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346
白居易的《长恨歌》一出世,即被古今读者津津乐道、奉为经典。特别是作品结尾那与标题紧密呼应的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让多少读者感慨万千,共鸣不已。但遗憾的是,根据我所能查阅到的相关资料,似乎没有一个能对作品中的“恨”字做出让人信服的解读。而不同解读派别之间看似言之凿凿的不休争论,更是让《长恨歌》的主旨显得如此晦涩难懂、难以捉摸。其实,只要回归文本、细读文本,一番静心体会,我们就不难发现,《长恨歌》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其“恨”的内涵也早已表露详尽。根据内容,逐层罗列,《长恨歌》先后写出五重“恨”意。
第一重:对唐玄宗骄奢淫逸的愤恨
从作品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是作者的第一重恨。这一部分,从“重色”起笔,紧紧围绕“色”字,极尽笔墨写了唐玄宗思色、寻色、得色,最后无法自拔的溺色过程。君王爱色,本无可厚非。纵观中国古代整个君主王朝,有哪一个君王不爱色。只要不纵色误国,又会有多少人去批评指责呢?比如被许多专家学者评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其陵墓景陵中,除了埋葬康熙本人外,还埋葬了他的四位皇后、一位皇贵妃和四十八位妃嫔。有资格陪葬的后宫佳丽尚且如此之多,康熙一生到底有多少美色,可见一斑。然而世人皆称赞其削三藩、收台湾、逐沙俄、征朔漠、治蒙古等一系列伟绩,即使对其晚年怠政,以致吏治腐败的过失有批评之词,也无只字片语评其骄奢淫逸。所以,在这第一部分里,白居易不是着重批评唐玄宗爱色,而是愤懑唐玄宗晚年安而忘危,一味追求享乐,以致误国误民,最终将偌大盛世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二重:对唐玄宗政荒国乱的痛恨
从文中“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夜雨闻铃肠断声”,是作者的第二重恨。唐玄宗溺色荒政,导致朝堂出现小人横行、权臣当道的混乱局面。“安史之乱”固然可恨,但究其原因,皆是唐玄宗自作孽的恶果。白居易在这一部分中细致精要的写了唐玄宗狼狈出逃、受六军逼迫处死爱妃、身处离宫伤心欲绝的情景。表面上,白居易处处在写唐玄宗不得已而为之的悲伤,实际上,是在处处蕴含自己对唐玄宗荒政而致国乱,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可挽回局面的痛恨之情。痛恨唐玄宗让自身颠沛流离、历经苦难而君颜尽失,让爱妃命殒荒野、血泪掩面而无可奈何,乃至让整个盛唐支离破碎、尸横遍野而万劫不复。整个部分,白居易在表面上越是描绘唐玄宗的悲伤,越是在实质上彰显对唐玄宗的痛恨,这正是印证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三重:对唐玄宗权失人殒的悲恨
从文中“天旋日转回龙驭”到“魂魄不曾来入梦”,是作者的第三重恨。承接第二部分,唐玄宗一番浮沉奔波、失魂落魄,驭回京都时,途经故地,往事种种,涌现脑海,不经悲痛万千。“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一路皆是旧忆与悲悔。悔不该亲小人远贤臣,以致天下震荡、江山倾覆;悔不该君王游乐万机轻,最终爱妃殒命、人鬼殊途。
一山不容两虎,九天难腾二龙。驭回京都后,唐玄宗面临的是自己儿子唐肃宗及其亲信的猜忌与防备。太上皇身份的唐玄宗,大权已失,全无昔日的人人唯命、步步簇拥之态。身居偏殿,剩的只有无人清扫的秋草落红、两鬓斑白的梨园弟子、青娥已老的椒房阿监。君权拱手、爱妃消香,此时,白居易笔下唐玄宗的身份已经發生彻底的改变,已经由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变成冷暖自顾的孤寡老人。整日只能青灯为伴,孤影共眠。钟鼓迟迟、星河耿耿,此刻,白居易对唐玄宗的态度,不再是对昏聩君王的愤懑、痛惜,而是对垂垂老叟的同情、悲怜。
第四重:对唐玄宗孤思成疾的离恨
从文中“临邛道士鸿都客”到全篇结尾“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作者的第四重恨。如果说前三部分是以事实为依据,着重写实,那这最后一部分则是以梦境为摇篮,着重想象,旨在写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无尽的阴阳两隔,让独居的唐玄宗在长久的生活窘迫、孤单落寞的情境下痴人呓语、相思成疾——即使无法在现实世界中一瞬相会,也要在虚幻的梦境中片刻相聚。
并且,白居易没有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离别思念停留在此,而是将之凝练升华。《长恨歌》不是历史纪要,而是一篇文学作品,《长恨歌》无需讲求历史纪要的事实真实,而只需做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即可。整个部分,白居易构建了一段凄美的生离之爱、死别之情。并且,为了让这段爱情更刻骨铭心、惹人回味,白居易还极尽笔墨写了女主角旧物表情的不渝相思、钗擘合分的不悔相知。此时的男女主角,已经不再是唐玄宗与杨玉环,此刻男女主角的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这段故事属于千千万万有着类似刻骨铭心、或憧憬向往坚贞爱情的有情人。
