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有许多学生存在着数学学习障碍,这对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教师要对学困生的学习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内在情绪,通过不断探索并创新教学的形式与方法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并向学生渗透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其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在长时间的引导和帮助下强化学困生的数学基础,逐步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最终促进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13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新课改也要求教会必须将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数学教学。因此,笔者结合学困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在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游有效的借鉴与思考,共同改善学困生人数庞大的现状。
一、以尊重个性为前提,实施分层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顾及到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在能力、兴趣及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的差異,这就导致个别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长此以往,他们会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导致学习落后逐渐演变为“学困生”,这都是由“一刀切”教育方式引起的。为了促进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教师必须以尊重个性为前提,要突出对学生的“个别教导”,可以对本班的学生进行分层,合理地实施分层教学,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让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消化掉”,以此来拉近学困生与学优生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分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才能有效开展分层教学,让学生在适合的学习层次上提升自己。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整合全面学生的综合成绩,并依据综合成绩的情况,教师将本班的学生分为三层:A层是指基础较差的学生;B层是指人数最多的中等生;C层是指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当,教师为学生进行分层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设计课堂提问。在学习了“分解因式”之后,教师就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置了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可以这样设计:分解因式①x2-9y2,②12xy-x2-36y2;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可以这样设计:分解因式①(x2+1)2-4x2,②当k-时,100x2-kxy+4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可以这样设计:①已知a,b,c是△ABC三边的长,且满足a2+2b2+c2-2b(a+c)=0,猜想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②求满足m2+n2+2m-6n+10=0的m,n。为学生设计不同学习难度的题目后,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难度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记忆知识。通过分层教学可以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逐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二、以科学指导为引领,掌握学习方法
学困生大多没有掌握一套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他们不知道如何学好数学,所以最后的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成绩也就差强人意。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正确引导作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本班的学困生能够更高效的接受知识,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以科学指导为引领,帮助学困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向学生渗透有效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教师向本班学困生渗透了几个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首先,对于课前预习来说,良好的预习能让学生提前了解教师所讲内容,能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进度。所以,可以指导学困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接下来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课后要及时复习,对于存在疑惑的知识向老师请教,保证能够学懂、学会。当然,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不会的地方。只有学生说出了问题所在,教师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解决学生的不足和疑惑。其次,指导学困生在课上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笔记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记笔记能够跟进老师的上课思路,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最后,指导学困生建立错题本。相比较重复做题来说,做一万道题,不如记忆错题。只有把每次作业、考试当中的错题及时摘抄和记录,并附上正确的解法,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查漏补缺,还可以使学困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通过科学的指导让学困生掌握学数学的有效方法。
三、以趣味教学为依托,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要将以往枯燥、沉闷的教学变得“活”起来,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方式来增添数学课的趣味性,以此来引起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关注和好奇,使学生觉得数学课不再是无味的,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加快他们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因此,教师必须以趣味教学为依托,通过趣味性的素材或资源来活化课上的氛围,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有趣、生动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他们产生较强的愉悦感,最终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寻求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渗透有趣的数学史,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展史的知识等等,以此来调动学困生的好奇心。在讲解“勾股定理”之前,可以先鼓励学生自主搜集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或者教师为学生搜集相关的学习内容。比如勾股定理的命名的由来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史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更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有效掌握教学知识点。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黄金分割点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从而受到深刻的感染,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逐步树立较强的学习信心。学生只有树立起学习自信后,才会在数学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地结合本班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通过“以尊重个性为前提”、“以科学指导为引领”和“以趣味教学为依托”来开展多样性、趣味性的教学,不断提升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在适时引领下逐渐掌握有效方法、形成良性习惯,逐步促进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陈军.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初探[C].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中).《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2014:1402-1406.
[2]刘锦海.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150-151.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13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新课改也要求教会必须将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数学教学。因此,笔者结合学困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在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游有效的借鉴与思考,共同改善学困生人数庞大的现状。
一、以尊重个性为前提,实施分层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顾及到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在能力、兴趣及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的差異,这就导致个别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长此以往,他们会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导致学习落后逐渐演变为“学困生”,这都是由“一刀切”教育方式引起的。为了促进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教师必须以尊重个性为前提,要突出对学生的“个别教导”,可以对本班的学生进行分层,合理地实施分层教学,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让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消化掉”,以此来拉近学困生与学优生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分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才能有效开展分层教学,让学生在适合的学习层次上提升自己。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整合全面学生的综合成绩,并依据综合成绩的情况,教师将本班的学生分为三层:A层是指基础较差的学生;B层是指人数最多的中等生;C层是指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当,教师为学生进行分层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设计课堂提问。在学习了“分解因式”之后,教师就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置了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可以这样设计:分解因式①x2-9y2,②12xy-x2-36y2;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可以这样设计:分解因式①(x2+1)2-4x2,②当k-时,100x2-kxy+4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可以这样设计:①已知a,b,c是△ABC三边的长,且满足a2+2b2+c2-2b(a+c)=0,猜想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②求满足m2+n2+2m-6n+10=0的m,n。为学生设计不同学习难度的题目后,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难度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记忆知识。通过分层教学可以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逐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二、以科学指导为引领,掌握学习方法
学困生大多没有掌握一套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他们不知道如何学好数学,所以最后的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成绩也就差强人意。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正确引导作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本班的学困生能够更高效的接受知识,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以科学指导为引领,帮助学困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向学生渗透有效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教师向本班学困生渗透了几个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首先,对于课前预习来说,良好的预习能让学生提前了解教师所讲内容,能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进度。所以,可以指导学困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接下来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课后要及时复习,对于存在疑惑的知识向老师请教,保证能够学懂、学会。当然,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不会的地方。只有学生说出了问题所在,教师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解决学生的不足和疑惑。其次,指导学困生在课上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笔记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记笔记能够跟进老师的上课思路,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最后,指导学困生建立错题本。相比较重复做题来说,做一万道题,不如记忆错题。只有把每次作业、考试当中的错题及时摘抄和记录,并附上正确的解法,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查漏补缺,还可以使学困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通过科学的指导让学困生掌握学数学的有效方法。
三、以趣味教学为依托,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要将以往枯燥、沉闷的教学变得“活”起来,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方式来增添数学课的趣味性,以此来引起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关注和好奇,使学生觉得数学课不再是无味的,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加快他们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因此,教师必须以趣味教学为依托,通过趣味性的素材或资源来活化课上的氛围,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有趣、生动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他们产生较强的愉悦感,最终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寻求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渗透有趣的数学史,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展史的知识等等,以此来调动学困生的好奇心。在讲解“勾股定理”之前,可以先鼓励学生自主搜集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或者教师为学生搜集相关的学习内容。比如勾股定理的命名的由来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史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更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有效掌握教学知识点。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黄金分割点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从而受到深刻的感染,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逐步树立较强的学习信心。学生只有树立起学习自信后,才会在数学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地结合本班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通过“以尊重个性为前提”、“以科学指导为引领”和“以趣味教学为依托”来开展多样性、趣味性的教学,不断提升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在适时引领下逐渐掌握有效方法、形成良性习惯,逐步促进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陈军.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初探[C].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中).《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2014:1402-1406.
[2]刘锦海.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