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读为抓手优化高中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5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面对“情境教学”“情感教学”“语感教学”等教学理念铺天盖地的推动感召,语文教师或盲从,或不屑,或难以取舍。究竟如何打造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堂?我认为,语文姓“语”,就得在语言上狠下功夫,狠抓朗读教学,充分利用朗读这个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来营造一个书声琅琅的语文学习氛围。为此,作以下三个方面的探讨。
   一、自身修养要提高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自身就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努力实现“话语飘香满堂彩”。
   (一)练就具有很强的可感受性的授课语言
   教师的上课语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感悟文章中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换言之,在教学中,当“启而不发”时,教师就不要过分注重自己语言的规范和准确,而应该不拘一格,甚至利用外语和方言,借助适当的体态语,从而使朗读的指导更加深入。像《荆轲刺秦王》中对“偏袒扼腕”一词的解释,教师完全可以用体态语和方言进行演示,从而弄清“偏袒”的古今异义现象。
   (二)练就具有解题程序的可操作性的授课语言
   在处理习题的过程中,一般教师往往只是把正确答案和解题过程记录下来,忽略了解题语言的准备。教师应把解题的步骤分成若干小问题,逐层深入的呈现思维过程,并着重考虑语音的形象性,把自己处理朗读的细节一一用慢镜头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材料的要旨。如《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处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视角由高到低,掌心由上到下的变化。
   (三)练就具有示范作用的可模仿性的课文范读
   尽管我们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但课堂上教师范读的鲜活、温馨、直观、可亲,依然是不能被多媒体所取代的。
   1.明确范读的目标
   在教学中,通过恰当的有声语言,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准确地理解不同词语的正确读音、意义和用途,弄清和记住各种句式,懂得常见的修辞知识等;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情,也可以侧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应从课文的内容、主旨、结构等方面理解课文,确定范读的目标,找出课文本身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通常情况下,教学诗歌类作品,范读时应侧重体现文本的韵味和意蕴,教学说明性较强的作品,应侧重其内在逻辑呈现,教学论说性较强的作品,应侧重表现作者鲜明的立场和态度。例如,我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时,首先就进行了范读,只要是文本中描写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语句,像“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等句子,我都徐徐道出,以抒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2.掌握范读的要求
   教师要深入理解课文,先分析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中心,着重抓住作者的态度情感来概括提炼。高中阶段的范读,要较少夸张成分,更多地注重真实、准确,努力让每一个真实的音符引导学生叩开知识的大门。教师应把自己对作品的朗读设计与学生分享,进而丰富学生的朗读技巧。在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箜篌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文以及《桃花扇》节选,并进行配乐示范朗读,结合课文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梁启超先生的“热心肠”也就体会得更深了。
   3.注重范读的策略
   教师可在朗读指导时坚持“以点带面”的方法,甚至用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为例,“以一当十”,来具体诠释在朗读中是如何品味语言的。实际操作时尽量用“素读”的方式,在最传统的对话问答中,对文本中的关键的字、词、句作最朴素的解读,让朗读渐行渐深。譬如《包身工》的教学,我以课文开头写包身工“四点一刻”的起床情景为范读材料,仅仅抓住文本中的“生物”一词,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学生不但顺势找到了“懒虫”“猪猡”等可以印证的词语,对剖析包身工的悲惨命运也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科学指导要到位
   朗读教学既是艺术,也是科学,如果有了教师的适当适时的引导,学生便会心领神会,收事半功倍之效。
   (一)认真推敲字句的意蕴
   俗话说,“辨字句于毫发之间”。教师应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的关键之处、细微之处进行解析,品味文本中那些或新颖别致、或韵味悠长、或含蓄蕴藉的词句,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深度鉴赏。
   例如,《鸿门宴》中范增有这样两句话,一句是他出去招项庄进帐舞剑,说:“因击沛公于座,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另一句是在刘邦逃脱后,他说:“吾属今为之虏矣!”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一读而过,教师则可以提醒学生,这两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才能体现范增的内心活动。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发现,后一句用了一个虚词“矣”。然后再组织讨论,学生就能明白:前一句表现的是范增对项庄的谆谆告诫,他老谋深算,知道刘邦是最大敌人,而现在是最佳时机,成败在此一举,所以他不惜以威吓的语气警告项庄,因此语气短促有力,体现了范增内心高度的紧张和极大的期望。可最后,敌人还是成功逃脱,而项羽却执迷不悟,范增只好长叹一声,“矣”字正好将他的失望、愤懑、遗憾等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然后再组织学生朗读,学生就能更深刻地体悟到作者“一字千钧”的分量。
   (二)充分引导学生的感受
   古人云,“感受”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教师要坚持感受性原则,引导学生以他们自己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等去触摸作者的心灵,去充实和丰富文字语言。
   1.帮助学生充分地感受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首先,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内心视像,使朗读的过程像放映电影似的随着作品描绘的情景,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作品中不同景别的丰富内涵以及运动变化,把握住作者情感转换的脉络,从而对作品的主旨自然就会有形象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第三,仍然要注意品味细节,让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翱翔起来,用个性化的感受,去丰富作者笔下的形象。    2.指导学生细致地梳理文学作品中的逻辑
   作品的逻辑关系,主要是指全篇各层次、各段落、各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就是文章呈现的逻辑之美,主要体现在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内容的说明性、论说性文章之中,常常体现为主从、对比、递进三种形式。在主从关系中,朗读时要把主要的观点读出气势和力量,在对比关系中,朗读时要注意体现轻重之间的反差,在递进关系中,朗读时要尽量体现步步逼近的发展态势。
   三、学以致用见效果