其实,熟知白居易生平的人就会感受到,这段虚写,首先映射的就是白居易自己与其青梅竹马的挚爱——湘灵的爱情故事。因母亲以死阻挠,白居易与湘灵二人,最终以长达35年的别离告终二人一生的沧桑。白居易更是将他写给湘灵的《长相思》中的诗句“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直接用到《长恨歌》的结尾。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白居易对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祝福。
第五重:对后人警醒哀鉴的遗恨
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写道:“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一篇优秀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情感只是表层,深层的是情感背后所蕴含的理性总结和反思。如果读者只是着眼于《长恨歌》中流露的离愁别绪,那思维必将因思考的狭隘性而囿于文本当中,以致无法超脱。
白居易给世人展示了一代帝王由勤到堕、由得到失,一朝盛世由安到危、由兴到败的故事。其遗留的警示意义再明显不过:尊贵如君,若不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最终会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无力保护,真是“不及卢家有莫愁”;普通如民,若不谨言慎行、如履薄冰,最终也是“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落得“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境地。
白居易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告诫当世君王和后世来者:生而为人,绝不能浑浑噩噩、无所事事、骄傲自满,而应日三省乎己、不矜不伐、允德允能,如此,国才能长治久安,家才能和兴绵长,人才能千古流芳。而这,即是作者给予这篇千古名篇《长恨歌》的永恒主旨。
白居易的《长恨歌》一出世,即被古今读者津津乐道、奉为经典。特别是作品结尾那与标题紧密呼应的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让多少读者感慨万千,共鸣不已。但遗憾的是,根据我所能查阅到的相关资料,似乎没有一个能对作品中的“恨”字做出让人信服的解读。而不同解读派别之间看似言之凿凿的不休争论,更是让《长恨歌》的主旨显得如此晦涩难懂、难以捉摸。其实,只要回归文本、细读文本,一番静心体会,我们就不难发现,《长恨歌》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其“恨”的内涵也早已表露详尽。根据内容,逐层罗列,《长恨歌》先后写出五重“恨”意。
第一重:对唐玄宗骄奢淫逸的愤恨
从作品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是作者的第一重恨。这一部分,从“重色”起笔,紧紧围绕“色”字,极尽笔墨写了唐玄宗思色、寻色、得色,最后无法自拔的溺色过程。君王爱色,本无可厚非。纵观中国古代整个君主王朝,有哪一个君王不爱色。只要不纵色误国,又会有多少人去批评指责呢?比如被许多专家学者评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其陵墓景陵中,除了埋葬康熙本人外,还埋葬了他的四位皇后、一位皇贵妃和四十八位妃嫔。有资格陪葬的后宫佳丽尚且如此之多,康熙一生到底有多少美色,可见一斑。然而世人皆称赞其削三藩、收台湾、逐沙俄、征朔漠、治蒙古等一系列伟绩,即使对其晚年怠政,以致吏治腐败的过失有批评之词,也无只字片语评其骄奢淫逸。所以,在这第一部分里,白居易不是着重批评唐玄宗爱色,而是愤懑唐玄宗晚年安而忘危,一味追求享乐,以致误国误民,最终将偌大盛世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二重:对唐玄宗政荒国乱的痛恨
从文中“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夜雨闻铃肠断声”,是作者的第二重恨。唐玄宗溺色荒政,导致朝堂出现小人横行、权臣当道的混乱局面。“安史之乱”固然可恨,但究其原因,皆是唐玄宗自作孽的恶果。白居易在这一部分中细致精要的写了唐玄宗狼狈出逃、受六军逼迫处死爱妃、身处离宫伤心欲绝的情景。表面上,白居易处处在写唐玄宗不得已而为之的悲伤,实际上,是在处处蕴含自己对唐玄宗荒政而致国乱,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可挽回局面的痛恨之情。痛恨唐玄宗让自身颠沛流离、历经苦难而君颜尽失,让爱妃命殒荒野、血泪掩面而无可奈何,乃至让整个盛唐支离破碎、尸横遍野而万劫不复。整个部分,白居易在表面上越是描绘唐玄宗的悲伤,越是在实质上彰显对唐玄宗的痛恨,这正是印证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三重:对唐玄宗权失人殒的悲恨
