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愈来愈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那么,如何去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呢?精心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小学生的独立性很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针对知识的生长点,设计启发性问题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它是由已有知识发展而来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地找到答案。
如: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首先安排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内容:(1)计算10.25÷125。(2)回答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然后导入新课:10.25÷12.5,提出思考问题:①除数是几位小数?②怎样使除数转化为整数?③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在复习10.25÷125的基础上看书上的提示,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领悟新知识,感到新知识并不新。一步步由浅入深地沿着知识的阶梯不断攀登,能引导学生的思维,也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二、针对知识的重点,设计思考性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要大而空,也不要细而浅。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
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我紧围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的知识重点设计问题:进行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在学习异分母加减法时,针对教学重点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先通分,然后计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实践使我体会到,这样提问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
三、针对知识的深化,设计灵活性的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自觉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能力,关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只有理解的知识,学生才能牢牢掌握,并使之运用自如。
例如,有一则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甲乙两地相距356千米,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学生通过看书讨论总结出例题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解题步骤。在此基础上进—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客车先开出2小时后,货车开出后几小时与客车相遇?”又如,在讲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教师可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我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想方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这样有意识地提出进一步的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钻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操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四、针对实际操作,设计指导性问题
“眼看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我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比一比、剪一剪、拼—拼等,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实践活动。
如:在学习求三角形面积公式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按书上的操作顺序自己动手操作,同时思考提出的问题:怎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能不能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己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底×高÷2。又如在讲《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请同学们用学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这就迫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时再一次设疑,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律,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了“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这一问题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学生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的规律。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也就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问题如何提出,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什么时侯提出什么问题,需要精心设计,才能引导学生思维。特别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经过动脑、动口、动手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刻的、牢固的,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一、针对知识的生长点,设计启发性问题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它是由已有知识发展而来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地找到答案。
如: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首先安排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内容:(1)计算10.25÷125。(2)回答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然后导入新课:10.25÷12.5,提出思考问题:①除数是几位小数?②怎样使除数转化为整数?③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在复习10.25÷125的基础上看书上的提示,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领悟新知识,感到新知识并不新。一步步由浅入深地沿着知识的阶梯不断攀登,能引导学生的思维,也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二、针对知识的重点,设计思考性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要大而空,也不要细而浅。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
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我紧围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的知识重点设计问题:进行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在学习异分母加减法时,针对教学重点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先通分,然后计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实践使我体会到,这样提问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
三、针对知识的深化,设计灵活性的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自觉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能力,关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只有理解的知识,学生才能牢牢掌握,并使之运用自如。
例如,有一则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甲乙两地相距356千米,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学生通过看书讨论总结出例题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解题步骤。在此基础上进—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客车先开出2小时后,货车开出后几小时与客车相遇?”又如,在讲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教师可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我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想方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这样有意识地提出进一步的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钻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操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四、针对实际操作,设计指导性问题
“眼看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我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比一比、剪一剪、拼—拼等,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实践活动。
如:在学习求三角形面积公式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按书上的操作顺序自己动手操作,同时思考提出的问题:怎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能不能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己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底×高÷2。又如在讲《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请同学们用学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这就迫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时再一次设疑,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律,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了“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这一问题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学生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的规律。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也就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问题如何提出,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什么时侯提出什么问题,需要精心设计,才能引导学生思维。特别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经过动脑、动口、动手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刻的、牢固的,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