   据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相关概念,学生通过练习之后,如果体验到了成功感,就会在思维中固化某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1.把朗读训练与学习语文的要求结合起来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朗读是为了增强语感,为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固化一套朗读符号,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鉴赏经典美文,尤其是古典诗文。我国古典诗文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名篇佳作,通过多读多背,对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都有重要的意义。
   2.把朗读教学和各种竞赛活动结合起来
   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朗诵竞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品尝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时间,或集中、或分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准备,从而保证每次朗读活动的质量。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就在表达交流部分安排了朗读专题,这无疑体现了编者重视朗读的良苦用心,语文教师自然责无旁贷。
   3.把朗读展示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结合起来
   在朗读教学中,音乐、绘画、舞蹈等学科,都无疑会给朗读注入新鲜的血液。像苏轼的《赤壁赋》,骈散相间,平仄调配自然而不失于单调,舒缓而不流于平板,犹如在欣赏一首清朗流畅的乐曲。教师在指导本文的朗读时,若配以民族古典音乐和多媒体动画等,定能收到奇效。
   毋庸置疑,语文学科的本位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体味。如果我们以朗读教学为抓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做到位,就一定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生发出对母语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生机无限、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⑴《走进新课程》丛书编委会组织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⑵《教师语言实践教程》,许迅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⑶《朗读技巧》,王宇红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赵成名,教师,现居四川绵竹。
其他文献
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提出了接受美学这一概念,其核心是从读者出发,从读者的理解、接受出发。在尧斯看来,任何作品如果不经读者阅读,没有了读者的“创造”,那只能算半成品。这里就强调了读者的阅读对于文本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如果要达到通过阅读丰富甚至再造作品的目的,就必须把学生充分地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文学灵性。  一.让学生在期待中产生兴趣  阅读期待
散文是一种很自由的文体,它讲究“形散而神不散”,学生在阅读时,颇为头疼。教师在进行散文阅读教学时,也常常不知从何处入手让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方法与技巧。难道散文阅读教学真是“死症”,无法可想了吗?笔者认为,可以把“参与式教学”引进来。  参与式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
当前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大都只重视积累,而忽略了感悟和运用,导致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更谈不上提升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倡导古诗词教学的生活化很有必要了。那么如何实验古诗教学的生活化呢?我以为有以下几条经验可以借鉴。   1、演绎古诗词   诗重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没
所谓质疑能力,就是指对事物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的能力。质疑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能够促进思维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文本质疑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堂上进行落实,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质疑“题眼”,开启文本探究之旅   “题眼”就是指一篇课文的题目,“题眼”在一篇课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把握住了“题眼”,就能够
观察作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头戏”,尤其是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观察作文以观察为基础搜集写作的原始材料,在课堂写作指导之前学生已经胸有成“米”,然而要做好“有米之炊”也不是易事。   失败案例:   作文主题“保护周围环境”。学生自由结合,分组制定活动计划,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对周围环境展开调查。学生收集的资料五花八门,有网上关于家乡建设的新闻、图片;有自己拍摄的环境污染图片、视频
考场作文常受“写作”和“评价”的特殊性的制约,所以如果能够打造好文章的诸多美点,使之在阅卷老师眼前频频闪现光彩,则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精心打造考场作文的美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打造一见倾心的起点美。   首先,当然要打造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拟题时,开口要小,要紧扣文旨。新颖别致的文题,可以让阅卷老师耳目为之一新,顿生不少好感,我们可以大胆发挥,或借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第一位的,它是写作的基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怎样让更多的学生“吸取”足够的“营养”,滋养写作的思维土壤,“倾吐”真情实感?我们认为注重读写结合,善于发掘课内外写作的素材,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前,我校有不少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结果感到作文教学难以入手,学生也不懂得从阅读中汲取写作养分,写的文章编凑造假,空洞无味,成了语文教学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
一.探究缘由  当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理念响彻云霄,从不敢第一个吃螃蟹的我,今天在学校的推动下,总算搭乘“课堂转型”的“末班车”,战战兢兢、半信半疑地试验了一次当今最为火爆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利用导学案教学。  我有意识地用大脑、用眼睛、用手中的笔,记下这回“课堂转型”的细枝末节,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分块横向比较,以期找到“科学”的课堂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意义。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语文学习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语文教学道路,从而形成生活化的不断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语文综合生活素养。   一、让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在综合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