从文中“天旋日转回龙驭”到“魂魄不曾来入梦”,是作者的第三重恨。承接第二部分,唐玄宗一番浮沉奔波、失魂落魄,驭回京都时,途经故地,往事种种,涌现脑海,不经悲痛万千。“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一路皆是旧忆与悲悔。悔不该亲小人远贤臣,以致天下震荡、江山倾覆;悔不该君王游乐万机轻,最终爱妃殒命、人鬼殊途。
一山不容两虎,九天难腾二龙。驭回京都后,唐玄宗面临的是自己儿子唐肃宗及其亲信的猜忌与防备。太上皇身份的唐玄宗,大权已失,全无昔日的人人唯命、步步簇拥之态。身居偏殿,剩的只有无人清扫的秋草落红、两鬓斑白的梨园弟子、青娥已老的椒房阿监。君权拱手、爱妃消香,此时,白居易笔下唐玄宗的身份已经發生彻底的改变,已经由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变成冷暖自顾的孤寡老人。整日只能青灯为伴,孤影共眠。钟鼓迟迟、星河耿耿,此刻,白居易对唐玄宗的态度,不再是对昏聩君王的愤懑、痛惜,而是对垂垂老叟的同情、悲怜。
第四重:对唐玄宗孤思成疾的离恨
从文中“临邛道士鸿都客”到全篇结尾“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作者的第四重恨。如果说前三部分是以事实为依据,着重写实,那这最后一部分则是以梦境为摇篮,着重想象,旨在写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无尽的阴阳两隔,让独居的唐玄宗在长久的生活窘迫、孤单落寞的情境下痴人呓语、相思成疾——即使无法在现实世界中一瞬相会,也要在虚幻的梦境中片刻相聚。
并且,白居易没有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离别思念停留在此,而是将之凝练升华。《长恨歌》不是历史纪要,而是一篇文学作品,《长恨歌》无需讲求历史纪要的事实真实,而只需做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即可。整个部分,白居易构建了一段凄美的生离之爱、死别之情。并且,为了让这段爱情更刻骨铭心、惹人回味,白居易还极尽笔墨写了女主角旧物表情的不渝相思、钗擘合分的不悔相知。此时的男女主角,已经不再是唐玄宗与杨玉环,此刻男女主角的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这段故事属于千千万万有着类似刻骨铭心、或憧憬向往坚贞爱情的有情人。
其实,熟知白居易生平的人就会感受到,这段虚写,首先映射的就是白居易自己与其青梅竹马的挚爱——湘灵的爱情故事。因母亲以死阻挠,白居易与湘灵二人,最终以长达35年的别离告终二人一生的沧桑。白居易更是将他写给湘灵的《长相思》中的诗句“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直接用到《长恨歌》的结尾。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白居易对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祝福。
第五重:对后人警醒哀鉴的遗恨
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写道:“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一篇优秀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情感只是表层,深层的是情感背后所蕴含的理性总结和反思。如果读者只是着眼于《长恨歌》中流露的离愁别绪,那思维必将因思考的狭隘性而囿于文本当中,以致无法超脱。
白居易给世人展示了一代帝王由勤到堕、由得到失,一朝盛世由安到危、由兴到败的故事。其遗留的警示意义再明显不过:尊贵如君,若不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最终会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无力保护,真是“不及卢家有莫愁”;普通如民,若不谨言慎行、如履薄冰,最终也是“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落得“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境地。
白居易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告诫当世君王和后世来者:生而为人,绝不能浑浑噩噩、无所事事、骄傲自满,而应日三省乎己、不矜不伐、允德允能,如此,国才能长治久安,家才能和兴绵长,人才能千古流芳。而这,即是作者给予这篇千古名篇《长恨歌》的永恒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