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声乐小课上,多数院校以教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为主。与美声唱法相比,民族唱法因处于本土文化氛围,并采用中文歌词的曲目,所以在接受的难易程度和对歌曲的理解上,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然而,由于“受五四时期崇尚西方科学的历史的影响,西方音乐技术成了科学文化知识观的象征,它一直指导者中国音乐教学,把学习技术控制的层面作为全部的学习目的,即音乐工艺层面,而在理解意义与批判和自我反省这两个认识层面上很少思考和产生兴趣。”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下,学生不注重理解民族歌曲文化内涵,仅凭技巧的控制去演唱,就会造成演唱表情僵化、虚假,动作不自然的困难境地,完全失去了演唱民族曲目所应有的声音豪旷、甜美,表情丰富自然,肢体动作和谐的特点。因此,在民族唱法的曲目教学过程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便日益突显。所以,我认为注重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基础建构,是避免民族唱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高原现象”的有效办法。
本文主要以例举的几首民歌作为研究对象,浅谈在民族唱法的曲目教学过程中,怎样从曲目入手,探寻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人们怎样通过歌曲表现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热爱,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感受曲目的魅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演唱民族曲目的能力。
一、民歌中所展现的民族特色
(一)蒙古风味民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这首民族唱法曲目的歌词第一句就以散板的形式开始,速度由慢渐快,而且在长音上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和装饰,是明显的蒙古长调民歌的特征。旋律中频繁出现的自由延长音,以及每句词尾的开口音衬词(如:“呀”“啊”“噢”),使演唱者在情绪上可以渲染,情感上得以抒发,从而使唱腔上具有了辽阔、 豪爽、 粗犷的草原特色。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活在草原上,人称“马背上的民族”。畜牧是他们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因而他们视马为宝贝,视草原为生存之本。因此,蒙古族民歌中多以赞颂马、草原、山川和河流为内容。这首歌曲中就歌唱了山川和河流。此外,在他们的演唱中最不可缺少的乐器就是马头琴,这是一种有着马头装饰的拉弦乐器,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名“胡兀儿”、“胡琴”。它的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风味。有人曾这样形容马头琴的音色“对于草原上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蒙古族人们常用其作为独奏或自拉自唱,甚至在歌曲中也加入了模仿马头琴音色的旋律。
(二)四川风味民歌《峨嵋酒家》
这首川味浓厚的民族唱法曲目,由阎维文老师演唱。歌曲开头仍然是散板形式,运用一首具有代表四川民歌小调的旋律作引子。旋律中不乏自由延长音和装饰音,以及方言味浓厚的唱腔。这首歌曲中就嵌入了无旋律的四川方言,四川人性格豪爽、热情好客又不乏幽默的生动形象跃然而出。
四川,古称“四塞之国”,群山环绕,交通闭塞,李白就曾经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中部的平原为四川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千里沃土,有“天府之国”之称。封闭的地势形态和发达的农业文明造就了四川人既保守又勇于开拓的性格特点,以及开放和兼容的文化特色。再加上他们的方言语调直白,高亢有力,所以在歌曲里到处洋溢着他们真挚炽烈,欢快热情的情感。这里的民歌,每一句从声音到情绪都特别有迸发力,而且节奏自由,音调高亢明亮,高音区真假混合时真声成分多。因此,演唱带有这种地方特色的歌曲时,就需要把握住情绪和力量,每一个字都要像是从嘴里蹦出来一样。(三):苏州民歌 《姑苏风光好》
该传统民歌(或弹词开篇)由杨乃珍用吴语演唱,其前身是评弹曲目《大九连环》。原为用吴语演唱,它的基本音乐素材来自马头调等江南小调串起的大九连环,其演唱内容为十二月花季和苏州的风俗民情。大家一提起苏州,便想到了苏州的园林,小桥流水,刺绣丝绸,这些精妙高深的艺术使苏州闻名遐迩。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亦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正是这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的艺术成就,如诗如花的自然美景,是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在歌谣中如此自豪的唱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感叹,这不是夸张,而是苏州人民对苏州热爱之情的外化。
