们要一边读诗,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相应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古诗主要写谁?他在干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古诗主要写了一个小孩,他在钓鱼。我从画上知道的。
师:再读读诗,看看图。
生:主要写了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在学钓鱼呢!
师:还有补充吗?
生:他侧身坐在岸边的草丛中,手拿着钓鱼竿……
师:那么,小孩是怎样学钓鱼的?你读懂了哪个词、哪句诗?他为什么要“招手”?
学生纷纷思考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读、思、看、想,使学生进入诗境,理解了诗意,初步体会了作者对学钓鱼孩子的喜爱之情。
三、凭借情境,咀嚼诗句
学习古诗,除了解诗意外,更重要的是要体会诗人的感情。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是通过诗句表达的。为了体会诗人的情感,需要凭借情境,咀嚼诗句。“咀嚼诗句”就是品味、反复体会。这是古诗教学的着力处。只有咀嚼品味诗句,才能体会到诗人写诗时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
咀嚼品味诗句,一定要扣紧诗中的关键字词,深入挖掘。《小儿垂钓》描写一个天真、专注学钓鱼的孩子,是通过写孩子的动作、神态来表现的。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这个孩子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学时要紧紧抓住“侧坐”、“草映身”、“遥招手”、“不应人”等关键字词引导学生去咀嚼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
师:小孩学钓鱼时为什么要“草映身”?
生:因为河岸边有许多野草,自然就掩映住了他的身子。
师:那他可以找个没草的地方或把草压倒、扒开嘛,为什么要让草遮住身子呢?
生:他是怕水中的鱼儿看见了他,不上钩,所以要躲在草丛中……
师:说明这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天真、可爱、聪明、调皮……
师:他为什么要远远地“招手”?
生:他怕路人惊动了鱼儿,所以不理路人。
师:那他为什么不摇手或摆手呢?想一想。
生:他是想让问路人走近后悄悄告诉他,所以“招手”让路人靠近,说明他有礼貌……
师:在你心中,这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他聪明、天真、懂礼、专注……
师:假如你是这个天真专注的学钓鱼的孩子,你能按诗人所描写的诗境,演一演吗?路人会怎么提问?而孩子又会怎样做?
这样让学生凭借情境,咀嚼诗歌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情味,学生对诗意诗情就有了很具体的感受。即凭借已经创设的诗歌描写的情境,再现诗人胸中的诗境,在这个境界中咀嚼诗句,更能品尝出诗的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感受诗人对钓鱼孩子的喜爱。
四、体验诗境,巩固提高
学生进入了诗境,弄清了诗意,咀嚼了诗句,最后还要体验诗境,即通过学生进入情境激起的情绪,采用反复吟诵、背诵、即兴表演等形式,体验诗中的情感、情境。正如古人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教师指导朗读,在读出诗的韵律、节奏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体验诗境,进行即兴表演。
师:假如你是诗人胡令能,一气呵成写完了这首诗,会怎样高兴地赏读呢?
(学生个个摇头晃脑地读、演,十分陶醉。接着指名汇报表演。)
(学生手拿扇子,踱着方步,摇头晃脑地吟诵……)
师:诗人正得意洋洋地赏读自己的佳作时(敲门声起),一个朋友来找他,他又会怎么做?
生:会邀朋友一同赏诗。(邀同桌表演)
生:哎呀!老朋友,你来得正好。今天,我去村外散步,看到……我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诗。来来来,我读给你听听……
师:评价一下。大家同桌也演一演。
这样,学生不但进入了诗境,弄清了诗意,咀嚼了诗句,而且通过体验诗境,反复吟诵,自然牢牢记住了诗句。这不是死记硬背所能相比的,是学生通过走进诗境、感悟诗情后水到渠成的结果。正像李吉林老师所说:通过朗读,通过吟诵,诗的语言成为有声的图画,直接诉诸儿童的听觉,诗的韵律、节奏、激荡其间的情感,与情境所展示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促使儿童势必带着情感,又通过儿童自己的感觉,吟诵出来,那感受必定是深入一层的。
(责编 韦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