或许是因为苏州话以软糯(即所谓吴侬软语,侬作人解)著称的原因,这首民歌在欣赏的时候好似眼前浮现一位温文尔雅的江南女子在浅吟低唱,声似涓涓流水,将人们缓缓带到那如诗如画的苏杭美景中。因此,演唱这类民歌或带有苏州民歌特色的民族曲目的时候,心中自豪愉悦之情要外露,另外还需要将声音的力量放小,气息保持均匀连贯,当然可以借鉴黄梅调的表演方式来演唱这样的曲目。(四):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亲疙蛋下河洗衣裳》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山西左枕黄河右伏太行山,造就着山西人性格一面如水的婉约精细,一面如山的敦厚朴实。所以说山西人淳朴多情,其实是歌里多情。很多山西民歌都是以描写男女爱情为主题的。以最具代表性的《桃花红杏花白》来说,除了歌词中对男女之间情愫的描述,旋律上更是情真意切,句句含情。
还有一首左权民歌《亲疙蛋下河洗衣裳》,唱起来特别亲切欢快,歌词里面出现的“小亲圪呆”“小亲亲小爱爱”都是对心爱的女孩亲昵的称呼,而且语言通俗、亲切,爱慕之情跃然而出。类似的还有“开花调” 、“卷席片”等表达相思之情的民歌形式。
山西民歌反映的社会民俗尤其是关于婚姻爱情方面的居多,歌词中的方言土语虽然浅显、通俗,却是辞浅而意深。孔子曾经评价《诗经》说“《诗》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山西民歌也将‘思无邪’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像这首《亲疙蛋下河洗衣裳》,情人们用最浅白最真挚的语言来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情,展现他们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总之,民族唱法的曲目大多以民歌为素材进行改编和发展的,而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为了表情达意而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歌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性格、气质和风土人情,它的音乐语言简明精炼、形象生动、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所以,在学习民族曲目的过程中,理解了民族曲目中内蕴的民族文化,便真正理解了民歌。
在声乐小课上,多数院校以教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为主。与美声唱法相比,民族唱法因处于本土文化氛围,并采用中文歌词的曲目,所以在接受的难易程度和对歌曲的理解上,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然而,由于“受五四时期崇尚西方科学的历史的影响,西方音乐技术成了科学文化知识观的象征,它一直指导者中国音乐教学,把学习技术控制的层面作为全部的学习目的,即音乐工艺层面,而在理解意义与批判和自我反省这两个认识层面上很少思考和产生兴趣。”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下,学生不注重理解民族歌曲文化内涵,仅凭技巧的控制去演唱,就会造成演唱表情僵化、虚假,动作不自然的困难境地,完全失去了演唱民族曲目所应有的声音豪旷、甜美,表情丰富自然,肢体动作和谐的特点。因此,在民族唱法的曲目教学过程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便日益突显。所以,我认为注重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基础建构,是避免民族唱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高原现象”的有效办法。
本文主要以例举的几首民歌作为研究对象,浅谈在民族唱法的曲目教学过程中,怎样从曲目入手,探寻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人们怎样通过歌曲表现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热爱,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感受曲目的魅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演唱民族曲目的能力。
一、民歌中所展现的民族特色
(一)蒙古风味民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这首民族唱法曲目的歌词第一句就以散板的形式开始,速度由慢渐快,而且在长音上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和装饰,是明显的蒙古长调民歌的特征。旋律中频繁出现的自由延长音,以及每句词尾的开口音衬词(如:“呀”“啊”“噢”),使演唱者在情绪上可以渲染,情感上得以抒发,从而使唱腔上具有了辽阔、 豪爽、 粗犷的草原特色。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活在草原上,人称“马背上的民族”。畜牧是他们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因而他们视马为宝贝,视草原为生存之本。因此,蒙古族民歌中多以赞颂马、草原、山川和河流为内容。这首歌曲中就歌唱了山川和河流。此外,在他们的演唱中最不可缺少的乐器就是马头琴,这是一种有着马头装饰的拉弦乐器,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名“胡兀儿”、“胡琴”。它的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风味。有人曾这样形容马头琴的音色“对于草原上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蒙古族人们常用其作为独奏或自拉自唱,甚至在歌曲中也加入了模仿马头琴音色的旋律。
(二)四川风味民歌《峨嵋酒家》
这首川味浓厚的民族唱法曲目,由阎维文老师演唱。歌曲开头仍然是散板形式,运用一首具有代表四川民歌小调的旋律作引子。旋律中不乏自由延长音和装饰音,以及方言味浓厚的唱腔。这首歌曲中就嵌入了无旋律的四川方言,四川人性格豪爽、热情好客又不乏幽默的生动形象跃然而出。
四川,古称“四塞之国”,群山环绕,交通闭塞,李白就曾经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中部的平原为四川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千里沃土,有“天府之国”之称。封闭的地势形态和发达的农业文明造就了四川人既保守又勇于开拓的性格特点,以及开放和兼容的文化特色。再加上他们的方言语调直白,高亢有力,所以在歌曲里到处洋溢着他们真挚炽烈,欢快热情的情感。这里的民歌,每一句从声音到情绪都特别有迸发力,而且节奏自由,音调高亢明亮,高音区真假混合时真声成分多。因此,演唱带有这种地方特色的歌曲时,就需要把握住情绪和力量,每一个字都要像是从嘴里蹦出来一样。(三):苏州民歌 《姑苏风光好》
该传统民歌(或弹词开篇)由杨乃珍用吴语演唱,其前身是评弹曲目《大九连环》。原为用吴语演唱,它的基本音乐素材来自马头调等江南小调串起的大九连环,其演唱内容为十二月花季和苏州的风俗民情。大家一提起苏州,便想到了苏州的园林,小桥流水,刺绣丝绸,这些精妙高深的艺术使苏州闻名遐迩。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亦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正是这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的艺术成就,如诗如花的自然美景,是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在歌谣中如此自豪的唱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感叹,这不是夸张,而是苏州人民对苏州热爱之情的外化。
或许是因为苏州话以软糯(即所谓吴侬软语,侬作人解)著称的原因,这首民歌在欣赏的时候好似眼前浮现一位温文尔雅的江南女子在浅吟低唱,声似涓涓流水,将人们缓缓带到那如诗如画的苏杭美景中。因此,演唱这类民歌或带有苏州民歌特色的民族曲目的时候,心中自豪愉悦之情要外露,另外还需要将声音的力量放小,气息保持均匀连贯,当然可以借鉴黄梅调的表演方式来演唱这样的曲目。(四):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亲疙蛋下河洗衣裳》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山西左枕黄河右伏太行山,造就着山西人性格一面如水的婉约精细,一面如山的敦厚朴实。所以说山西人淳朴多情,其实是歌里多情。很多山西民歌都是以描写男女爱情为主题的。以最具代表性的《桃花红杏花白》来说,除了歌词中对男女之间情愫的描述,旋律上更是情真意切,句句含情。
还有一首左权民歌《亲疙蛋下河洗衣裳》,唱起来特别亲切欢快,歌词里面出现的“小亲圪呆”“小亲亲小爱爱”都是对心爱的女孩亲昵的称呼,而且语言通俗、亲切,爱慕之情跃然而出。类似的还有“开花调” 、“卷席片”等表达相思之情的民歌形式。
山西民歌反映的社会民俗尤其是关于婚姻爱情方面的居多,歌词中的方言土语虽然浅显、通俗,却是辞浅而意深。孔子曾经评价《诗经》说“《诗》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山西民歌也将‘思无邪’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像这首《亲疙蛋下河洗衣裳》,情人们用最浅白最真挚的语言来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情,展现他们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总之,民族唱法的曲目大多以民歌为素材进行改编和发展的,而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为了表情达意而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歌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性格、气质和风土人情,它的音乐语言简明精炼、形象生动、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所以,在学习民族曲目的过程中,理解了民族曲目中内蕴的民族文化,便真正理解了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